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只在猪中流行,各类猪均易感染。冬春季节,本病在我场时有发生,以往均采用氯霉素、土霉素和其他广谱抗菌素治疗,化费了大量人力和药费,给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2.
1 发病原因 疥癣病又称"疥疮"或"猪癞",是由猪螨虫引起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大小猪均可感染,尤以5月龄以下幼猪最易感.传染途径主要由健康猪与病猪相互接触,也可通过垫草、用具、场舍等感染.本病在阴雨天气蔓延较快,发病严重,猪舍阴暗、潮湿,猪群管理粗放、营养不良等均是重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猪水肿病是养猪业中常见病之一。本病幼猪发生较多,目前尚少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故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幼猪水肿病进行了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七十年代初,本病仅在本县胡棣公社偶有零星发生。以后几年,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发病数和死亡数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  相似文献   

4.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中的猪副伤寒、猪霍乱菌、鼠伤寒菌等感染而引起的。猪霍乱菌过去曾被误认为是猪瘟的病原菌,呈现赤痢状态,或引起胃肠炎、口炎、关节炎等。本病几乎不如猪瘟那样迅猛流行,通常呈散发,局限在一定区域或养猪场发生。成年猪虽得本病,但主要是幼猪多发,危害也不小。饲养管理不当和气候反常,常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5.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一种呼吸道飞沫性传染病。本病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生。患猪生长缓慢,且死亡率高,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发生,以哺乳仔猪和幼猪多发,其次为妊娠后期及哺乳期的母猪,成猪和母猪的发病率、死亡率低。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是由某些具有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断奶幼猪的肠毒血症。该病发病急、死亡快 ,严重困扰了养猪业的发展。因此 ,只有及时、准确地作出临床诊断和治疗 ,才能把损失减至最小。现将我乡近两年来发生该病的详情报告如下 :1 发病流行特点大肠杆菌为条件性病原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 ,当幼猪自身消化功能紊乱或受到诱发因素影响下 ,大量繁殖 ,毒力增强 ,导致发病。1 .1 本病的发生常有一定的地区性 ,不广泛传播 ,在缺硒地区多发。本病全年均可发生 ,但以春秋季多发。1 .2 本病多在断奶后的幼猪中发生 ,生长发育快、健壮的幼…  相似文献   

7.
我局所属某农场养猪场,年初养猪1,039头,其中母猪115头,哺乳仔猪315头,幼猪600余头。于今年1月17日农场家属区杨庆发家养的4头肥育猪相继发病,表现呕吐和水样腹泻。经检查初步诊断是猪传染性胃肠炎。为了保护猪群,防止本病传入场内,养猪场除了封锁,限制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仔猪水肿病给养猪场带来经济损失。主要是死亡4个月龄以内的幼猪。每年都有本病暴发。使用各种传统药物如链霉素、四环素维生素B_(12),结果都效果不理想。本病只能采取预防。首先,在综合养猪场采用“全进全出”制度,还有:在断奶幼猪转移到培育车间时,喂给脱脂乳和人工乳,并逐渐减少喂  相似文献   

9.
正(一)流行病学本病可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最易造成哺乳仔猪、幼猪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而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该病在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发病较多。不良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会降低猪的抵抗力,易诱发本病,尤其是感染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的情况下,更容易继发本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加重该病的发  相似文献   

10.
1970年以来,万县地区的奉节、巫山、巫溪、云阳及开县的部分社队,先后发生了一种地方性幼猪水肿病,发病率高,抗菌素药物治疗无效,死亡严重。 1980年万县地区畜牧局将探讨本病的病因列为重要科研项目,组织协作攻关。经调查研究,流行幼猪水肿病是在盛产薯类的山区,这些地区以薯类为主饲喂幼猪,由于饲  相似文献   

11.
1流行病学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尤其以哺乳仔猪和幼猪较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传染在哺乳期就开始了,由育成猪传染给仔猪。妊娠后期母猪常急性发作,死亡率高。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肺组织、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中。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  相似文献   

12.
猪水肿病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胃水肿、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断乳后幼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本病常出现内毒素中毒的休克症状而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3.
猪疥螨病俗称猪癞,是由螨侵袭皮肤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的寄生虫病。我国北方多采用塑料布覆盖猪舍的保温方式养猪,最适合螨的发育繁殖,幼猪有挤压成堆躺卧的习惯,更是促使本病迅速传播的因素;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秋冬及初春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本病蔓延最快。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特氏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相对偏低。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只要条件适宜,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生长阶段和任何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但以2~5月龄幼猪最为易感,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降低。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人和其他动物也可带菌和传播本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病猪和带菌猪的鼻液、飞沫直接或间接传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猪群内传播比较缓慢,多为散发或呈地  相似文献   

15.
猪肺丝虫病在大部分地区是由长刺后圆线虫引起(少部分由短阴后圆线虫引起)的。成虫寄生于猪的气管内,大多在肺的隔叶边缘。本病主要侵害幼猪,往往呈地方流行性,该病主要发生于子猪和幼猪。病猪逐渐消瘦,贫血,阵咳,鼻流黏液,呼吸急促,猪长得慢,严重的可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猪疥螨病俗称猪癞,是由螨侵袭皮肤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的寄生虫病。我国北方多采用塑料布覆盖猪舍的保温方式养猪,最适合螨的发育繁殖,幼猪有挤压成堆躺卧的习惯,更是促使本病迅速传播的因素;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秋冬及初春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本病蔓延最快。  相似文献   

17.
<正>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又称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渐进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本病通过病猪或带菌猪的鼻液、飞沫直接或间接传播,主要侵害猪的上呼吸道,以鼻甲骨萎缩、鼻部和颜面扭曲变形、慢性鼻炎为特征。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本病,尤其以2-5月龄内的幼猪易感  相似文献   

18.
仔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也叫慢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原发性感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参与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性呼吸道病。本病的特征为:鼻炎、鼻甲骨萎缩,颜面变形和生长缓慢。本病多见于2~5月龄的幼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春秋季节。  相似文献   

19.
1猪疥螨病疥螨病是一种接触性感染的寄生虫病,可通过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快速传播,另外通过被病猪污染的圈舍、垫草及饲养用具,也可传染本病。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传播。在秋冬季节,特别是在阴雨天气,疥螨病蔓延最广。各种类型和不同年龄的猪都能感染本病,但以5月龄以下的幼猪最易感染,症状也重。随着猪只年龄的增长,发病减少且轻。  相似文献   

20.
<正> 1967年以来,我场夏季屡有不明原因的猪“无名高热”病发生,当时由于未能搞清病原,防治不力,在经济上造成了较大的损失。81年夏季我场再度暴发本病,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解剖和治疗效果等综合诊断,确认是猪的弓形虫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