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合浦县应用"新农科"水稻控释肥进行了水稻一次性施肥新技术多点次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前每667m2一次性基施水稻控释肥42.0~50.0 kg,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本田期对养分的需要;与常规分次施肥处理相比,采用一次性施肥新技术可减少氮、磷施用量18.6%和40.4%,每667 m2平均增产稻谷35.8 kg、增收节支87.4元。该技术在合浦县稻作区增产节肥效果好,技术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稻控释肥为载体,在珠海市开展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多点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移栽前每667 m2一次性基施水稻控释肥40.0~42.5 kg,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本田期对养分的需求。与常规施肥比较,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可减少氮、磷施用量12.2%和13.2%,平均每667 m2增产稻谷32.1 kg,增收节支78.4元。表明该技术在珠海市稻作区增产节肥效果好,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3.
在海南省定安县连续2年开展了水稻一次性施用控释肥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分次施肥相比,一次性施用控释肥能增加水稻株高,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秕粒率,平均增产9.1%,每667 m2增收节支75.7元,减少氮、磷养分用量12.0%、164.3%,说明该技术不仅省工省肥,而且具有稳定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4.
增施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粳1号"和"武粳15"为例,研究了崇明岛农场施用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宁粳1号"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为644.56kg/667m2,比对照增产6.99%,且极显著大于对照,增产效应最明显;"武粳15"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5kg处理,为661.50kg/667m2,比对照增产8.0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基施硅肥10~15kg/667m2增产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稻作物上开展硅肥试验,研究探索了中量元素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增产具有促进作用,施用硅肥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但对千粒重作用不明显。每667m2施硅肥5kg时水稻产量最高,增产效益显著,其效益较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和不施硅肥处理分别增加190.7kg/667m2、42.9元/667m2,增幅分别为11.1%、2.3%。  相似文献   

6.
水稻控释肥在超级稻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控释肥在超级稻早、晚造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控释肥的超级稻比习惯施肥处理每667m2增产34.1 kg,增产率为5.51%,每667 m2增加利润42.49~68.07元,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和省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稻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4造应用水稻控释肥进行一次性施肥技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施用50%水稻控释肥穗数增加0.35%,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提高10.73%和7.13%,4造平均增产1.99%;施用生长调控型水稻控释肥在显著减少氮磷钾用量情况下,株高降低3~4 cm,穗数增加2.99%~9.67%,每穗实粒数增加3.51%,产量与常规分次施肥持平。由于减少施肥用工,降低肥料用量或增产,使50%、40%及30%控释肥处理每667 m2年增收节支分别达65.85、69.70、44.35元。说明一次性施用水稻控释肥具有较显著而且稳定的省工节肥和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在海南定安县稻作区对水稻控释肥的适宜用量和施用方法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控释肥与当地常规分次施肥相比,可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降低秕粒率,改善经济性状;每667 m2一次基施控释肥40 kg即可满足水稻本田期的营养需求,比常规分次施肥增产8.8%~12.6%,增收66.2~85.6元。  相似文献   

9.
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用技术在广西藤县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控释肥的水稻生长稳健,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增加,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 570.9kg,比习惯施肥增产5.89%,增收节支合计为1 258.45元,说明施用控释肥具有较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同时,施用控释肥分别减少氮、磷养分用量32.43%和53.56%,说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肥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施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施用硅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丰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田块开展早造田间施用硅肥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以常规施肥+每667 m2施硅肥50 kg的产量最高,每667 m2水稻平均产量为441.5 kg,增产12.3%。  相似文献   

11.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相似文献   

12.
采用ASI方法检测土壤养分并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OPT最佳施肥量为最高;OPT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39.3 kg/667 m2,增幅7.13%,增收70.3元(人民币,下同)/667 m2;在同一氮肥水平下,使用锌肥和钾肥的增产作用较显著;适当减少氮肥和磷肥的用量,可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桐梓县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模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案,在桐梓县肥力较高的油潮泥田上进行了超级稻准两优527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从水稻经济性状和单产水平看,以N2P2K2的效果最好,即适宜的肥料配方为尿素26.5 kg/667m2、普钙66.7 kg/667m2、氯化钾20.0 kg/667m2。经济合理的肥料配方为N2P2K0,即尿素26.5 kg/667m2、普钙66.7 kg/667m2。合理的施用方法为:尿素50%作基肥,40%作分蘖肥,10%作穗肥;氯化钾70%作基肥,30%作穗肥;普钙全部作基肥。氮肥增产最大,磷肥次之,钾肥的增产效果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安顺市西秀区主要水稻土优化肥料配方设计提供参考.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在湖泥田上进行水稻氮磷钾肥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用量设置在中、中、低水平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单因素和三因素肥料效应分析都表明,对产量形成贡献最大的是氮、其次是钾、磷最小.三元二次方程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N14.24kg/667m2、P2O5 6.42kg/667m2、K2O 5.86kg/667m2,可获最佳产量为623.10kg/667m2.试验区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明,当农户施肥与三元二次方程推荐的施肥方案接近时,产量效果比较好.综合表明,N14.24kg/667m2、P2)5 6.42kg/667m2、K2O 5.86kg/667 m2施肥配置方案对于指导施肥决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采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施用硅钙肥,试验结果表明:加施硅钙肥,能显著提高水稻抗纹枯病、穗颈瘟能力,增强水稻抗倒伏性,比常规施肥每667m2增产78.5kg,增产18.9%,增收113元,以每667m2施50kg为宜,施用方法全部作底肥。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晚稻进行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 13kg、P2O56.5kg、K2O13kg,以每667m2抛栽1.7万蔸产量最高,比抛栽1.3万蔸和1.5万蔸增产8.6%和5.4%,比抛栽1.9万蔸和2.1万蔸增产6.8%和9.5%。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施用桂湖牌复合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比施用等养分单质化肥处理每667 m2增产28.9 kg,增幅6.47%,增收15.53元;比施用等价复合肥增产37.8 kg,增幅8.63%,增收72.04元。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1.39,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海状元818在莴笋生产中的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状元818在莴笋生产中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海状元818.4kg/667m2,能使莴笋的株高平均增长2.53cm,增产量675kg/667m2,增产率达37.5%,增产值1 160元/667m2,增收率达35.8%。  相似文献   

19.
在黔东南地区进行水稻增产氮肥施用技术的田间试验,对不同总氮占比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孕穗期施用氮肥能使植株生长旺盛,有效穗和成穗率增加,总粒数增多,产量增加19.9-47.9kg/667m^2,增幅达3.5%-8.4%。施氮占比为15%和20%时,增产效果较好,与不施氮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但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病虫害发生略有加重,结实率略为减少,生育期稍有延长,并随着穗肥施氮占比的增加而有所加重。应根据不同气候、土壤以及产量水平,确定最佳氮肥施用总量,在孕穗期选择适宜的总氮施用比例,适当提早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20.
氮肥深施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中  郭熙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630-15631
[目的]为氮肥在巢湖流域水稻生产中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全程深施、基肥深施、面施和不施氮肥4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排列研究了氮肥深施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拔节期和抽穗期,不同处理的根冠比和根系干重的大小关系为:全程深施〉基肥深施〉面施。成熟期,不同处理的根冠比和根系干重的大小关系为:全程深施〉面施〉基肥深施。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面施、基肥深施和全程深施处理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提高了39.9%、40.5%和39.4%,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5.1%、5.7%和10.3%。与面施处理相比,基肥深施和全程深施处理的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0.6%和5.8%;全程深施处理的千粒重增加了5.5%。施氮处理较不施氮处理增产43.0%~52.5%,全程深施处理较面施处理增产6.7%。[结论]氮肥深施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