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 引言 棉花新品种K7是优质高产抗病虫,适合高密度栽培方式.2007年,224团引入试种600 hm2,采取棉林间作种植模式,最高产量达7380 kg/hm2;2008年种植面积1100 hm2,最高产量达7800 kg/hm2,而且表现出抗病、抗虫、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等优点,试种效果明显,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良种.  相似文献   

2.
红良优166由南京红太阳种业有限公司和安徽省肥东良种繁育总场用白化标记庐86A/恢166配制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由浙江龙游县五谷种业有限公司引入试种示范.据介绍生育期比汕优63晚3d,在龙游县比汕优63生育期长的组合一般都作单季稻种植,但龙游县除山区外,平原丘陵地区都以双季稻为主.当年由五谷种业公司组织4个点试种示范,其中3个点作一季单晚种植,1个点作连晚种植,前作为早籼金早47.结果作单晚种植的产量为小南海镇团二村村民汪德春0.08hm2,达7777.5kg/hm2,作连晚试种的模环乡模环村村民贺海珍0.1hm2,高达9025.5kg/hm2.连晚产量比单晚高出1248kg/hm2,增产16.05%,生育期及其穗粒结构详见表.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们从宁波市农科所引进中熟杂交晚粳"甬优1号",并进行引种和生产试验.该组合在玉环种植表现高产稳产,育期适中,株型紧凑,分蘖中等,耐肥抗倒,生长青秀,千粒重高,米质优等特点.2000年试种示范40hm2,2001年推广200hm2.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东大 2号 ,由山西省临县李东农作物研究所育成。 2 0 0 2年在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吉林、辽宁等 2 0个省 (市、区 )试种推广。 2 0 0 2年在陕西渭南最高产量为 1 1 2 5 0 kg/hm2 ,在陕西洛南土壤含沙量超过 70 %的瘠薄土地上种植 2 .7hm2 ,平均产量达 6375 kg/  相似文献   

5.
华粳5号(原名华粳14018)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苏审稻200505.该品种2006年被江苏省确定为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华粳5号在我省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等特点.泗阳县2004年引进试种,平均产量9 694.5kg/hm2;2005年特殊的自然灾害(秧田期灰飞虱大发生,拔节孕穗后低温连阴雨)平均产量8 275.5kg/hm2,较全县平均单产增加10%.  相似文献   

6.
桂花26(原编号508-4)是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91/8030-2(贺县大花生×四倍体半野生种A..monticola-2)F8作母本,粤油223作父本进行复交选育而成的栽野杂交种,具有单株结荚多、出仁率高,抗叶斑病、抗锈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2000~2002年参加广西花生品种区试,3年18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012.5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22.1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籽仁产量2809.20kg/hm2,比对照种桂花17增产16.10%,增产极显著,每公顷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在七个参试品种中均列第一位.2003~2004年参加广西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2年12个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622.50kg/hm2,比当地栽培品种粤油116增产9.9%;平均籽仁产量2535.75kg/hm2,比粤油116增产12.42%,该品种于2004年获国家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7.
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麦17在参加2006-2008年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合计22个试验点次有18个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增产点次率80%以上,2年平均产量7207.65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CK)增产5.07%;2008-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生产试验,7个试点产量全部比扬麦11号高,平均产量7 102.6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7.11%,居4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各地大面积生产的试验示范一般产量均约7 500 kg/hm2.由2006-2008年品质分析结果可知,平均容重816.5 g/L,籽粒蛋白质含量13.28%,湿面筋含量26.5%,面团形成时间3.2 min,品质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相当.宁麦17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抗赤霉病、中抗-中感纹枯病、白粉病较轻,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小麦品种,前中期生长繁茂而青秀,后期灌浆较快,成熟期较早,适合江苏淮南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直播栽培,我区于1996年在樟川绿榕农场试种2hm2获得成功.当年由于生育期延迟,遭受台风影响,丰产不丰收.2000年在总结前几年试种的基础上,开展多点试种示范.现将其生育特点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华粳5号(原名华粳14018)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苏审稻200505。该品种2006年被江苏省确定为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华粳5号在我省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等特点。泗阳县2004年引进试种,平均产量9694.5kg/hm2;2005年特殊的自然灾害(秧田期灰飞虱大发生,拔节孕穗后低温连阴雨)平均产量8275.5kg/hm2,较全县平均单产增加10%。1特征特性1.1高产稳产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886kg/hm2,与对照镇稻88相当;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487.5kg/hm2,比…  相似文献   

10.
"史力丰"是江苏绿江种苗开发中心选育出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优良新品种.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2005年多点试种示范2333.33 hm2,平均单产2452.5 kg/hm2,比对照本地农家品种增产1089.0 kg/hm2,增幅达79.87%.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优良特性,并着重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滇屯502-7是云南农业大学和个旧市种子公司在个旧大屯选育而成的优质香软米品种,2000年景谷县引入试种0.34hm2,总产量2.08t,平均6.12t/hm2;2001年示范17.26hm2,总产量112.71t,平均6.53t/hm2;2002年示范320.86hm2,总产量1893.07t,平均5.9t/hm2。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景谷县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推广面积1682.21hm2,经多点调查,实测产量平均达5.88t/hm2,比德农203产量5.32t/hm2增10.53%。2004年推广面积达到2000hm2,已成为景谷县的主要常规优质稻骨干品种。1滇…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麦9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在2008-2009年连续2年江苏省淮南小麦区试中经试点和专家打分评判,田闻表现、后期转色及熟相均为参试品种最佳;产量表现,2年区试19个试点,16点增产,平均产量7 647.9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5.59%,居参试种首位;2010年度生产试验,8点均增产,平均产量6 488.85 kg/hm2,比扬麦11号增产9.07%,居4个参试种第1位.  相似文献   

13.
隆德县种子管理站1996年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引进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青薯2号试种.在2002-2003年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鲜薯产量23.64 t/hm2,较对照品种宁薯8号增产14.51%,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该品种生育期114 d,紫花、白皮,肉芽眼浅,含淀粉(干基)70.18%、粗蛋白8.21%、还原糖1.22%、维生素C 30.01 mg/100g;高抗马铃薯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宁夏固原市的川塬灌区、高寒阴湿区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响水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响水县小麦最佳施肥量,结合本县实际,推荐本县油泥土地区小麦施肥量为氮(N)330-380kg/hm2、磷(P2O5)60-80kg/hm2、钾(K2O)50-75 kg/hm2;沙土地区施肥量为氮(N)240-270kg/hm2、磷(P2O5)40-50kg/hm2、钾(K2O)40-60 kg/hm2.氮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油泥土为48.9%,沙土为38.18%.  相似文献   

15.
"史力丰"是是江苏绿江种苗开发中心选育出的甘蓝型"双低"油莱优良品系.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2005年多点试种示范2333.33hm2,平均单产2452.5kg,比对照本地农家品种增产1089.0kg,增幅达79.87%.报道史力丰的优良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7个春小麦新品种(系)在玉门市进行试种结果表明,9061折合产量最高,为10 233.3 kg/hm2,较对照增产10.9%,其次是92157,折合产量为10 175.0 kg/hm2,较对照增产9.3%.9061、92157千粒重分别为50.0、52.0 g,全生育期分别为94、99 d,属中早熟品种,在玉门市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可适度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博优423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优423是用优质恢复系玉423与不育系博A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经多年多点试种,一般产量为7500kg/hm2,最高达9600kg/hm2;组配制种产量一般为4500kg/hm2,最高达6750kg/hm2。于2006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在南城县进行了粳稻品种甬优12号的试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号在南城县表现为分蘖力较差、耐肥力强、穗长较短和着粒密度大的特点。要想获得高产,建议用种量为37.5~45.0 kg/hm2,保证基本苗为120万根/hm2左右;施纯氮270~300 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 kg/hm2、氧化钾180~210 kg/hm2;且生长后期必需根据天气严防稻曲病。  相似文献   

19.
节水抗旱杂交稻旱优3号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旱优3号是我国南方首批通过省(市)级审定的节水抗旱杂交稻之一。2005年,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引进广西试种,探讨其生态适应性、产量潜力及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优3号耐旱耐寒,中抗稻瘟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一般单产6000.0kg/hm2,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具有7500.0kg/hm2潜力;全生育期与特优63相仿,可作早稻、晚稻及中稻种植,在广西水稻旱区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嘉花1号”是嘉兴市农科院采用杂交育种与花培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晚粳稻新品种。我县2002年开始引入并进行小区试种,2003年继续试种,2004年扩大示范面积333hm2,2005年全县推广种植面积5000hm2,成为晚稻当家主栽品种,其中直播栽培4500hm2。现将其直接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