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的品质类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籽粒蛋白质、百克蛋白质赖氨酸、角质率、单宁的含量及籽粒着壳率、面食适口性等方面对甘肃省123份高粱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选出高蛋白品种30个,其中陇南330、扫帚高粱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达12.24%、14.38%,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较高蛋白质含量特殊性状品种目录;百克蛋白质高赖氨酸含量品种2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1号、天粱3号、红铃大辈、紫穗桃园红、矮高粱6个品种籽粒百克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在2.66%~3.15%,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赖氨酸含量较高特殊性状品种目录;低单宁含量品种7个,其中泾粱1号单宁含量为0.03%,属目前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中单宁含量较低的品种;低着壳率品种63个;面粉品质较优的品种3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3号、红铃大辈、红高粱、陇南403、黑壳蛇眼红、黑铃小辈、黑矮老汉8个品种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食味较好特殊品种目录.  相似文献   

2.
从籽粒蛋白质、百克蛋白质赖氮酸、角质率、单宁的含量及籽粒着壳率、面食适口性等方面对甘肃省123份高粱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选出高蛋白品种30个,其中陇南330、扫帚高粱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达12.24%、14.38%,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较高蛋白质含量特殊性状品种目录;百克蛋白质高赖氨酸含量品种2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1号、天粱3号、红铃大辈、紫穗桃园红、矮高粱6个品种籽粒百克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在2.66%~3.15%,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赖氨酸含量较高特殊性状品种目录;低单宁含量品种7个,其中泾粱l号单宁含量为0.03%,属目前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中单宁含量较低的品种;低着壳率品种63个;面粉品质较优的品种33个,其中小辈红高粱、天粱3号、红铃大辈、红高粱、陇南403、黑壳蛇眼红、黑铃小辈、黑矮老汉8个品种入选《中国高粱品种志》食味较好特殊品种目录。  相似文献   

3.
43份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3份高粱恢复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目的是了解新选及外引恢复系的性状特点,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鉴定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千粒质量以小粒和中粒为最多,各占27.9%,其次是大粒,占25.6%;穗粒质量在51~60 g的为最多;株高以矮秆品种最多,其次是特矮秆品种;穗长大多集中在21~30 cm;穗柄长在19.9~30,30.1~40 cm的各占46.5%;茎粗集中在1.1~1.5 cm;生育期集中在116~130 d;分蘖性以无分蘖性为最多;穗型以紧穗型和中紧穗型为最多,各占39.5%;绝大多数材料的穗形为纺锤形;芒性最多的为有芒;颖壳包被度以1/4为最多;粒色以红粒为主。方差分析表明,千粒质量、穗粒质量等数量性状的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总之,43份高粱恢复系各农艺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可以为粒用高粱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发掘优质高粱种质资源,给高粱遗传改良与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利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90份高粱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和单宁含量进行检测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高粱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和单宁含量差异较大,平均含量分别为10.75%,0.58%,变异系数分别为15.86%,66.33%;高粱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单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276),单宁含量与粒色呈极显著正相关(r=0.643);在欧氏距离为1.30时可将90份高粱材料划分为5大类群,其中第I类群材料蛋白质含量最高、单宁含量最低,可作为优良亲本在饲料高粱新品种选育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1):74-76
对105份高粱种质进行了田间鸟害调查以及鸟害与高粱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中紧穗型、籽粒单宁含量低、生育期短的品种穗部受害严重;中散和散穗型、籽粒深色的高单宁含量材料以及生育期长的材料受害较轻;芒长、颖壳包被度等性状与鸟害间有一定的关系,长芒及籽粒颖壳包被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鸟害。不同类型品种的受害情况不同,我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受害比例较低,说明地方品种在长期种植的过程中,自然选择和高粱抗鸟害育种中的人工选择起了一定作用;而国外品种白籽粒材料较多,单宁含量相对少,受鸟害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贵州酒用高梁种质资源考察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1999对贵州酒用高粱资源进行考察,共搜集到331份种质资源,经整理、归并成125份种质,主要分布在黔中山原区,占49.6%,其次是黔西高原山地区,占16.8%,黔南低中山斜谷区较少,仅占4.8%.主要特征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贵州酒用高粱中,高秆、晚熟种质资源分别占总数的83.2%和99.2%.千粒重、穗粒重分别为20~25g和35~60g,丰产性较好,不抗高粱蚜,较抗炭疽病和粟穗暝.85%以上的种质蛋白质含量偏高,单宁含量较低,脂肪含量适中,有36份种质籽粒可作酿造名优白酒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省436份高粱(Sorghum)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鉴定和评价了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粒重、穗型、千粒重和粒色等性状,并对部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逆性鉴定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湖北高粱种质资源穗粒重的变异性较大,遗传多样性高,各种质间生育期差异较小,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在品质方面,湖北高粱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和单宁含量这2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部分高粱的抗逆性较好,是优异的育种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粒用高粱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挖掘其有益基因,提高粒用甜高粱育种效率,对20份粒用高粱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中角质率变异系数最大,为57%;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为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穗柄长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主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长与穗柄长、单穗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间相关性均不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从9个农艺性状提取了株型、籽粒产量、穗形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5.381%,3个主成分基本可以概括反映供试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因子信息。表明不同粒用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粒用高粱新品系改良或选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筛选基础材料,主辅因子兼顾,方可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实现综合性状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小豆种质资源大粒、高蛋白优质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 517份随机样本的小豆品种籽粒大小性状的研究表明 ,不同产地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百粒重、粒长、粒宽、籽粒体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百粒重与生育期、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呈正相关 :对 4 85份随机样本的小豆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 ,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粒长、粒宽、单株产量、生育期之间无明显相关 从供试群体材料中筛选出百粒重大于 14 0 g的种质材料 2 0份 ;蛋白质含量高于 2 5 0 %的种质材料 50份 来自日本的小豆资源材料其百粒重、蛋白质含量高于国内品种  相似文献   

10.
贵州酒用高粱种质资源考察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1999对贵州酒用高粱资源进行考察,共搜集到331份种质资源,经整理、归并成125份种质,主要分布在黔中山原区,占49.6%,其次是黔西高原山地区,占16.8%,黔南低中山斜谷区较少,仅占4.8%。主要特征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贵州酒用高粱中,高秆、晚熟种质资源分别占总数的83.2%和99.2%。干粒重、穗粒重分别为20~25g和35~60g,丰产性较好,不抗高粱蚜,较抗炭疽病和粟穗暝。85%以上的种质蛋白质含量偏高,单宁含量较低,脂肪含量适中,有36份种质籽粒可作酿造名优白酒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河北、辽宁、陕西、山东、江苏和河南等7省的251份工艺用高粱品种,进行了株高、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千粒重、生育期、角质率、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赖氨酸含量和籽粒单宁含量等10个性状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10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52%-54.12%之间,籽粒单宁含量、角质率和穗粒重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54.12%、39.96%和38.97%,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单宁含量的54.12%为最大值,说明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便于资源的鉴别评价和筛选利用。变异最小的性状有生育期、株高和籽粒粗蛋白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8.52%、12.52%和14.73%,遗传较稳定,相对而言,进行优质资源筛选的潜力较小。优异资源的分布,从工艺性状来看,山西和陕西材料性状优良,较适合产品的加工利用,从工艺性状并结合产量性状考虑,则以辽宁材料为好。由此看出,由于各地不同的选择和利用方式,导致资源的分布具有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12.
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干旱是影响酒用糯高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鉴定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的抗旱性,筛选抗旱指标,培育抗旱品种,对高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50份酒用糯高粱资源为材料,于2015年和2016年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田间试验,测定株高、穗长、茎粗、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产量,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茎粗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产量、穗粒数、分蘖数、单株粒重、千粒重、茎粗、穗长和株高。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可代表酒用糯高粱抗旱性84.2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酒用糯高粱材料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产量、分蘖数、穗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穗长、茎粗和株高,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酒用糯高粱材料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2份、Ⅱ级16份、Ⅲ级28份、Ⅳ级2份、Ⅴ级2份。除茎粗和分蘖数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结论】干旱胁迫对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确定了D值为适宜的抗旱性鉴定方法。筛选出成株期抗旱性强的酒用糯高粱材料分别为粱丰141-3和粱丰247-3,可为酒用糯高粱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可作为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简单、直观的抗旱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高粱为世界第五大禾谷类作物,具有多种使用价值。与其他作物相比,高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是伴随全球干旱的加剧,干旱成为限制高粱尤其是粒用高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不同品种间抗旱能力差异显著。通过对粒用高粱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评价,为高粱抗旱性分子机理以及抗旱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165份粒用高粱为材料,通过干旱(DS)和正常灌溉(NI)2种处理方式,在山西省和海南省两地开展抗旱试验。采用大田自然鉴定法,调查株高、穗长、茎粗、叶片持绿性、倒伏率、千粒重、籽粒大小和产量8个主要形态指标。采用综合抗旱系数(CDTC)、抗旱指数(DI)和隶属函数(D)进行聚类分析,结合3种方法对材料进行分类,并对抗旱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在干旱胁迫下,粒用高粱8个形态指标均出现下降。除叶片持绿性与株高和籽粒大小不相关,抗倒伏性与穗长和籽粒大小不相关外,其余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根据3种综合抗旱评价方法筛选出高抗材料5份(L013、SX44B、SX18-25、SX18-87和L405),敏感材料4份(SX18-46、SX18-82、SX18-96和SX18-73);根据形态指标的相对值和变异系数,两地试验都显示叶片的持绿性、产量、籽粒大小和抗倒伏性,4个指标对干旱较为敏感,且存在信息交叉。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决定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是产量、株高和籽粒大小,贡献率31.841%;决定第二主成分的主要是叶片持绿性和千粒重,贡献率20.441%;决定第三主成分的主要是茎粗,贡献率13.557%;决定第四主成分的主要是抗倒伏性,贡献率11.428%;决定第五主成分的为穗长,贡献率9.461%。【结论】 粒用高粱中后期干旱胁迫对其主要形态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不同高粱材料间抗旱性差异显著,结合3种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高粱材料的抗旱性。叶片的持绿性和产量可以作为评价高粱花后抗旱性的主要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糯高粱育种要求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糯高粱的特点、组织结构、酿酒特性、品质性状和选育方法,以及当前糯高粱的育种现状,并提出糯高粱的育种目标应考虑:产量为6 500~7 500 kg/hm2,总淀粉含量在65%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90%以上,蛋白质含量7%~9%,单宁含量0.5%~1.5%,脂肪含量在4%以下,角质率低于50%,抗丝黑穗病、炭疽病和纹枯病,中矮秆(株高1.5~2.4 m),中熟(生育期115~125 d),中散穗型,红褐色中粒种(千粒质量20~28 g)。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粒用高粱改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对1977-2016年粒用高粱生产现状和审定品种的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分析,以期为高粱品种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行业年鉴和相关文献,统计了国家和省级审定并公开的品种324个,搜集其区试单产、穗粒重、千粒重、生育期、株高、穗长,以及品质相关性状包括淀粉、单宁、蛋白质、赖氨酸与脂肪含量的数据。【结果】从时间演变来看,40年来审定品种数随年份持续增加。株高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降低1.36 cm。区试单产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69.1 kg·hm-2;淀粉和单宁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蛋白质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赖氨酸和脂肪含量则无显著变化。从空间分布来看,生育期的平均值在春播早熟区、春播晚熟区、春夏兼播区和南方区的变化范围为94-126 d;春夏兼播区的穗粒重最高(105.4 g),南方区最低(64.6 g);千粒重在春播晚熟区最高(30.3 g),南方区最低(22.6 g),分区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淀粉含量在春播早熟区和春播晚熟区较高,平均为74.2%,而脂肪含量较低,平均为3.5%;单宁在南方区含量最高(1.1%);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在分区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议今后品种选育把植株矮化和提高千粒重作为提高产量的重点策略,品质上向专用型发展。酿酒高粱应保证适当高淀粉含量、合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范围,注重提高单宁含量。而饲料高粱应保证高淀粉,注重降低单宁并提高蛋白质、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高粱抗炭疽病资源筛选及病情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婧  姜钰  胡兰  刘可杰  徐秀德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2):4079-4087
【目的】针对高粱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在生产上突发流行问题,以利用寄主抗病性控制病害为目的,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筛选高粱抗炭疽病资源,明确病害严重度与产量损失关系,为高粱抗炭疽病育种和田间病害产量损失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 2016—2017年连续2年以高粱炭疽病菌(C. sublineolum)菌株SY-1为供试菌株,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对74份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抗高粱炭疽病特性进行测定和评价;利用已知对高粱炭疽病抗性不同的20份高粱资源作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测定病害不同程度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并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高粱主要产量性状与炭疽病为害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从供试的74份资源中,筛选出表现高度抗病(highly resistant,HR)资源21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28.38%;抗病(resistant,R)资源1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16.22%;中度抗病(moderately resistant,MR)资源26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35.14%;感病(susceptible,S)资源8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10.81%;高度感病(highly susceptible,HS)资源7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9.46%。病害严重程度与产量损失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粱炭疽病对高粱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影响显著,不同病情级别间的穗粒重及千粒重损失率差异显著;病害严重程度(1—9级)间的穗粒重损失率幅度为0.37%—78.00%,千粒重损失率为0.03%—44.43%。相关分析表明,高粱穗粒重及千粒重损失率与病害级别均呈指数相关,随着病害级别的升高,高粱穗粒重及千粒重损失率逐渐升高,且穗粒重损失率比千粒重损失率升高更快。病害严重度与症状表现关系密切,高度抗病(1级)资源的病株叶片上有不规则圆形小斑点,无分生孢子盘产生;抗病(3级)资源的病株叶片上有不规则圆形及椭圆形小型病斑,有零星分生孢子盘;中抗(5级)资源植株叶片上有大量不规则圆形、椭圆形斑点,有黑色分生孢子盘和孢子形成,穗枝梗亦有椭圆形斑点;感病(7级)资源植株叶片上有不规则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病斑,有大量黑色分生孢子盘和孢子形成,穗部枝梗病斑明显,部分叶片枯死,个别植株近于死亡。高度感病(9级)资源植株叶片上病斑连片,有大量黑色分生孢子盘和孢子,穗部枝梗病斑较多,大部分叶片枯死,植株近于死亡。【结论】 筛选出21份高抗资源,明确了高粱炭疽病病情级别与高粱产量损失呈指数相关,随着病害级别的增高,高粱穗粒重及千粒重损失率相应升高。此外,高粱炭疽病不同病情级别相对应病害症状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产量形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类型的14个甜高粱品种,设置4个不同浓度(0、0.3%、0.6%、0.8%)水平的盐胁迫处理,研究了盐胁迫对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的籽粒产量和鲜重产量差异显著,籽粒产量和鲜重产量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杂交种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常规种,表现出较高的耐盐优势;在高浓度条件下甜高粱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对盐胁迫下最敏感的性状依次为籽粒产量、穗粒重、穗重、穗粒数、千粒重、出苗天数、茎重、叶重、单株鲜重、鲜重产量;由逐步回归统计得出,影响籽粒产量的主要因子有穗粒重、穗重、千粒重、穗长、穗粒数、穗粗,影响鲜重产量的主要因子有单株鲜重、茎重、叶重、鞘重、茎粗、株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不同行距和密度对籽粒饲用高粱生长、产量形成、品质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明确山西农牧交错带饲用高粱适宜的栽培模式,为籽粒饲用高粱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籽粒饲用高粱新品种辽夏梁1号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共3个行距,分别为30、50和60 cm,每个行距设4个密度,分别为13.5×104、16.5×104、19.5×104和22.5×104株/hm2,分析不同行距和密度及其交互对抽穗期株高、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收获期产量、养分累积量和品质等影响。【结果】行距和密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饲用高粱的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形成和籽粒品质。增加种植密度,抽穗期株高、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增加,但抽穗后生物量、收获期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以及产量在50和60 cm行距下,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产量与收获期生物量、氮积累量及抽穗后生物量显著正相关。50 cm行距下的平均产量、抽穗后生物量、收获期氮磷积累大于60和30 cm行距;行距50 cm、密度16.5×104株/hm2的组合收获期生物量和氮积累量均较高,分别比各处理平均生物量和氮积累量提高3.6%—12.8%和3.6%—18.6%,同时产量也最高,两年分别可达10 814和12 434 kg·hm-2。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但行距对其影响较小;单宁含量随密度增加显著增加,随行距增加也逐渐增加,行距和密度对饲用高粱籽粒单宁含量的影响大于淀粉和蛋白质。行距为50 cm、密度为16.5×104株/hm2处理的单宁含量与平均含量相当。【结论】增加生育期内氮素吸收,提高抽穗后生物量、保障收获期生物量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饲用高粱在不同行距下合理调整株距可以提高产量,但影响籽粒品质,尤其是单宁含量,综合饲用高粱产量和品质,行距50 cm、密度16.5×104株/hm2的组合可作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辽夏梁1号)的推荐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9.
甜高粱新品种新"高粱2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地由当地主栽的甜高粱"克皮西巴西"作母本,从海南岛引进的红粒甜高粱品种海南高粱蔗作父本培育而成的常规育种。2005年3月29日通过审定、命名为新"高梁2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7份牧草型木豆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调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份材料的出苗率较对照的高,大部分材料的成活率达100%,平均株高变幅为114.4~178.6cm,主茎分枝数变化为8.0~24.8条;生物产量变化为1235.2~21439.3kg/hm2,除ICP 14145和ICPL 20092外,其余材料生物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百粒重变化在7.10~18.60g之间,嫩枝叶含水量变化在71.14%~80.37%之间。此外,不同参试材料的单宁含量、蛋白质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牧草型木豆的生物产量与出苗率、株高、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宁含量、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根据不同育种要求,注意对不同性状进行优先选择,选择植株高大、粒型小、出苗率高的木豆材料,较易获高产量,但须注意与枝叶品质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