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棉花黄萎病微菌核含量水平揭示棉田深翻(深翻60 cm)对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MSM选择性培养基和水筛法分离土壤中的微菌核.[结果]深翻棉田土壤中的棉花黄萎菌微菌核数量低于常规棉田,深翻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程度也轻于常规棉田,说明深翻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试验明确了棉田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1年内有2次比较明显的消长,现蕾期出现第1个高峰,到吐絮期出现第2个高峰,微菌核数量越多病情越重.深翻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891 1,常规棉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450 3.[结论]棉田深翻能有效的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影响,为扁桃棉花间作模式下棉田害虫防治和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2种扁桃棉花间作棉田和单作棉田棉花的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 扁桃棉花间作(南北向)有利于棉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东西向)则不利于其发生。扁桃棉花间作不利于棉田牧草盲蝽的发生;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棉蓟马和棉铃虫的发生无影响;不同类型棉田烟粉虱的发生与虫源地距离有关。扁桃棉花间作有利于棉田蜘蛛的发生。【结论】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棉花“3414”试验总结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试验目的 为寻求经济合理的棉花施肥量,探索氮、磷、钾肥在棉田的最佳投入,获取棉田土壤养分供肥能力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棉花施肥模型,为棉花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根据自治区棉花"3414"试验方案,制定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阿瓦提县灾害性天气发生较多,棉花生长容易遭受风灾、雹灾和高温灾害,直接导致棉花产量下降.针对受灾棉田如何管理才能恢复正常生长,获得有效的经济效益,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棉花不同灾情视轻重分类管理技术,以期为灾后棉田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棉花是我国一些省份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很大,但病虫危害严重,利用散养土鸡来对棉花进行生物治虫可一举两得。一、棉田养土鸡的特点1.灭虫和除草。鸡在棉田散养,可捕捉棉田绝大多数害虫。与果园不同,棉花植株较低,各种害虫成虫飞翔的高度正好在鸡的捕食范围。其幼虫在棉花叶片爬行时,也会被鸡发现而捕捉。因此,养鸡的棉田,虫口密度很低。  相似文献   

6.
<正> 河南棉花种植制度,正处在由传统的单作一年一熟制趋向粮(油)棉间套,复种一年两熟制发展.当前,除仍以一熟制棉田为主外,麦棉套种发展较快,据1981年不完全统计,全省麦棉套种面积达到280万亩左右,约占棉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还有油菜茬棉花、麦茬棉花和箭等豌豆棉花等.特别是中棉所10号的育成,麦茬棉花更有大发展的趋势.因此,根据河南自然气候特点,探讨棉田合理的耕作制度,对进一步发展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轮作倒茬困难,因此棉田重茬面积也越来越多.棉花多年连作改变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造成多种营养元素供应不足.如果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棉花就会从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相对应的特征.生产上可根据棉花的外部症状,看苗诊断,对症下药,管好棉田.  相似文献   

8.
棉花高密度栽培是高产的基础,也是我区棉花种植、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棉田出现早衰现象,产量较不出现早衰的棉田减产20%左右,为此,高密度条件下,棉花早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棉花的丰产丰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连作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5团2连是一个植棉老连队,大部分棉田连作年限达15年之久,个别棉田棉花连作年限超过2年。棉花连作时间长,棉田土壤中营养元素单一,土壤中残膜积留多,病虫基数大,草根多,造成生产中棉花病虫草害防治难度增大,化学防治成本高。经几年探索,总结出连作棉田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棉田病虫为害也日益突出,尤其是"三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两病"(棉枯萎病、黄萎病)直接影响棉花产量.无害化防治与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能有效地将棉田病虫害的种群数量稳定在经济阀值以下,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1 精河县棉田使用沼液效果 2001年,精河县开始农村沼气建设试点,2003年建成沼气池3000多座.精河县在沼气试点过程中,沼气户自发尝试用沼液喷施棉田,发现沼液喷施棉花可有效防治棉花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处理对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通过棉花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研究了棉花长期连作和活性炭处理后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棉花连作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加棉田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连作棉田土壤中加入活性炭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比未加活性炭的处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活性炭可吸附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从而缓解了根系分泌物的害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滨海盐碱地不同盐碱程度棉田棉花铃期冠层结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2015-2016年在河北省国营海兴农场重度盐碱棉田(5.0~10.0 g/kg)、中度盐碱棉田(3.0~5.0 g/kg)和轻度盐碱棉田(3.0 g/kg以下)开展试验,以冀棉228为材料在铃期测定冠层结构、光合特性以及物质积累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测定。结果表明,在3类盐碱程度棉田中,冠层结构指标及光合生产指标重度棉田除中上层冠层开度最大外,其他指标均最小。中度盐碱棉田较轻度盐碱棉田除叶倾角和冠层开度上中层较小、下层较大外,其他指标均为上层较大,中下层较小。各层源器官光合物质积累明显高于库器官。轻度盐碱棉田棉花光合物质积累量最大。叶面积、光分布和源库比的上、中、下冠层比例重度棉田分别为1.7∶1.5∶1.0、3.6∶3.6∶1.0和3.2∶2.8∶1.7,中度盐碱棉田棉花分别为3.2∶2.2∶1.0、5.3∶5.3∶1.0和5.3∶2.7∶1.6,轻度盐碱棉田棉花分别为1.6∶1.4∶1.0、2.2∶2.2∶1.0和2.3∶2.1∶2.0;群体光合速率上、中、下冠层比例重度盐碱棉田棉花和中度盐碱棉田棉花为2.5∶2.5∶1.0,轻度盐碱棉田棉花为2.2∶2.2∶1.0;光合物质积累量上、中、下冠层比例重度盐碱棉田棉花和轻度盐碱棉田棉花为1.3∶1.3∶1.0,中度盐碱棉田棉花为1.6∶1.6∶1.0。2年平均皮棉产量轻度、中度、重度盐碱棉田分别超过1 200 kg/hm~2、900 kg/hm~2和600 kg/hm~2。因此,滨海盐碱地种植棉花应根据不同盐碱程度调整栽培措施,重度盐碱棉田应当加强抑盐等相关农艺措施,中度盐碱棉田应加强棉花生育前期的水肥调控,轻度盐碱棉田可开展优质高效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种植棉花,投资大,费工多.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植棉经济效益降低.于棉田间作生育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可以增加棉田收入.1987和1988年,我们在沙雅县进行棉花间作小茴香的调查和试验,结果间作的小茵香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无多大影响,其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单作棉花.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监测棉花完整生长季长势,为棉花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FY-3/MERSI数据计算NDVI,旬最大值合成,分别使用归一化权重法和均值法计算石河子地区143团2009 ~2012年棉花生长季NDVI,结合实测光谱数据对比分析归一化权重法和均值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及143团棉花长势分布特征.[结果](1)石河子143团棉花长势2009年>2011年>2010年>2012年;大面积棉田斑块中北部、西部长势较好;小面积棉田斑块和大面积棉田斑块的南、西部边缘长势较差.(2)在监测棉花生长季长势上,归一化权重法>均值法.(3) FY-3/MERSI数据在监测大面积棉花长势时效果较好,对小面积棉田以及大面积棉田的边缘监测时效果较差.[结论]在计算棉花整个生长季NDVI,归一化权重法优于均值法.  相似文献   

16.
尉犁县不同连作年限棉田棉花苗期病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通过调查不同连作年限的棉田棉花苗期病害发病情况,掌握在滴灌模式下连作棉田棉花苗期病害发生规律,以期为棉田苗期病害防治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调查地点根据尉犁县有代表性的种植区域特点及土壤类型,选择在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棉花种植区开展调查,分别选择连作6年、8年、10年、15年和20年的棉田,每个连作年限分别选3块地,设3次重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与化肥工业的发展,棉田施肥量日趋增加,为棉花增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部分棉田施肥量盲目增加,且前期施肥多,施肥次数频繁,以致不能充分发挥增肥的经济效益.有的甚至发生肥害,减产减收.这在常年棉花株高为1米左右或更高的中上等棉田,表现最为突出.现就这类棉田合理施肥初步研究结果提出“两控一减”的经济施肥的商榷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8.
棉花连作对产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酒泉地区棉花连作 1、2、3、4 a以上的棉田分别为 193.9、12 2 .9、4 6 .8、71.1hm2 ,分别占棉花连作总面积的 31.70 %、2 0 .15 %、7.6 5 %、11.6 0 %。连作棉田可加重棉田土传病害 ,使氮、磷、钾养分失衡 ,籽棉减产 9.9%~19.4 %。针对以上问题 ,作者认为通过种子包衣、优选良种、平衡施肥等措施 ,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矮密早体系高产棉花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新疆垦区高产棉田群体结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棉株根、茎、叶干物重及株高、茎粗增长动态模型,找出垦区高产棉田棉花器官发育规律,为垦区棉花生产合理调节群体的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周慧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80-13882
[目的]研究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养法收集棉花根系分泌物,在棉田土壤中添加棉花根系分泌物,培养15 d后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结果]中、高浓度的棉花根系分泌物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表现出中高浓度促进的效应(P<0.01);而不同浓度处理的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该研究探讨了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棉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