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县域征地补偿的差异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农地征收冲突,满足被征地农民的差异化需求,探索差异化的征地补偿市场机制,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县、市、区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现行征地补偿具有一定的市场化特征,但其价格水平及其差异性低于征地补偿的市场化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生活保障水平对现行征地补偿差异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土地区位与土地供求关系对征地补偿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土地征收市场化改革的过渡阶段,应将实现征地补偿差异性作为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内容,探索差异化的征地补偿构成,深化相关因素对征地补偿的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制度经济学的分析,研究现有农地制度的制度构成以及制度运行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和结果。研究发现:现行征地制度,在社会公平和资源使用效率上都存在局限。必须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例如限定征地的范围,设定合理的征地补偿,完善农民土地产权,允许农地入市等。  相似文献   

3.
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向“长久不变”的转变涉及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需要谨慎而稳步推进.政策的全面实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从对“长久不变”的理解与界定、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农村女性的土地权利保障、征地补偿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政策实施的路径、相关的制度配套改革与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收与农民权利的宪法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建 《湖北农业科学》2011,(16):3439-3442
我国土地征收之所以会造成很多社会悲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宪法在规范政府土地征收权力、保障农民权利方面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中,由于政府既是土地征收的决策者,也是土地征收纠纷的主要裁判者,政府土地征收权力与被征地的农民权利的失衡,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中对保障农民权利重视不够,引起被征地农民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一些不利于和谐与稳定的社会悲剧。为根治土地征收纠纷,实现农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双赢,应当考虑通过保障农民对土地征收的参与权、构建土地征收宪法评价机制等措施,让宪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收,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由土地所派生出来的诸多权益,包括经济权益、社会权益、精神权益等实体权益,以及土地征收程序、司法救济等程序权益。目前因为相关国家法律的缺失、制度的不完善和其他原因,失地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产生了一系列损害农民权益的不公正问题,无法实现正义。以正义理论为视角,分别从实体权益和程序权益的角度分析相关权益和正义实现的困境。在分析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完善保障土地征收补偿公平的法律机制;构建农民权利本位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失地农民的权利救济机制;建立平等的协商机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总之,正视失地农民的利益需求,深入探究失地农民的权益受损现状,在正义视角下探讨弱势群体保护问题,进而寻求失地农民权益公正对待的有效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对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剖析了现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存在的缺陷,从基金筹资、管理、运营、监管和发放等5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7.
为迅速解决目前征地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保障建设用地的提供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将对征地制度进行改革.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征地就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和个人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   我国正在进行的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严格行使土地征用权,规范征地范围;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制定征地补偿费用标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坚持政府统一征地,实行征地与供地分离,简化征地批后实施程序;建立征地仲裁制度,保证征地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   ……  相似文献   

8.
剖析农民失地后感知的各类风险,深刻揭示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其风险感知的影响,对于政府征地安置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基于沪、赣、桂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失地农民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态度进行测度,并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社会保障风险感知、经济收入风险感知、居住环境风险感知和社会心理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对于上述四类风险感知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风险规避型的失地农民风险感知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对制度的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规避态度对中低收入失地农民和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强化作用;制度信任对高收入失地农民和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推进征地工作并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时,应纾解农民的风险规避态度、提升政府征地制度的信任度,以降低并有效控制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征地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更多的土地被征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行征地过程中存在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失地农民安置不当,土地资源的浪费等负效应,如征地纠纷和矛盾、集体产权模糊、耕地资源减少、征地制度操作不当等问题,这些负效应需要在征地制度的改革中动态解决。本文结合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征地制度沿革和现状考量的角度出发,对现行的征地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对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郑州市以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原有的盛乡居民养老制度为平台,被征地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征地养老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三部分构成,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的低保标准。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失地农民的数量快速增加,而农地产权的二重属性,又造成大量失地农民自身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指出了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4,(3):1-1
为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近,浙江省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明确了保障对象、保障形式和资金筹措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农民不是反对征地,而是因为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记者:近年来,征地拆迁在一些地方引发了矛盾,您认为,造成征地矛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征地制度改革完善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征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观念、体制、法律法规、利益调整等方方面面,很难一蹴而就.因此,在逐步对所有征地不分何种项目类型均过渡到征购制,初步实现现有土地权利转移上的市场公平之前,在进一步确立农民完全的土地产权,允许直接入市之前,在指导思想和实施步骤上应当先解决当前征地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除规范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外,应该着力创新非公益性项目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以加快建立土地增值的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这对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生申诉制度是高职院校依法治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申诉制度仍存在学生申诉意识淡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构成不科学、学生的程序性权利和受教育权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等诸多不足。通过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宣传力度、优化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人员构成、保护学生程序性权利、保障学生申诉期间的受教育权、确立申诉不加罚原则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从2009年起国家逐步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从2009年起中国将逐步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守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是征地制度改革内容首次写进中共党代会报告。征地制度改革写进十八大报告,表明了党中央根本改革这一制度的决心。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意义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确立的各项制度,重点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为此,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并且在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一是提高了征地补偿的要求,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二是征地补偿安置费  相似文献   

20.
对宁夏银川市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群体特征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银川市通过各级部门和组织的推动实施,被征地农民已基本参保受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体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未来社保关系转移,建立养老风险储备金制度和政府加大投入等需要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