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日前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获悉,为积极引导农民实施玉米秸秆还田,促进农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对2016年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的补助对象,给予每亩20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按照规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实施范围为2016年由各市(地)、县(市、区)核实上报的玉米秸秆翻埋和碎混还田面积;补助对象包括采取翻埋和碎混两种还田方式进行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从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获悉,吉林省对今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计划投入补助资金1.6亿元,实施补助作业面积800万亩。2016年吉林省确定长春、吉林、四平、松原、白城、辽源、白山、延边8个市(州)所辖30个县(市、区)作为实施范围,优先安排整乡、整村推进的乡村和大面积连片作业的地块,鼓励各适宜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地区在补助任务指标之外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不断扩大深松整地作业范围和面积。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14日从湖北省农机局获悉,湖北省已全面完成农业部下达的150万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湖北省农机作业北斗智能化管理平台监测显示,截至2016年12月13日,全省共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154.82万亩,超额完成4.82万亩。2015年是湖北省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的第一年。2016年年初,省农业厅与省财政厅出台了《湖北省2016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将深松整地作业任务分解到32个县(市、区),作业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玉米抗旱减灾,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设6个秸秆还田处理,包括翻埋还田、碎混还田、覆盖还田、秋深松覆盖、苗后深松覆盖处理以及对照免耕无秸秆,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以及抗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还田、碎混还田和苗后深松覆盖还田播种前土壤含水量较对照处理增加明显;秸秆翻埋还田、秋...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省政府批准,我省农机深松作业补助标准适当提高:补贴标准由25元/亩提高到30元/亩;在30元/亩的农机深松作业补贴资金中按照不超过1.5元/亩的标准安排质检补贴。其中,每亩不超过1元用于独立第三方深松质检机构(质检员)的质检劳务补贴;每亩不超过0.5元用于县级农机(推广)机构质检耗材、宣传培训、表格印刷等农机深松质检直接费用,不得用于工  相似文献   

6.
<正>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2015年我省继续实施农机深松作业补助。计划实施农机深松任务1200万亩。其中,计划安排深松深度在30厘米以上的高标准深松作业面积600万亩,安排包括深翻和大型农机复式作业的深度在25厘米左右的深松作业面积600万亩。目前高标准深松作业任务已下达到全省24个县(市、区)。农机深松补助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优先安排整乡、整村、整屯推进,大面积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山西省投入6800万元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资金,每亩补助资金由前几年的25元提高到30元,可补助225万亩深松整地作业面积;全省投入深松机具及动力机械将达到5000多台。据了解,山西省这几年在土地深松作业实施中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参与深松作业补助的县都要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作业补助区域、补助程序等内容,并以县政府名义向社会公开发布。在保障深松作业机具的供应上,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大型拖拉机和深松  相似文献   

8.
正从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获悉,今年,全省安排省级补助资金6600.5万元用于农机深松深耕作业补助,其中,按照30元/亩的标准补助实施农机深松作业153.35万亩,按照40元/亩的标准补助实施农机深耕作业50万亩。据了解,作业补助对象为项目区内按农机深松深耕作业质量标准完成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9.
《农机化促进法》实施后,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投入逐年提升,有力地提升了枣庄市农机装备水平,加快了小麦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普及应用步伐,但仍存在着一些农机作业质量问题,如有的地方玉米种植标准化程度还不高,有的小麦玉米收获损失率较高、秸秆粉碎还田效果不好,有的小麦播种质量不高、镇压效果不好;等等。分析制约农机作业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农机作业质量宣传不到位,农民群众对一些农  相似文献   

10.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深翻、深松)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增加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深耕(深翻和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降低了土壤紧实度;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11.
高功 《农家致富》2015,(4):46-47
一、秸秆直接还田技术1.技术内涵与技术内容秸秆直接还田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技术是以犁耕作业为主要手段,将秸秆整株或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秸秆混埋还田技术以秸秆粉碎、破茬、旋耕、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将秸秆直接混埋在表层和浅层土壤中;秸秆覆盖还田是保护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210万公顷从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主办、设施农业分会承办的第三届设施农业产业大会上获悉,我国设施农业的产业规模稳定发展,主要温室设施面积已突破210万公顷,连栋温室面积达到5.18万公顷。40元近日,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财政厅发布《黑龙江省2017年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今年黑龙江省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每亩补助40元。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2016年度我省组织实施了农财两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项目",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为主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综合技术,促进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结合我省生产实际,重点实施了秸秆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玉米留高茬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及增施有机肥料等技术。该项目在梨树等22个县(市、区)实施,实施面积为110.3万亩,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其中,秸秆还田技术在梨树等8个县实施25万亩;施用秸秆腐熟剂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做好2016年建平县农机深松整地工作,根据《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年)、《辽宁省2016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和《朝阳市2016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应采取以下对策。一、采取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技术的区域适应性,根据各地土壤状况、种植制度、经济水平、经营规模,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深松周期、时间、深度、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依据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剖析了小麦种植中存在的玉米秸秆粉碎过长;连年旋耕;不深耕深松;播后不镇压;深播压水等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突出问题、危害和形成原因,提出了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化和秸秆还田、耕耙、播种等关键环节的具体农艺农机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东北玉米集约化生产区秸秆资源利用和培肥土壤,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常规栽培(对照)、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翻埋还田,采用常规方法探索半干旱地区玉米秸秆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土壤容重最大,为1.38g·cm~(-3),其次为覆盖还田、翻埋还田和旋耕还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00%、8.06%和7.46%。0~2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旋耕还田高12.20%、7.35%和16.30%;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8.52%、17.64%和22.63%。20~4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0%、13.73%和15.82%;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8%、14.66%和17.82%。覆盖还田处理的行粒数最大,其它还田方式略低。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年平均产量最高为秸秆翻埋还田,较对照提高9.6%。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秸秆还田从还田方式上可分为沤制粗肥还田、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3种。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粉碎还田包括各类作物的秸秆粉碎和根茬粉碎(主要是玉米根茬)机械化技术;整秆还田主要指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的整秆还田机械化技术。1.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去。具有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东北黑土深松结合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影响不清晰、土壤有机碳平衡不确定的问题,以东北典型黑土区--绥化市青冈县为例,开展了田间原位监测试验,研究了不同深松深度(深松25 cm、深松35 cm)结合不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处理对土壤呼吸(包括根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田间管理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在7月中旬至8月初呼吸速率达到峰值的变化特征;各个生育期土壤累积呼吸量对总呼吸的贡献有所差别,其中以春玉米拔节期和吐丝期土壤呼吸对总呼吸贡献最大,分别占35.3%~41.2%和25.9%~31.9%。与农民习惯处理(不深松、秸秆不还田,FP)相比,深松结合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并显著提高土壤呼吸累积量53.2%~108.0%(P<0.05);FP处理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入不敷出,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为-647 kg C·hm^-2。单独深松处理(T1)土壤有机碳平衡表示为碳亏损,碳支出比FP高102.3%,有机碳损失最严重。单独秸秆还田处理(T2)、深松25 cm+秸秆还田处理(T3)和深松35 cm+秸秆还田处理(T4)较FP分别增加了土壤有机碳收入448.5%、477.7%和448.9%,土壤有机碳平衡均为正值,均能有效固存有机碳;与FP相比,深松和秸秆还田及两者结合的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13.8%~22.4%(P<0.05),达到12 t·hm^-2高产水平。深松结合秸秆还田措施能有效增加土壤活性,提高作物产量,是东北黑土地力提升和有机碳固存的推荐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耕作方式(常规耕作、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深(松)耕主要增加了下部土层的微生物数量,而秸秆还田主要提高了上部土层微生物的数量。深耕+秸秆还田和深松+秸秆还田这两个处理的微生物数量最多,为比较适宜黄淮海地区的两种土壤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2010,(3):5-5
<正> 按照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实施深松作业补贴"要求和财政部《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粮食基础能力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省财政厅、农业厅决定在22个县(市)实施农机深松作业补贴,总投资2000万元。为实施好农机深松作业项目,本着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