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引进的六个菌株进行了生长速度,液体发酵能力,以及菌丝体多糖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猪苓4,猪苓5在固体平培养基上长势好,猪苓3、猪苓4、猪苓2发酵能力强,猪苓2菌丝体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余菌株。最终确定猪苓2为筛选出的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2.
从猪苓菌核的形态及称谓、分类地位、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及第二营养、猪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猪苓多糖研究等几方面阐述了药用真菌猪苓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适宜的山区生态条件发展猪苓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别名猪尿、亥苓、枫苓、乌桃等,为多孔真菌猪苓的菌核,其地下的菌核干燥后是常用的中草药。猪苓含有猪苓多糖和麦角甾醇等,而猪苓多糖不但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且对慢性肝炎和肿瘤病有一定疗效。进入21世纪,抗癌药走俏及以猪苓为原料的中成药开发,使得市场对猪苓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野生猪苓资源紧缺,而人工伴栽的猪苓与野生猪苓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半野生伴栽方法生产猪苓事在必行,市场行情看好。林地猪苓伴栽技术是在海拔800~1 000 m的林中进行,充分利用适宜的山区生态条件发展猪苓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既利用了林间空地,扩大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又将疏伐和间伐的林木及枯枝落叶就地充分利用,与农时不争劳力、与粮食不争农田,并提高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因此说,利用适宜的山区生态条件栽培猪苓,是利国、利民、利己造福社会的朝阳项目。  相似文献   

4.
由于猪苓的用途不断拓展,野生猪苓的资源濒临枯竭,造成猪苓供需矛盾尖锐。为保护野生资源和缓解猪苓供需矛盾,该文根据猪苓生长适宜条件,摸索猪苓栽培技术,为猪苓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苓菌培养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猪苓菌的形态结构、适生条件、营养特性、培养基配方、适生树种及猪苓菌与伴生菌、蜜环菌的相互关系和诱导猪苓菌丝扭结形成菌核的相关因子,以期为猪苓菌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影响猪苓产量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河南两省13个猪苓栽培地实际情况调查,详细了解了猪苓产量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猪苓产量与栽培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海拔、坡向和栽种方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猪苓产量由多因素综合决定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猪苓栽培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广波  傅伟杰  曹丽  梁运江  金圣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24卷2期-64-65.9页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是工业化生产猪苓多糖的有效途径。为了寻求高效的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工艺,对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马铃薯煮汁+蜜环菌煮汁”、“麦芽糖+蜜环菌煮汁+麦麸煮汁”2种配方培养的猪苓菌丝生长最好,而成合培养基的猪苓菌丝长势最差。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猪苓仿野生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属高等专性寄生性真菌,而蜜环菌是猪苓专性寄主,其他高等植物(菌材)又是蜜环菌的寄主。结合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根据猪苓和蜜环菌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创造适宜条件,建立起猪苓、蜜环菌、高等植物三者寄生链条关系,以鲜猪苓菌核为繁殖材料,以猪苓菌核或菌核组织培养的菌丝体做种,在猪苓休眠期,采用地面砌池连片双层栽培法,能有效提高猪苓人工栽培的成活率,并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充分发挥猪苓资源优势,开发猪苓的自然生态立体栽培体系,提高猪苓生产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方法:在森林中地下栽培蜜环菌伴生猪苓,地表种植党参,建立空林木,地表党参、地下蜜环菌伴生猪苓的生产体系,同时收获林木果实、党参药材、猪苓药用菌。结果:采用这种生产模式,猪苓、党参生产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所产苓核个大结实,色泽乌黑光亮,培性状优良,每亩林地综合经济收益提高15%。结论:采用猪苓、党参套种栽培,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林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把保护自然生态和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为猪苓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创建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朱月  李彩霞  毕晓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53-1855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乙醇醇析的猪苓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以进一步提高猪苓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方法]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猪苓菌核水溶性多糖,经不同浓度乙醇醇析、纯化获不同等级的猪苓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分析多糖醇析程度;采用邻二氮菲-Fe2+-H2O2体系检测浓度40%、80%和90%乙醇醇析获取的猪苓多糖对.OH的清除作用。[结果]猪苓多糖在不同浓度乙醇中醇析效果不同,乙醇浓度为80%时,醇析效果相对较好。不同浓度乙醇醇析获取4种等级猪苓多糖,其中3种对.OH具有清除作用。浓度40%、80%乙醇醇析获取的猪苓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清除.OH的能力呈良好的正相关。[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苓多糖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类真菌,猪苓菌核是我国有明确记载的稀有中药材。我国野生猪苓分布很广,但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乱采乱挖,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培育迫在眉睫。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采取半人工栽培模式种植猪苓,具有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猪苓人工培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药用植物猪苓人工培植技术,主要包括猪苓繁殖、蜜环菌的培养、繁育场地选择与菌材培养、栽苓、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人工培植猪苓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山区野生猪苓菌核经组织分离得到的猪苓纯培养菌种为试材,运用均匀设计法对猪苓菌丝体产漆酶和蛋白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猪苓菌丝体最适产漆酶和蛋白酶培养条件为:培养液初始pH值为7、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29d;在最适产酶条件下培养猪苓菌丝体,实测得胞外漆酶及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0.25、6.13 U/mL.  相似文献   

14.
猪苓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可用于治疗两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等症。猪苓多糖还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等作用。据调查显示,药材市场对猪苓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在  相似文献   

15.
野生猪苓的寻找及新法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又名猪茯苓,其菌核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中药之一,其子实体从土中的菌核长出,俗称“猪苓花”,是山区难得的美味佳肴。近年研究表明,猪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地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功能,使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引起医学界对猪苓研究的重视,并研制出治疗病毒肝炎和抗肿瘤药———猪苓注射液,治愈总有效率达95.9%。由于猪苓野生资源稀少,远远满足不了制药行业及药市的需求,据权威人士预测,猪苓在未来10年内将成为热点药材之一。为此,学会寻找野生猪苓和人工栽培方法将是山区脱贫的新项目。一、寻找方法猪苓喜…  相似文献   

16.
猪苓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用于治疗两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等症,猪苓多糖还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等作用。调查显示,药材市场对猪苓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全国需求量2011年已猛增至3000吨左右。我国供给国内外市场的猪苓主要来自野生,占总量的98%以上,进入21世纪后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野生猪苓菌株的最佳分离、培养方法,为猪苓的深入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采自陕西眉县太白山野生猪苓进行菌核组织分离和子实体孢子分离,比较2种方法所得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子实体孢子分离所得菌株为材料,分析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矿质元素和栽培代料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子实体孢子分离法所得猪苓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较菌核组织分离法好;PDA培养基、GPY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适用于野生猪苓菌的分离。分别以糊精、果糖为碳源,蚕蛹粉、酪素为氮源时,它们对猪苓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显著;以1.2mL/L玉米浆作为生长因子时,菌丝生长速率最高。适宜质量浓度的矿质元素对猪苓菌丝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0.018g/L MnSO4的效果最好;用腐殖土、木棒和树叶为主要填充基质的代料更利于猪苓菌丝的生长。【结论】获得了野生猪苓菌株菌丝生长的最佳分离和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土壤微生物发酵液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为其大规模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从猪苓生活的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通过平板试验,筛选对猪苓菌丝或菌核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用筛选出的微生物发酵液培养猪苓,以不添加发酵液的培养基为对照,比较不同发酵液处理对猪苓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平板培养中,细菌L2、L3、L5、L9处理菌丝均有分泌物出现;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丝颜色逐渐变黄变褐,除L2外,其余细菌菌株处理猪苓均有菌核生成;放线菌A14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真菌P3处理猪苓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在液体培养基中,真菌P4发酵液可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生物量,菌丝体干质量达7.67 g/L;放线菌A3发酵液处理猪苓菌丝胞外多糖质量浓度最高,达0.133 g/L。【结论】从土壤中筛选出了能够促进猪苓菌丝生长发育、提高猪苓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菌株。  相似文献   

19.
栾川县山坡多、耕地少,发展林下种植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来来,由于市场对猪苓的需求增大,野生猪苓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所以林下猪苓无性繁殖已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现将栾川县林下猪苓无性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苓[polypofasumbellatus(pers)fr.],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真菌猪苓的菌核,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药用历史已有2000余年。据古医书籍、文献等资料记载:猪苓归肾、膀胱经,具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利水渗湿的作用,优于茯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