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尤溪县紧紧抓住海西发展新机遇,立足县情,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抓好金柑、茶叶、毛竹、绿竹和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紧紧牵住品牌农业这个"牛鼻子",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抓质量、凝特色、创品牌、提效益,推进了农业名牌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西乡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十二五"以来,西乡县把发展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呈现出基地规模在扩大,茶叶产量在增加,经济效益在提升,品牌建设在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也面临着基地基础水平薄弱、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加工企业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与挑战。因此建议通过打造标准示范园,转变基地发展方式,和培育有机茶生产示范园、打造茶园管理机械化示范园等方法助力西乡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种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山东省种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内部资金投入、种业科研创新、自有品种培育和企业管理以及外部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培育企业种业创新主体、以质量创建品牌、加大并购整合市场和加强产学研结合等发展对策,促进山东省由农业大省向种业大省、农业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4.
山东青州市大力实施品质提升、品牌发展、区域发展“三项战略”,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花卉产业升级,着力打造“青州彳芭卉、青州花博、东方花都”三个品牌,扩大了青州花卉在国内的影响。青州市财政每年拨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花卉企业在产业链前端进行花卉种苗研发,拉动花卉企业由生产犁向研发型转变,初步打算引导5~10家企业先行转型。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贵州省委李军副书记关于在农交会、茶博会期间召开贵州茶产业"三绿一红"品牌建设推进会的指示精神,"要总结推广企业、政府成功经验,会前要做实地调研,了解薄弱环节"的批示要求,省茶办于2014年8月11~15日,成立了两个调研工作组,分赴黔南、贵阳、遵义调研,我组负责遵义市"三绿一红"品牌茶叶企业的调研工作,主要调研茶叶品牌"湄潭翠芽"、"遵义红"及"绿宝石"的运营情况。调研期间共走访了十一家企业,与每家企业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部于12月4日发布,为推动品牌农业发展,我国将探索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将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纳入国家品牌的目录,定期发布、动态管理。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在发布会上表示,品牌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品牌对于农产品消费者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种业是农业的核心支撑产业,随着现代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全面推进,对转变种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派出2个调研组,深入种子企业、种子销售门店、专业合作社、乡镇农技站、种粮大户、生产基地等一线,采取问卷调查、交流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就种业发展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种业发展方式的现状,查摆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加快转变种业发展方式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夏秋茶的一些对策,如研究新工艺、开发夏秋茶新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加强品牌建设、推行机械化采摘,增强政策扶持力度等,旨在为今后夏秋茶发展提供思路,推动茶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议种子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其他产业市场化历史更短,由于刚从统供统销的模式向市场化转变,很多种子企业把迅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还没有更多地注重品牌建设。我国即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我国却不是品牌强国,种业更是如此。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国内种子企业的现状却是“多、小、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邱佳  史亚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314-317
为了拓宽休闲农业的发展空间。通过建立新型休闲农业产业化组织、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休闲农业品牌等方面来实现休闲农业产业化。产业化发展方式可有效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产业化发展要解决农民组织化问题,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并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种业市场的品牌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奇 《作物杂志》2007,23(4):67-69
品牌在现代种子市场营销和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种业市场存在的品牌意识薄弱、种子质量低、品牌产品少及品种同质化、营销克隆化等问题,提出了通过质量、服务、品种创新、品牌宣传等进行品牌建设,以突出种子企业的特色进行品牌定位,逐步提升种子企业的品牌意识,构建与种子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人员素质和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品牌的自我保护和法律保护等。  相似文献   

12.
改善农作物良种推广工作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现代种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应当全面系统地改善良种推广工作。要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引导种子企业改善良种推广方式,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良种利用模式,要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原则、改善农技推广服务,还要转变种子管理方式、改善良种推广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宁化县是全国的产茶重点县,茶产业是宁化县的特色产业,目前存在着品牌影响力不强、企业竞争力弱、全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三产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在调研宁化茶产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总结宁化县的区位、政策、生态与文旅资源优势,分析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劣势,建议通过建设标准化茶园、大力推广宁化特色茶品种、打造5条“森林康养+红色+客家”茶文旅融合路线、提升宁化茶品牌水平等措施,促进宁化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贵州茶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丰  刘小华 《贵州茶叶》2006,34(2):32-37
品牌决定茶叶经济效益。本方阐述了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现状,在分析我国品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从提高茶叶品质、打造品牌个性、光大茶文化、培置龙头企业、加强产品标准化、加强品牌宣传、实施品牌、企业及市场的整合以及品牌保护等多方面论述了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品牌、文化、资本是加快现代茶业发展的三大重要支撑。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集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做强做大茶叶企业是现代茶业发展的现实和必然选择。近几年,在政府、市场及企业的合力作用下,福建省茶叶企业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并呈现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次考察的雅安市、峨眉山市是川西北的重点产茶市,两市通过挖掘历史,共同打造"蒙顶山"品牌;推广"茶+李"种植模式等方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出:政府重视是茶产业发展的前提;茶农产业自信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茶文化是茶产业发展的灵魂等启示。并提出强力整合项目资源,集中突破资金瓶颈;支持知名品牌培育打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培植带动型强龙头企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对新疆乳制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提升展开研究,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和核心竞争力培养思路3个方面梳理出国内、国际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关键技术、经营管理、品牌、市场推广、内外部环境条件等方面经过有效整合形成独树一帜的、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支撑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与能力的有机组合,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得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及当前乳企发展的瓶颈,找到龙头乳企与当地中小型乳企的发展差距。参考当下热门技术得出适合新疆本土乳制品企业发展方式,以"创新、绿色、高效"为基础,让乳制品企业获得最大化效益,满足消费者需求,做成让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促使新疆本土乳制品品牌做大做强,推向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18.
在论述企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企业精神与品牌灵魂、品牌管理、品牌影响、品牌延续和品牌责任的关系,就企业精神如何促进品牌发展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一、国家政策变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模式不断出现并得到发展我国经济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近两年,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政府也积极引导企业完成质量提升转变。习总书记提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也强调:"提升质量是中国发展之基、兴国之邦、强国之策,质量是打造中国升级版的关键环  相似文献   

20.
借助去年11月25~27日云南“绿色食品牌”名品名企总裁培训班在昆明举办之际,记者对参加本次培训班的一些企业,包括花卉之外的其他农产品产销企业,进行了个别访谈和调查,从中得知:在销售方式多样化、直播等新电商时代,不少企业坚守的“定律”,很多已“OUT”了。产品定位、品牌重塑、营销策略、管理新政、直播培训、产品颜值等六个方面或将是企业保持充足发展后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