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珊珊  马先梅  杨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65-17866
[目的]建立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角果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19~0.102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226%,平均回收率为99.36%。测得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为10.12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科学准确,适合用于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角果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19~0.102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226%,平均回收率为99.36%。测得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为10.12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科学准确,适合用于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鞭打绣球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鞭打绣球干燥全草中的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51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0.22 m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RSD值为0.425%;鞭打绣球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9.335%。[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鞭打绣球全草的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鞭打绣球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丹  郑秀云  颜学伟  曹纬国  王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08-12110
[目的]建立泽漆中总黄酮和芦丁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泽漆资源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和HPLC法测定泽漆中总黄酮和泽漆中芦丁的含量。[结果]重庆产区泽漆总黄酮的含量为5.485~5.742 mg/g,芦丁的含量为0.769~0.811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适用于泽漆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为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槲皮苷为对照品,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的含量为4.62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总黄酮的含量为4.64 mg/mL,2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可用于板栗花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准确定量,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完全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替代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长阶段槭叶草块根中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敬利  赵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08-19309
比较不同生长阶段家栽与野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期为槭叶草中有效成分的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长期与落叶后家栽与野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生长期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落叶后槭叶草块根;家栽槭叶草块根中总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高于野生槭叶草块根。槭叶草的最佳采收期为落叶后。  相似文献   

7.
危晴  兰蓉  辛秀兰  陈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50+7060
[目的]建立金花葵籽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葵籽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05~0.025 mg/m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016%;金花葵籽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08。[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葵籽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菟丝子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为充分利用开发菟丝子总黄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冷浸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5种方法提取菟丝子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精密测定,对提取效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5种提取方法所得总黄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回流提取法(31.24 mg/g)、微波辅助萃取法(16.84 mg/g)、索氏提取法(12.82 mg/g)、超声提取法(9.74 mg/g)、冷浸法(8.88 mg/g),回流提取法所得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回流提取法应用于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何可群  李相兴  杨琼  卢文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032-1033,1046
[目的]测定攀茎耳草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攀茎耳草中的总黄酮,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在0.011~0.110 mg/ml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8.015X+0.020,相关系数R2=0.999 4;攀茎耳草中总黄酮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609%,精密度试验RSD为1.1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攀茎耳草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芸  江钰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9):5181-5182,5184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赵淑杰  杨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56-18758
[目的]建立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Gray中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铝盐络合显色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显色剂各组分的最佳用量,在505 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计算鹿药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显色剂各组分用量为50 mg/ml NaNO22.0 ml,100 mg/ml Al(NO3)30.5 ml,40mg/ml NaOH15.0 ml。该测定方法在浓度为0.004-0.028 mg/ml时,芦丁光密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鹿药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以鹿药茎叶中较高,为1.8%,根茎中为0.43%,种子中含量极低;不同采收时期中,以9月中旬采收的根茎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行,可用于测定鹿药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期根茎中总黄酮含量,研究结果为鹿药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祯  何明  代向阳  董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98-13399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为树头菜的优树筛选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 nm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双版纳,普洱,石屏,建水4个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西双版纳,普洱,石屏,建水4个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89、2.222、.02和1.49 mg/g,其中普洱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建水含量最低。[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作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袁燕  李燕萍  曹智启  高路  罗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47-12848
[目的]提取蒜头果中黄酮类成分,并计算其含量。[方法]采用回流法、微波法和磁力搅拌法从蒜头果种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蒜头果种皮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回流法和磁力搅拌法提取黄酮的含量较高,得率分别为1.764和1.721mg/g;微波法最低,得率为0.810mg/g。[结论]回流法和磁力搅拌法适于蒜头果种皮中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醇水提取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在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0.02~0.10 mg/m L时,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精密度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光度为0.420 5,RSD=0.740 7%;在重现性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比为9.091 mg/g,RSD=2.007%;在加样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568%。[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来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并完善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石榴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774%(0.774 mg/g)。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g/ml)、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榴叶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度高、用时短,可用于石榴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取黔产野生水芹(下文简称水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水芹总黄酮提取率的差异,考察水芹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65%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索氏、微波、超声4种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水芹中的总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水浴、超声、微波、索氏提取出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052 5、0.057 1、0.066 1、0.027 6 mg/g,水芹总黄酮的较佳提取方法为水浴、超声、微波。[结论]从时间成本、方法简便、提取物含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使用微波提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苦豆子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苦豆子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11.403X+0.0021,R=0.999 8,表明芦丁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67%~100.33%,RSD为1.65%(n=9);测定苦豆子渣中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90 mg/g。[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可用于苦豆子渣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