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苏州留园空间设计的分析,总结留园在造园艺术及理景手法上的特点与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扼要归纳江南私家园林的理景特色和园林庭院的理景特点。  相似文献   

2.
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技法独特,园林意境优美,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章尝试从苏州园林的实例出发,从环境、人文、建筑空间和植物山石等方面探索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特征,使传统园林艺术得以延续,并推动现代造园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格局,满足园林新功能,做到了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基本类型之一,它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清中期演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以及岭南私家园林。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园特征。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同属于江南私家园林,它们都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特色,同时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两者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来论述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冯道刚 《广东园林》2008,30(5):17-19
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都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特色、分布形式以及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究其原因,苏、扬两地园林存在的差异性,是由于两地不同的园主、画风和学风以及地域等因素造成的。扬州多盐商巨贾造园,苏州多官宦文人构园。扬州园林受扬州画派和扬学的影响;苏州园林受吴门画派和吴学的影响。扬州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兼有南北两地的长处;苏州地处富饶的江南农业区,湖荡密布,气候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6.
李丹丹 《绿色科技》2022,(5):83-85,150
锦程公园是北方少有的浸润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公园.分析了锦程公园的造园手法,从空间布局、造园要素、造景手法及意境营造四方面进行了研究解析,提供在北方打造江南特色园林的新思路.在总体空间布局上形成以水面为中心,建筑湖石进行围合的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上用地域性景观材料打造江南特色景观,造景手法上要多样打造曲折自然之势,意境上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园林观赏竹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我国园林观赏竹种及类型划分,并列出竹种名阐述竹子园林布局及造园原理。探讨园林观赏竹种的栽培管理技术、竹类造园方法,竹子园林布局特点、造园类别及观赏竹的整形技术。  相似文献   

8.
祝菁 《绿色科技》2013,(6):138-140
指出了《园冶》和苏州的拙政园两者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都享有极高的造园地位。以拙政园为例分析了《园冶》造园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水是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代私家园林中的苏州拙政园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代表了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明代拙政园在中国古典园林用其独特的理水艺术风格营造了在私家园林比较显著的一所名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山容水色、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的美丽画卷。提出了苏州拙西园形成的美丽画卷不仅与其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有关还与其当时的文化有关,因此江南私家园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最能代表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最终理水艺术手法形成了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受自然及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并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私家园林为例,通过对造园要素的调查分析,对两者造园艺术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从形式手法、意境追求和细节处理等方面探讨总结了两者造园艺术的相同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域差异及历史文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苏州是我国江南别具特色的园林城市。游古城苏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那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所吸引。俗话说:“苏州美,美在园林”。作为苏州四大古名园之首的拙  相似文献   

12.
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园林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能。私家园林的兴建为园林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发掘其所包含的园林养生思想,可对促进现代城市营造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帮助。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和建筑、植物等自然人文因素中所体现的养生思想,总结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园林养生方面的运用,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山东作为早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不论造园水平、文化内涵还是地域风貌都有其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大量的可供考证史迹文献,然而大量传统的山东园林现今都已经荒废,少数幸存的私家园林被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声誉所掩,山东地区私家园林渐渐销声在历史的长河,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明清时期山东私家园林进行分析,总结其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等特点,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为保护山东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对山东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拙政园作为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集中体现了文人造园的造园手法,对研究园林意境与造园理念的结合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对拙政园中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波澜起伏的意境变化和环环相扣的景面文心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游览路径、建筑命名、额题、对联、植物配置等并结合诗情画意的诗句,浅析了拙政园景面文心的造园理法。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网师园是苏州中小型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在有限的空间中筑山理水,师法自然,以精致的布局、深蕴的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空间和意境深远的文化内涵。以彩霞池为中心的主景观为例,对其元素的组成、大与小的尺度对比、游园的连续性、文化意境的融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彩霞池主景的造园手法和特点,旨在以小见大,总结苏州园林的造园智慧。  相似文献   

16.
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翼飞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1):20-23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邝雄辉 《广东园林》2007,29(3):21-23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长廊,是园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体现了造园艺术家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如果把园林比作一张绿色的树叶的话,那么长廊就是连系各个景点的脉络,正是它们之间的巧妙融合,使苏州园林成为美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在园林艺术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其皇家园林更是当时造园艺术的精华,对后世园林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阐述东京皇家园林分布、组成,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其造园艺术具有文人化、写意化、精致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园,不论是游园,公园,还是园林,都是绿化的作品,具有大体相同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说到造园,人们自然会提到饮誉国内外的苏州园林,自然会联想到亭台楼阁,假山、池沼、曲径小路、嘉树奇葩等等。造园者就是充分利用这些园林要素,把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地统一起来,创造出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古典园林是属于东方园林体系的自然山水园,是在中国古典园林及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发展形成了自己民族的造园特点与精神内涵。本文力求从布局方式、构成要素等方面分析日本古典园林的特点,并阐述当代城市景观及园林营造可以借鉴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