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查海南"新农合"中参与方的满意度,探讨影响参与方满意度因素,提出改进路径。本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形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报销比例、报销封顶线、筹资方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新农合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方式等要素对参与方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省新农合参与方的整体满意率较高,但基金管理、监督机制影响满意度的提高。建议提高报销比例,优化服务,强化监督,完善海南"新农合"制度。  相似文献   

2.
经过8年的发展,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笔者以延庆县的农民为调查对象,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SPSS软件,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北京市新农合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这对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出结论是: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年龄、去年是否报销新农合费用与延庆县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显著负相关;去年人均收入水平、实际报销比例与延庆县新农合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问题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简要回顾了新农合试点以来对新农合报销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学术界在新农合报销存在的问题、新农合报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新农合报销模式以及异地报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现有对新农合异地报销,特别是跨省报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方肖  苗莹莹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23-624,62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山东省临清市金炉店村为例,运用SPSS模型的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拟合优度等方法对农民参加新农合的影响因素以及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由调查结果可知影响农民参加的主要因素有:文化水平、身体状况等。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宣传方式、报销比例、政府补贴。最后,本文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新农合工作现状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寻求科学决策参考。[方法]量表设计及问卷调查后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借助SPSS17.0和SAS工具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需求满足程度、制度可靠性、疾病报销种类和服务态度为新农合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满足主体需求、完善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化手续流程是提高满意度的主要方面;该模型方法具有科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贵州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知及满意度。结果表明,村民对新农合制度及服务满意度较高,对每年缴费金额比较清楚,但对于报销比例、报销程序、时限及报销药品等具体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也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7.
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湖南省枫木桥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新农合的认知度、满意度、存在问题及农民的受益情况、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应遵循农民自愿参合、实地就医报销原则,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启动门诊报销,应加强基层医院设施建设、加大特困农民的医疗补助、降低药品价格及有效规范新农合的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测评体系,并以对山东省聊城市某乡镇农民的调查为例,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的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质量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满意度较低,对经办机构基金管理的透明化程度和报销流程的繁琐程度满意度较低;价值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的补偿方式、补偿水平及筹资水平的看法呈分散化的趋势;从参合农民自身的角度看,年龄、家庭人口数、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为自愿参加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对现行新农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测评体系,并以对山东省聊城市某乡镇农民的调查为例,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的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质量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满意度较低,对经办机构基金管理的透明化程度和报销流程的繁琐程度满意度较低;价值感知方面,参合农民对目前的补偿方式、补偿水平及筹资水平的看法呈分散化的趋势;从参合农民自身的角度看,年龄、家庭人口数、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为自愿参加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对现行新农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衡量指标,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评价影响到农民对于乡村振兴建设的满意度。本文关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影响因素,利用全国2 152个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Eveiw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高于不满意度比例,55%对新农合表示满意,37%则对新农合持有一般态度;年龄、文化程度、农民纯收入对新农合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说明提升文化程度以及改善人民收入,有利于提升新农合满意度;通过网络获取医疗信息便利度对新农合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强化了农民信息获取、便利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从而带动了人们对农村新农合的满意度;比照东北区域村庄,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村庄居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要低一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却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自新农合制度实行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同时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以河南焦作市为例,对该地区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以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度的因素,并据此认为新农合制度可以从更加具体的宣传、更加合理的报销方式,以及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提高农民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究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的影响因素、内容及形式,对全国 263 个试点县(市)经办机构人员进行函调,对安徽省岳西县、绩溪县、南陵县和宁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利益相关人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现场调查。认为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民自身的文化与能力、时间以及是否有政策的支持;农民参与监管的内容主要是补偿方案、补偿与报销情况、医疗机构收费情况及基金使用情况;监管的形式为举报电话、意见箱及村民委员会,监管的组织形式为新农合监督员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运作有助于降低农民医疗支出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发生概率,也是实现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喀什市问卷调查数据建立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了解报销范围、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程度、诊疗服务质量满意程度、基层医疗服务圈的建设、相关优惠政策、补助标准、重大疾病的种类以及农民的职业等因素影响现行新农合运行的满意度。本文的政策启示:加大基层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投入,加强机构的监管力度;依靠行政手段实行多方参与,合理调整筹资结构;完善就诊信息化建设,简化就医流程。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01-204
新农合作为一项广覆盖的社会保护措施,其在降低农村低收入家庭脆弱性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际影响因家庭支付能力不同而存在分化。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微观面板数据,根据消费均值和消费波动模型测算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脆弱性,并在区分全样本家庭和有灾难性医疗支出样本的前提下,估计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总体上,新农合制度仅对低贫困标准下低收入家庭脆弱性有显著降低作用,但针对有灾难性医疗支出家庭,其脆弱性随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高而减少。因此仍然需要扩大新农合病种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以缓解疾病风险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健康差异视角,利用福建省农村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调研数据,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3个指标来评定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分为3个等级,然后再运用两部模型重点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对不同健康水平农村老人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乡级医疗机构的报销补偿对农村老人就医选择的影响不存在健康差异,但是高级别医院的报销补偿与补偿封顶线对健康较差的老人的影响更大。另外,新农合补偿机制中乡级医院报销比例与补偿封顶线的提高对老人住院支出有显著影响,且乡级医疗机构报销倾斜对所有健康等级老人的住院医疗支出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绥德县实施"新农合"以来,参合率逐年上升,实施效果显著,绥德县制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民对新农合认知不全面、报销标准偏低、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宣传、合理制定报销标准、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管力度等,推动"新农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其满意度影响因素,运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深度贫困地区978名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年人进行养老现状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满意度得分为(28.33±3.40) 分,满意率为74.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养老方式、保险状况、居住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患病状况是其满意度影响因素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p0.05)。建议提高农村新农合、新农保的覆盖率,改善空巢老人保险状况,重点关注独居、高龄、患多种慢性病,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推进农村空巢老人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8.
--今年城郊农民"新农合"报销比例和部分单病种报销金额均将超去年? 拿着"参合本"到家门口卫生所取药、看病,住院可以报销.连生孩子都能得到补助--今年起,参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郊农民在医疗保障上将与城里人拉近距离.  相似文献   

19.
徐慧贞  李瑶  郭明亮  蒋远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76-7977,8006
基于在成都市金堂县和温江区关于新农合的调研数据,分析了新农合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普及率与使用率不对称,医院等级与报销比例不对称,农民工高流动性与资金运转模式不对称的问题。基于此,探讨了将银行卡用于农民工医疗保险偿付方式改进的主要实施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界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保障能力的范围及概念;以陕西省687户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为样本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评价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定点医疗机构保障能力、政府机构保障能力、经办机构保障能力对新农合制度整体保障能力具有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定点医疗机构条件、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医疗设备保障是影响新农合整体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软硬件条件和新农合微观运行机制是满足参合农户医疗服务强弹性需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