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又名地文、水玉,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自古以来被列为"有毒之品"。因此,生半夏多外用以治疗疮痈肿毒,严禁内服,如需内服需经炮制。根据半夏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清半夏将生半夏洗净后先用凉水浸泡10日,再用8%白矾水溶液浸泡,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晒干即  相似文献   

2.
早半夏     
早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地下块茎加工炮制干燥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效用。生半夏外用消痈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膨化炮制对半夏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半夏生品及膨化品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试验测出,半夏生品的多糖含量为12.88%,经膨化炮制后,半夏多糖含量升高,为14.55%。[结论]膨化法可显著提高半夏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旱半夏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 ,地下块茎加工炮制干燥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等效用。生半夏外用消痈肿。旱半夏属半夏系浅根性植物 ,喜温暖潮湿气候 ,不耐旱 ,怕严寒霜冻 ,夏季如水分不足易发生倒苗。从栽种到第一代珠芽落地生根长成新个体 ,母块茎与第一代珠芽体积增长迅速 ,在第一代珠芽上又长出第二代珠芽。从第二代珠芽落地长成的新个体上又长出第三代珠芽阶段需大量水肥。这期间浇水追肥是主要增产措施。栽种半夏以选择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为优。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一、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旱半夏从头年10月份至次年5月份均可…  相似文献   

5.
生猪发生"高热病"后,要根据不同的后遗症及时进行治疗. 1.体温偏高,不食或少食这是瘟热病邪尚未清除,生猪仍有感染,需继续抗病毒治疗,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使用紫锥菊注射液或败毒救(板蓝根注射液)降温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用头孢噻呋或长效土霉素抗菌消炎.同时,内服紫锥益毒清粉或清瘟败毒散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6.
半夏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又名三步跳、麻芋头、老鹤眼,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搓去外皮的干燥块茎炮制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效.主治痰饮喘咳、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生用外治痛肿.每亩可产半夏鲜品500~600千克,加工干燥率为25%~28%.  相似文献   

7.
1.制半夏.传统方法是大小分档,清水浸泡(夏季7天,冬季14天),每日换水1~2次.泡至稍有麻辣感,加白矾煮透,或加白面制团切薄片干燥,即得清半夏.若加姜汁等还可制成所需的姜半夏、法半夏.笔者炮制时,先分开大小,把大的砸破,使成大小一致的块状.浸泡半天后,换水入锅煮透,加入干姜粉、白矾粉搅匀,边煮边搅,至稍有麻辣感为度.捞出,洗净,晾至半干,用转盘切药机切薄片,晒干即可.  相似文献   

8.
从半夏化学成分、药理与毒性活性及活性成分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半夏的鉴别、炮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线索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千金子辨析     
2个"千金子"是一个在概念和实践中都需要加以澄清的"同名异物"。农业生产中的千金子是禾本科的1年生农田恶性杂草,防治难度大,严重影响现代水稻生产,已引起各国的重视。中药材上的千金子系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有毒,需炮制后方可服用,有逐水消肿、破癥杀虫之功效,还可治疗肿瘤和白血病,植株更是一种很有发展潜能的可再生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黑芝麻炮制前后芝麻素含量变化以及炮制前后黑芝麻抗氧化活性变化。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素的含量变化;采用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2种反应体系,平行考察黑芝麻炮制前后清除自由基能力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炮制以后,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芝麻素含量呈现降低趋势;生品及炮制品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但随着炮制次数的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减弱,说明黑芝麻炮制以后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可能与芝麻素含量减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间作玉米对半夏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固定半夏播种密度条件下,设置玉米宽窄行和等行2种间作方式并分别设置35、50和65 cm 3种株距,分析间作玉米条件下半夏生长环境的改变、半夏生长状况、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和种间竞争力以及半夏产量和药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半夏冠层光照强度降低,半夏叶面温度降低,土壤温度降低;间作玉米显著增加了半夏主叶叶面积、半夏出土部分叶柄长及半夏叶片SPAD值;间作系统中土地当量比增加,玉米竞争力强于半夏;间作玉米显著提高了半夏产量以及千粒重,其中以玉米35 cm株距等行间作下半夏产量最高,较半夏单作增产44%;间作玉米下的半夏药材质量和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均符合药典要求。间作玉米可为半夏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增强半夏生长势,提高半夏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猪毛蒿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挥发性成分以及绿原酸含量差异,为寻找猪毛蒿炮制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重量法测定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GC-MS/MS测定挥发性成分,HPLC-UV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与生品相比,晒干品的水、醇提取物含量均显著下降;烘干品水提取物含量下降,而醇提取物含量提高;阴干品无显著差异.GC-MS/MS分析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从生品、阴干、晒干、烘干品中分别检出25、21、27、24个色谱峰,共有的组分有13个,且猪毛蒿炮制前后既有含量的改变,也有不同结构的成分出现,晒干与生品差距最大;HPLC-UV方法测定了绿原酸含量,发现炮制后均显著下降,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生品、阴干、晒干、烘干.[结论]猪毛蒿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阴干方法,以防止有效成分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间作大豆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固定半夏播种密度下,设置35、50、65 cm的大豆株距,分析间作大豆条件下半夏生长环境的改变、生长状况、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和种间竞争力以及半夏产量和药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半夏冠层光照度降低,叶面温度降低,土壤温度降低;间作大豆显著增加了半夏主叶叶面积、出土部分叶柄长及叶片SPAD值;间作系统中土地当量比增加,大豆竞争力强于半夏;间作大豆显著增加了半夏产量以及千粒重,其中以大豆50 cm株距间作下半夏产量最高,较半夏单作增产42.9%;间作大豆下的半夏药材质量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均符合药典要求。间作大豆为半夏提供了更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了半夏生长势,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4.
旱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等。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为常用中药,以块茎供药用,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功能,生半夏有毒。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现全国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15.
(1)党参20克,大枣5个,神曲、青皮、柴胡、生半夏、陈皮各15克,黄芩、生姜各10克,煎汤去渣取汁喂服,1日1剂,连服2剂。(2)厚朴、枳壳、陈皮、苍术、大黄、龙胆草、郁李仁、甘草各15~20克,共研细末,或水煎取汁,一次内服,1日1次,连用2~3次。  相似文献   

16.
<正>半夏秫米汤原料半夏10克,秫米30克。用法半夏、秫米洗净加水800毫升,沸后小火熬20分钟,睡前半小时服。功效半夏辛温能通阳,降逆而通泄卫气,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半夏能除"目不得瞑"。现代  相似文献   

17.
正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夏至这一天,中午太阳直射地面,日影最短,古代又称"日北至"或"长日至"。有谚语说:"夏至夜短,冬至夜长。"意思是夏至这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夏至这样描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古人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在我国古代,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半夏生品及其炮制品中8种潜在毒性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潜在毒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UPLC-MS/MS法测定半夏生品及其炮制品中8种潜在毒性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质谱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MRM),以苦参碱(正离子)和野黄芩苷(负离子)作为内标物。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8种潜在毒性成分的含量与炮制方法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8种潜在毒性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经多元统计分析,样品被聚集为4类,并通过变量权重重要性排序(VIP)发现胆碱、盐酸麻黄碱和原儿茶酸为4类样品间的主要差异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半夏生品及其炮制品中8种潜在毒性成分的含量测定,为后续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毕玉霞  董红霞  方磊涵  孙学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98-9298,9301
探讨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黄芪及其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糖含量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而还原性糖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黄芪炮制后其多糖含量均比生黄芪高,多糖含量依次为:酒制>盐制>炒制>米制>盐麸制>生品,酒制最高。为黄芪在临床应用中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清痞散结之功效,为常用大宗药材。半夏系阴生植物,若生长在半阴半阳土地上,植株健壮,生长期长,药材产量高;但若无荫蔽条件,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就会发生倒苗,块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