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翻译不仅为两个国家带来了合作交流,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两国的词汇、文化。本文从中美两国拥有翻译活动开始论述,简析翻译对中英两种语言词汇的影响,尤其是翻译对中英两种语言新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天一 《山东饲料》2013,(14):110+113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也涉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往往是许多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忽视或力不从心之处。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也涉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往往是许多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忽视或力不从心之处.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国与国之间,语言和语言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性。中英之间的文化亦是如此。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如礼仪、宗教、教育,以及思维模式上等等。这些差异,是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理解、分析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翻译的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有这种语言当中所包涵的文化。当译者遇到两种文化的相似之处时,翻译过程往往较为顺利;而若遇两种文化的差异之处时,翻译就不那么好进行了。这时就要考验译者的思辨能力了。翻译不单纯是语言的照搬,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解码的过程,需要译者进行分析和再创造。只有这样,翻译出的作品才能广泛的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英汉习语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更涉及到不同文化的输出。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习语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应正确、恰当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的原则处理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因素,使译文在传达源语语义的同时,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有效交流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6.
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思维文化上的差异,学生在复杂句式汉译英翻译过程中,从源语中选定目的语中的主语是学生翻译的难点。帮助学生从母语的语言思维框架中解放出来,降低在翻译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干扰,使翻译更加符合英语的语言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而语言作为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在交流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语言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着重从观察和思维上的差异、词汇比喻和联想意义的差异以及词汇空缺现象这三个方面讨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翻译研究的重点已经从纯语言角度转向到文化角度。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词汇的核心组成部分和精华。中英两种语言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基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日趋引起了翻译界的关注,精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习语翻译时,译者不仅要译出原语的本意,也面临着如何处理习语中文化因素的问题。文章目的在于从文化角度体现习语的文化特色,探讨了习语翻译过程中处理中英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归化和异化,在这两种翻译策略的指导下,提出了英语习语翻译的一般方法。作者也希望本文中体现的原则和方法能为翻译提供一些有利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语言交流以及网络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流行语的翻译,旨在推进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泽过程中消失,间时在译人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岩楠 《山东饲料》2014,(24):192-193
品牌名称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当今商品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交流媒介。品牌名称不仅仅是单纯的商品标记,使经济领域的概念,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一些品牌名称翻译实例的分析,旨在强调跨文化因素在品牌名称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一些对此研究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冗余信息广泛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是翻译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系统阐述冗余信息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以同义性冗余为例,详细分析了英汉互译中对冗余信息可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力求达到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13.
广告翻译是语言翻译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语言简洁、指向性明确等特点,是翻译中的难点,只有在深刻了解两国文化和两国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广告做出准确的翻译处理。本文将以文化差异为切入点,提出对广告翻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语言,因而语言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文化负载词。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或多或少地相似,为了方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地交流,本文论述了文化负载词的概念、可译性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此在进行语言之间的翻译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中西方文化传统存在巨大差异的背景下,文化能否被理解是决定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文中以葛瑞汉所翻译的《道德经》第一章为例,以他对“道”的跨文化翻译为个案,试图探讨中英翻译过程中文化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由于在思维方法和修辞模式均有不同,两种语言在选词、语序、句子结构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语言形式各具特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思维方式的灵活转换。本文从思维差异的角度研究语言呈现的差异性,通过对英汉语言的词汇、语序、句型的对比,另外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思维差异的干扰在翻译中所出现的错误。旨在帮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翻译的句子更加地道。  相似文献   

17.
┌延镅晕淖值谋旧硎游枋龅亩韵?翻译起来有很大难度,即使翻译出来,充其量只是用译入语对原文进行解释。2.字谜的不可译性。字谜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但由于两种语言(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别,一种语言的字谜译(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往往大异其趣,给人以“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感觉。例如:A:WhyistheletterTlikeanisland?B:Becauseitisinthemiddleofwater.有人翻译为:甲:为什么字母“T”像一座岛屿?乙:因为它在水中央。这样的翻译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3.双关语的不可译性。双关语即所谓的“妙语双关”,包括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两种,是每个…  相似文献   

18.
英译汉中的“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具体来说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换成为另外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更是跨越种族、文化、社会、语言的实践活动。翻译不单单是语言形式上的转换,更是包含于英语语言当中的文化内涵转换。本文主要研究英汉语言翻译中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衔接合理、逻辑清晰且语意连贯十分重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进行研究和对比,不仅能使得译者更加系统地了解两种语言的语篇系统,还能使他们更容易获取语篇所表达的信息,从而对翻译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将运用衔接理论和衔接手段做一个整理,通过汽车配件的产品说明书的实例剖析,使理论更加清晰明了,起到帮助和指导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生态翻译理论为依据,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分析译者应如何实现金融公示语文本的语言转换。语言维方面,译者翻译词须适应金融文本语言的特点,整体适应金融文体特征;文化维方面,译者应该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两大方面进行适应性选择;交际维方面,译者应关注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两大交际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