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体系中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间作马铃薯覆盖不同地膜对土壤温湿度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可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和马铃薯生长前期的土壤温度,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P0.01)。在与玉米间作条件下,白色地膜覆盖马铃薯对水分的保持效果最好,马铃薯增产效果最佳,其次是黑色地膜覆盖。在马铃薯出苗期至块茎形成期间覆膜处理的土壤温度均高于对照,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以后,白色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在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体系中马铃薯用白色地膜覆盖,其增产效果优于黑色地膜和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地区冬种马铃薯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均有利于马铃薯的出苗生长、提高薯块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77%、稻草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18%;此外,地膜覆盖栽培的单株薯重和商品薯率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以庄薯3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对马铃薯杂草田间防效为41.79%,马铃薯折合产量为35636.36 kg/hm2,较普通地膜覆盖增产34.65%.  相似文献   

4.
14个晚熟马铃薯新品系在榆中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榆中县川水地高垄黑色地膜覆盖灌溉栽培条件下,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自育的14个马铃薯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新品系L1011-15折合产量最高,达48 728.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10号增产8.8%;L08104-13折合产量次之,为48 005.40 kg/hm~2,较对照陇薯10号增产7.2%。综合评价,L1011-15、L08104-12这2个新品系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折合产量高,抗病性强,且薯块大、丰产性好,可作为榆中县川水地高垄黑色地膜覆盖灌溉栽培的优良马铃薯晚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与传统栽培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和免耕稻草加地膜覆盖之间差别不大,但两者与习惯栽培相比,都具有明显省工省力和增产效果,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定薯1号为指示品种,在定西市半干旱区对采用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覆盖马铃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黑膜栽培的马铃薯增产增收效果优于白色地膜覆盖栽培,且除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普通地膜、黑色地膜、新型环保有机降解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探讨既高产,又有利于无环境污染的科学栽培马铃薯方法。结果表明,以黑色地膜覆盖效果最好,有机地膜还需继续试验,并应完善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保湿、保肥作用,聚乙烯农用薄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最高为32 165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35.7%,其次是黑色地膜栽培,产量为31 869 kg/m2,比露地栽培增产33.34%。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大加大,为加大马铃薯栽培和生产,在***(地名)进行不同膜色对马铃薯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有利于蓄水保墒;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作用更好;地膜覆盖有助于马铃薯的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尤金885是该区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高垄双行黑色地膜覆盖解决了块茎膨大期干旱瓶颈问题,改变了栽培中耕作模式,规化合理种植密度,是马铃薯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植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植、秸秆覆盖栽培4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植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无论是从马铃薯的出苗状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较为明显,较平种垄植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12.
宁夏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作、秸秆覆盖栽培共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作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在马铃薯的出苗情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为明显,较平种垄作常规栽培(CK)增产26.0%。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相似文献   

13.
宁德市蕉城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适宜春、秋种马铃薯生长。为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2014~2016年连续3年,宁德市蕉城区钟峰反季节白菜专业合作社在海拔750 m的洋中镇钟洋村建立春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示范片,品种为兴佳2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马铃薯兴佳2号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增产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各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马铃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特别是黑色地膜全膜双垄沟垄侧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壤温度和纳雨蓄墒效果,同时,还有效的抑制田间杂草生长,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地膜颜色与起垄覆盖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天水半干旱山区,于2011—2012年进行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试验。2 a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黑色地膜全膜起垄覆盖马铃薯产量最高,且能明显抑制杂草生长,可在天水半干旱山区及周边类似气候区域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晋薯1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敞土常规栽培、高垄密作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在出苗速率、植株生产势、产量及其他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方式;与敞土常规栽培相比,地膜覆盖栽培、高垄密植栽培均增产,表明改进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掌握露地栽培与地膜覆盖栽培不同方式种植辣椒的效果,探索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辣椒长辣七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具有保温保湿保肥作用,白色地膜覆盖栽培的产量最高,为13 607.69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86.2%;其次为黑色地膜覆盖栽培,产量为8 292.31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74.4%。  相似文献   

18.
在西北沿黄灌区,以马铃薯-大豆套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地膜覆盖与套作对土壤水热效应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和成熟期,地膜覆盖马铃薯单作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套作。马铃薯各生育期,地膜覆盖马铃薯单作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套作。不同地膜覆盖马铃薯套作大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黑色地膜覆盖比透明地膜覆盖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3%,产量提高了5.1%,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马铃薯生育期土壤温度,有利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及提高马铃薯产量,可作为西北沿黄灌区的马铃薯优化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9.
辽西地区无霜期较短,但光照充足,是马铃薯的优势生产区域,近年来,马铃薯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实现马铃薯栽培的高产、高质、高效,积极推广了辽西地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进行马铃薯不同材料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畦面采用地膜和稻草覆盖的比传统无覆盖栽培增产增效,其中黑色地膜覆盖处理能够提高土温、防寒、保水、保肥、免除草、节约劳力、大薯率高,增产增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