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紫糯33试验初报李双盛,姚俊明,兰志斌,王发荣,游月华(龙岩地区农科所)一、选育经过岩紫糯33来源于岩糯655//闽糯580/紫糯经四年七代选育的紫色糯新品种。其系谱如下:二、特征特性1.生育期早季全生育期128~132天,晚季例种全生育期122~...  相似文献   

2.
“闽糯580”     
“闽糯580”是省稻麦所和龙岩地区农科所合作从IR2061/KPt的后代材料中选育成的籼型糯稻新品种。经与龙岩酒厂合作进行酿酒试验表明,该品种是当前酿制优质新罗泉沉缸酒较为理想的原料品种。其出酒率比酒厂常用材料高16.69%;酒样清亮透明、浓厚纯香,酒色协调,酒液酸度及含糖分比通常用的糯米原料佳。闽糯580属基本营养生长型,在龙岩城郊及厦门,龙溪等闽南平原可作迟熟早稻栽培。其他地区宜作连晚或单季稻栽培。全生  相似文献   

3.
香白糯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原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早熟的果蔬型糯玉米单交种.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玉200103)并定名为“香白糯”,是广东省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至2009年止.该品种一直作为广东省糯玉米区试的对照品种.已在广东省范围内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超过4万hm^2。  相似文献   

4.
岩紫糯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紫糯的选育与应用李双盛,吴朝晖,兰志斌,游月华,王发荣(龙岩地区农科所龙岩市364000)一、选育1986年我们将国内外收集到的12份黑糯资源进行系统观察,从中选择主体亲本鸭血糯与闽糯580、岩糯655等配制大量杂交组合。1990年从鸭血糯与岩紫糯...  相似文献   

5.
糯精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用途稻种。广东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粳稻品种不多,且因种植年限长,出现混杂退化、不抗病、产量低、杨质差等问题。因此,我们选择高抗猪瘟病、丰产性好的舢稻南丛3为母本,与遗传距离较远、懦质好的三五糯杂交,于1992年有成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南丰懦。1992~1997年在省内外进行品比试验、品种区域试验、大田生产试验与中间试验示范,表现突出。1998年2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产量*平与特征特性1.丰产性突出南丰糯于1992年晚季参加本研究所品比试验,单产达v‘sz.skg/hm’,比对照粳舢89增产78%,…  相似文献   

6.
闽糯580是省农科院稻麦所和龙岩地区农科所以(IR2061×K·P·t)后代杂种材料中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丰产籼型糯稻新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闽糯580属基本营养生长型,株高95-100厘米,茎杆粗壮,丛有效穗8.8-16.0穗,穗长22.2-23.8厘米,结实率86.9-91.3%,千粒重27.0-30.7克,一般亩产为800-650斤,最高达1211.6斤。经连续两年进行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其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稻虱,中感稻曲病。  相似文献   

7.
(1)香宝3号:原代号904436.是信阳农业专科学校用马坝香糯作母本,桂朝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于1990年育成的籼型迟熟粘质香稻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40~143天.株高104~108厘米,千粒重24克。分蘖力较强,茎秆粗壮,抗倒,苗期耐寒、耐肥。经湖北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1992年鉴定:  相似文献   

8.
古田县优质食用稻米生产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农业向高优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福建省古田县先后5年引进了国内外10多种优质食用稻米品种试种,初步筛选后于1994年起在各乡镇示范栽培。经鉴定验收,有枣阳红米、湘晚舢3号和泰引香丝米等5个品种取得了较佳的栽培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古田县推广优质食用稻米生产进展并不快,农民群众对此仍有疑虑。因此,有必要对优质食用稻米生产的发展前景作一探讨。1发展优质食用稻米生产的必要性从几年来对各种优质食用稻米试种情况,现场品质鉴定和群众食用反映上看,不同品种的优质食用稻米各具特色,大多数的优质食用稻米具有…  相似文献   

9.
《北方水稻》2009,(5):I0012-I0012
品种来源:宁5055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及半糯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  相似文献   

10.
辽粳371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散穗型,株高105-110cm,生育期为155—156d左右,属中熟品种,抗性较好,其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分析,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经生产鉴定试验,平均产量9118.5kg/hm^2。在栽培管理上要注重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加强水、肥的管理,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指出了辽粳371适宜的种植区域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南方鲜食玉米区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和2020年,以苏科糯1501、苏科糯12、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11、苏玉糯5号和万糯2000为试验材料,系统分析南方鲜食玉米区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子粒灌浆特性差异,为糯玉米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提供支持。结果表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品种间差异两年表现基本一致(秃尖长除外)。产量较高的品种为苏科糯12、苏科糯1501、万糯2000和苏科花糯2008,穗粒数和粒重均高于产量较低的品种苏玉糯5号和苏科糯11。糯玉米产量与穗长、穗粒和百粒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鲜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有效灌浆期、最大灌浆速率时的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在鲜食玉米高产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对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等指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驻芝15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1043为母本、驻92701优系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在多元病圃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的芝麻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3.
宁德地区早稻优质组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研究杨炎官(宁德地区农科所)宁德地区近年引进和选育一批优质早稻新品种(系人进行早稻良种(组合)区域试验。笔者就早晚优质组的汇总结果,对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有优质早制品种6个,早糯品种...  相似文献   

14.
晋单(糯)41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单(糯)41玉米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996年以自选系N9603作母本,自选系N960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黄糯玉米杂交种,经1997~2000年的品比、生产试验、专家田间鉴定、抗病鉴定、品质分析,该品种生育期较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稳产,适宜在我国玉米种植区种植,且可以单种,复(套)种,春、夏、冬播种,该品种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以及糯玉米糁、糯玉米面、糯淀粉等深加工的理想品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45 000~52 500株[1]。  相似文献   

15.
“南丰糯”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南丛 3”为母本 ,“三五糯”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糯稻品种。“南丛 3”是一个高抗稻瘟病、高产的籼型粘稻品种 ,而“三五糯”是一个优质、糯性好的籼型糯稻品种。南丰糯于 1998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育成至今 ,累计种植面积在 7万hm2 以上 ,在广东省内的年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 0 7万hm2 以上 (广东省全年糯稻种植面积在 1万hm2 左右 ,南丰糯占了 70 %以上 )。近年来 ,南方稻区纷纷引种 ,普遍反映良好。本文介绍了南丰糯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1 特征特性1 1 …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抗白背飞虱的资源发掘及其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经过严格的抗性鉴定筛选,发掘出6个白背飞虱抗源材料,即石崖粘、白秆糯、Nabeshi、IR64、Rathu Heenati。 经抗性遗传分析,明确了6个抗源中4个国内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方式。 石崖籼和5006携带单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抗性为显性遗传;白秆糯 和Nabeshi携带单隐性抗白背飞虱基因,抗性为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17.
一、选育经过宁糯605系宁德地区农科所于1989年用矮梅早4号/洲165//RP1674-4032-3193,宁早768多亲本聚合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糯新品种。二、特征特性株高90cm,穗长22.7cm,每穗90~ID0粒,结实率80~85%。叶片挺直,叶色淡绿,后期转色顺调。茎秆较细,分蘖力较强,一般每666.7m’可达25~30万穗,谷粒椭圆,千粒重23~249。宁糯605属感温型早稻中熟种,全生育期118d,“倒种”115d左右。活动积温2702.4~2732.ZC,有效积温1265.2~1265.SC。抗病性经宁德所植保室两年稻瘟病诱发鉴定结果,为抗稻瘟病品种。两年…  相似文献   

18.
郑黑糯2号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03为母本,郑黑糯04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身的优良黑糯玉米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黑亚16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黑亚16号是以高纤、抗病、抗倒、早熟的俄罗斯亚麻品种俄-5为供体,以我所育成的优质、高纤、抗旱品种黑亚7号为受体进行DNA导入,于2000年D4代决选出了亚麻新品系D96021-1。经两年鉴定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均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抗倒等优点。2005年生产试验原茎产量5842.3kg/hm^2,比对照增产11.8%;长麻产量986.6kg/hm^2,比对照增产18.1%;全麻1469.7kg/hm^2、比对照增产18.6%;种子产量405.9kg/hm^2,比对照增产15.8%;长麻率20.6%,比对照高0.9个百分点;全麻率30.8%,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审定品种(组合)(1)中鉴100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优质早税品种。1997、1998两年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440kg,比对照湘早舢13号低2%。生育期106天,比湘早舢13号长1~2天。被评为省三等优质稻品种。经鉴定,中抗白叶枯病,高感猪瘟病。株高80~85cm,施肥抗倒,分秦力较强,每穗粒数80粒.结实率80%,谷长粒型,千粒重24g。苗期耐寒,适宜早播。注意防治猪瘟病、二比螟及稍纵卷叶螟。可在猪瘟病轻的地区推广。(2)湘早抓28号原编号94早810。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研所选育的中熟早舢稻品种。1997、1998两年区试,平均每66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