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淮冬大麦区大麦蛋白质含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啤酒酿造和饲料工业是大麦的2个主要用途,而蛋白质含量又是大麦用途的重要指标。本文实验通过对黄淮冬大麦区大麦蛋白质含量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指出大麦蛋白质含量除受本身遗传因素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外,还与产地的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大麦开花成熟期的日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开花成熟期的月平均降雨量呈负相关,与开花成熟期的月平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大麦的产量,而且明显地影响其质量。大麦的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等主要指标与其生态条件密切相关[1,2]。蛋白质含量与大麦开花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开花成熟期的月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开花成熟期的月平均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海拔、纬度等地理位置对蛋白质含量也有影响,地理位置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候因子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江流域区试大麦品种在各试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系统分析,阐明了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制约,同时亦受产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通过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分析,指出在选择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材料时,要防止千粒重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大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长江流域区试大麦品种在各试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和系统分析,阐明了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遗传因素制约,同时亦受产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影响,通过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其千粒重的相关分析,指出了选择籽粒高蛋白质含量的材料时,要防止千粒重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大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气候与环境条件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做了介绍。这些研究报道,可为优质大麦的生产和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大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了介绍。这些研究报道,可为优质大麦的生产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麦是苏联的主要饲用谷类作物,但其籽粒的蛋白质作为动物饲料氨基酸的含量还不均衡,且赖氨酸含量低.因此提高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的大麦育种将是经济有效的,其价值一年约为一亿卢布.若能把饲用大麦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提高到4.5%,则食用肉类的生产每年可增加一百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8.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当前大麦育种中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据陆练等研究报道,陕西省属全国著名的大麦高蛋白质资源分布区,具有丰富的大麦高蛋白质资源。本文主要分析了载入忡国大麦品种资源目剥(上册)和(中国大麦遗传资源目录》的316份陕西地方品种资源中粗蛋白含量超过ZO%(含20%)的72个品种(文中称为“高蛋白质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品质特性,旨在为进一步开发PJ阐这些珍贵资源提供信息。文中营养品质鉴定结果由山东省农科烷中心室提供。1高蛋白质资泛的分布规律1.l吁各大麦生态区分布规律王玉成等将陕西省大麦生态区划分为五…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麦籽粒及苗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以242份大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麦籽粒及苗粉蛋白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20%的有7份,含量低于10%的有7份,含量中等的有228份;大麦苗粉蛋白质含量高于33%的品种有8份,含量低于20%的有24份,含量中等的有210份。青稞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分蘖期大麦苗粉可作为高蛋白饲料。大麦籽粒和苗粉蛋白质含量相关系数为0.461,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育成大麦品种(系)籽粒的营养品质状况,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云南省22份大麦新品种(系)籽粒的水分、蛋白质、淀粉、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大麦新品种(系)籽粒各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为:水分含量9.58%,蛋白质含量13.67%,淀粉含量49.26%,粗纤维含量5.28%。参试品种(系)籽粒的蛋白质、粗纤维含量整体较高,水分含量较低;淀粉平均含量与对照S500差异不显著,低于对照的品种(系)有15个。4个品种(系)14BL1-86、云大麦12号、滇青1号及川12259达到饲用大麦一级标准。所有参试品种(系)粗纤维含量过高是作饲用大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云大麦12号、川12259、滇青1号3个品种达到饲料大麦的标准;蛋白质含量过高是作啤酒大麦应用的主要问题,22个参试品种均达不到一级啤酒大麦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检测与大麦蛋白质含量相关联的SSR标记,对93份不同来源的大麦材料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和93个SSR标记分析,利用GLM和MLM模型进行SSR标记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93份材料共检测出406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的等位变异数平均为4.4个,基因多样性和PIC变幅分别为0.021 3~0.862 0和0.021 0~0.648 5。通过群体结构分析将93份材料划分为5个亚群。GLM和ML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模型中均检测到9个SSR标记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联,且所检测到的标记相一致,对表现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7.49%~14.13%和7.30%~13.97%;两种模型中,均只有标记GMS061与蛋白质含量关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氮肥、播种期和播种量、收获期)和气象因素(降雨量和温度),同时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黑大麦新品种,系(利马黑大麦×舟麦2号)杂交育成,中高杆,茎杆粗壮,抗倒伏,属二棱大麦,早熟,长芒大穗,大粒型,千粒重44~50g(南昌,甘肃)。成熟后期穗、颖、芒和籽粒转为黑色。是研制黑啤酒和开发系列营养保健品、饮品的特种资源。对黑大麦新品种籽粒主要营养成份及氨基酸组份测试结果表明,黑大麦籽粒中“三高”(蛋白质、纤维、维生素)营养含量比普通大麦含量高,其中蛋白质11.17%,提高2.85%;纤维6.63%,提高13.18%;核黄素2.44mg/kg,提高34.07%。主要矿物元素中,以Ca含量高(701.4%mg/kg)比普通大麦提高9.42%,比玉米含量高2.5~3倍。对17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测试结果,黑大麦具有14种氨基酸含量明显比普通大麦高2~10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含量0.4999%,提高7.9%;含硫氨基酸平均提高10.4%以上,羟基类提高8%以上等等。因此,黑大麦营养价值比普通大麦还好,可开发珍珠米、麦片、面包、糖浆、大麦咖啡等饮料和婴儿食品,亦可用作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及肝病等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含量偏高,成为西北大麦制麦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针对高蛋白大麦的制麦缺陷及其在制麦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矛盾,从解决矛盾入手,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蛋白大麦制作麦芽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改良中 ,许多育种家们总是企图寻找到某些与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的性状 ,以便用于间接选择。因此 ,一些学者也就大豆蛋白质含量与大豆生长发育阶段的关系进行过探讨。Wiess( 1 952 )分析了不同熟期大豆品种 ,结果认为晚熟性与低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Johnson等 ( 1 955)试验结果认为 ,蛋白质含量与开花期正相关 ,与开花持续期为负相关。海妻矩彦 ( 1 976)研究表明 ,蛋白质含量与成熟期负相关 ;而Simpson和Wilcox( 1 983)、胡明祥等 ( 1 984 )则认为呈正相关 ,Miller和Fenr( 1 9…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大麦油及其母育酚含量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大麦油及其母育酚含量的变异规律,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及HPLC法提取并测定了30个大麦品种的大麦油及其母育酚含量和成分.结果表明,大麦油含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P<0.05),裸大麦的大麦油含量(平均为4.16%)高于皮大麦(平均为2.96%),蜡质裸麦品种(Sumire mochi)含量最高(6.15%).与去皮籽粒相比,全麦的大麦油含量较高;与麦芽相比,制啤后的大麦原料仍有较高的母育酚含量.大麦油的母育酚组成成分主要为α-生育酚(占总生育酚的65.4%)和α-生育三烯酚(占总生育三烯酚的70.7%).试验表明,大麦油及其母育酚含量既受基因型的控制,又受生长环境条件的影响;大麦种皮部分可能是大麦油的主要储存组织之一,制啤后的大麦原料有可能作为母育酚提取的资源加以利用,从而提高大麦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份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军仓  张莉 《麦类作物》1999,19(1):35-38
对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科品种配制的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表明,籽粒蛋白及其份含量是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加性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醇溶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清蛋白含量〉蛋白质含量〉谷蛋白含量,91-265和单106可作主中用大麦较好的亲本材料,95鉴21和甘木二棱可作为啤用大麦较好的杂交亲本,在12个组合中,91-265×单106组合是饲用大麦品种的最优组合;对于啤用大麦的选择,甘木二棱×94  相似文献   

18.
为限制大麦籽粒中贮藏蛋白的积累,降低其蛋白质含量,以大麦幼胚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将大麦B组醇溶蛋白基因gp4/antisense gp4片段与Ubi启动子相连导入大麦,经PCR检测证实,含有gp4反向重复基因片段的RNAi抑制表达框架已成功转入大麦。RT-PCR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中B-Hordein mRNA积累受到明显抑制。收获T1代籽粒,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表明,2个转基因大麦株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4%、11.7%)较对照(12.3%)降低。因此,利用RNA干涉技术降低大麦蛋白质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华大麦8号是湖北省2009年8月审定命名的高蛋白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审定编号:鄂审麦2009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0.35 kg/667 m^2,比湖北对照品种鄂大麦9号增产8.01%,籽粒蛋白质含量15.8%,主要品质指标超过国家优质饲用大麦标准,且表现为早熟、多抗。本文报道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讨论了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烯效唑对水稻氮代谢及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材料,探讨了烯效唑处理对水稻开花后剑叶和籽粒氮代谢、稻米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后,籽粒灌浆前、中期剑叶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而成熟期其含量与对照基本相同,甚至略低于对照;烯效唑提高了强、弱势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以及强势粒发育前期的非蛋白氮含量,并促进其向蛋白氮的转化,使成熟期非蛋白氮含量低于对照,而各时期蛋白氮含量均高于对照,成熟期强、弱势粒中蛋白氮含量和单粒蛋白氮绝对积累量均得以提高;烯效唑提高了稻米内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浸种和喷施处理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比对照高7.2%和8.3%,蛋白质产量平均分别比对照高13.1%和1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