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叶的成熟度决定了其叶组织的结构,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组织结构烘烤后有较大的差异,为探明不同成熟烟叶在烘烤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对烤烟K236品种的中部初熟、适熟和过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定时取样进行快速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分析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厚度、上表皮细胞宽度、下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宽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细胞间隙、海绵组织厚度和海绵细胞间隙的收缩以过熟烟叶过熟烟叶>适熟烟叶>初熟烟叶;在烟叶干燥收缩过程中以各组织的收缩以过熟烟叶较剧烈,适熟烟叶居中,初熟烟叶较平缓;无论是何种成熟的烟叶的上表皮细胞厚度、上表皮细胞宽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栅栏细胞间隙的收缩率均高于下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宽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海绵细胞间隙。  相似文献   

2.
不同成熟度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为材料,探讨不同成熟度处理对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为红大品种合理成熟采收和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密集烤房内进行烟叶烘烤,在电镜下观察不同成熟度处理烟叶在鲜叶采摘及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38℃、42℃、48℃)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不同成熟度鲜烟叶在细胞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绿体等细胞器与细胞壁的紧贴程度以及细胞间隙的大小不同,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体、细胞核以及相关膜结构变化最为显著,变黄期是烟叶中淀粉和色素类物质降解的主要阶段。在烘烤过程中,与尚熟、过熟相比较,烟叶适熟采收更有利于烟叶中部分糖类物质的转化,使淀粉及色素类物质进一步降解,从而提高烟叶品质。【结论】适熟采收对改善烟叶组织结构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收成熟度是决定烤烟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获得化学成分协调的烤后烟叶,试验比较了尚熟烟叶、成熟烟叶、完熟烟叶不同成熟度烟叶在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①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碱、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而总氮含量的变化较平稳,在烘烤期间变化不太大;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烟碱含量高低排序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大体表现为尚熟烟叶、成熟烟叶、完熟烟叶;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尚熟烟叶要明显高于成熟烟叶、完熟烟叶,而成熟烟叶和完熟烟叶在鲜叶和干叶中总氮含量基本相当,蛋白质含量是成熟烟叶高于完熟烟叶.②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大体表现为“N”形变化走势,烤后的干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鲜叶有大幅增加,不同成熟度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高低排序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大体表现为完熟烟叶、成熟烟叶、尚熟烟叶.③不同成熟度烟叶烤后的干叶钾、氯含量均比鲜叶有所上升,但幅度不大;在烘烤结束时,各成熟度烟叶的钾、氯含量在干叶中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4.
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的烘烤特性。[方法]通过研究中烟103成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水分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其烘烤特性。[结果]中烟103成熟鲜烟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云烟87;烟叶变黄时间接近云烟87;叶肉干燥时间稍长于云烟87。烘烤过程中其变黄阶段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同云烟87相差不大,失水速度慢于云烟87;在定色和干筋阶段,中烟103烟叶失水速度快,叶肉的干燥时间长于云烟87。[结论]为烤烟新品种中烟103的科学烘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氮量的烟叶形态结构与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增加烟叶叶片面积、叶片厚度和细胞质浓度,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随叶位的上升,叶片内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相应变薄,而二级支脉的直径、叶肉组织致密程度、细胞壁的厚度和细胞质的浓度均随之增加。根据不同叶位所处的光照条件、营养条件,提出了16~23叶须欠熟(8~9成熟)收,23叶以上几叶成熟时及时收,30叶左右的几叶应充分成熟后再收的采收标准以及低温低湿慢烘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后熟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烘烤品质的影响,提高上部叶可用性,以正常处理(CK)、12 h后熟处理(H1)、24 h后熟处理(H2)、36 h后熟处理(H3)的上部叶为供试材料,利用透射电镜和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技术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层面分析后熟处理对上部叶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正常处理烟叶相比,后熟处理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褐变速度减缓、褐变程度减轻,烤后烟中上等烟比例提高,H2处理轻度褐变烟叶比例下降34.39%,中度及以上褐变比例下降43.02%,上等烟比例提高17.29%。(2)后熟处理上部叶组织结构较松散,淀粉粒数量降低;H2处理烤后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53.33%和16.33%,H3处理淀粉含量降低5.61%。表明后熟处理上部叶大分子物质大量降解,内在化学成分更协调。(3)后熟处理烟叶脂氧合酶(LOX)活性显著增加,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后熟处理烟叶的成熟度提高,同时减少了烘烤过程中脂质代谢底物的含量,褐变程度降低。(4)糖代谢及脂质代谢关键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后熟处理烟叶中脂质转运蛋白基因1(LTP1)、MYB家族基因48(MYB48)、蜡质...  相似文献   

7.
 以红花大金元(HD)、K326,云烟85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含水率和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定色期和干筋期含水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并且都以过熟烟叶含水率的下降速度较快,欠熟烟叶含水率的下降速度较慢;各品种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变黄期,定色期后降解速率缓慢;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素的降解以过熟叶最快,欠熟叶最慢;云烟85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较快,而红花大金元烟叶的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明显较慢。  相似文献   

8.
烤烟上部烟叶采收与烘烤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烤烟上部烟叶同中部叶相比 ,具有叶片厚 ,干物质积累多 ,组织结构紧密 ,成熟较缓慢等特点。然而 ,目前上部烟叶同中部叶采收一样 ,即成熟一片采一片 ,最后一次采收多数是在烟株上仅留 2~ 3片叶 ,待大部分烟株的烟叶已成熟再采烤。这种作法 ,一方面会使上部叶很难长出优质的完熟叶 ;另一方面易造成采摘成熟度不一致 ,部分叶采生 ,部分叶过熟 ,烤后烟叶易青筋、浮青、挂灰、杂色较重、颜色深、烟碱含量高 ,其质量和可用性差 ,效益低。不但影响了烟叶烘烤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而且影响了烟农的收益和种烟的积极性。因此 ,对上部叶采用恰…  相似文献   

9.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中烟100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及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烟叶组织结构在变黄后期与定色期变幅较大,叶片形态在定色期变幅最大,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组织结构和形态变化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密集烘烤条件下烟叶在定色期失水过快是导致烤后烟叶结构紧密、僵硬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烟叶烘烤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及蛋白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研究烤烟品种K326中、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烘烤的进程,中部叶蛋白酶活性呈缓慢上升→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快速上升→快速下降的双峰曲线;烟叶中蛋白质的含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降解速率呈慢→快→慢→快→慢的曲线;蛋白酶活性的变化与蛋白质降解速率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上部叶蛋白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与中部叶相似。因此,通过适当延长烘烤变黄时间、提高变黄相对湿度可达到降低烤后上部叶蛋白质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氮素形态下烤烟成熟期叶片组织结构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成熟期烟叶的组织结构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烤烟,其叶厚、上表皮、叶肉组织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每个处理在不同的成熟期降幅各不相同.在适熟阶段,NH4 -N50% NO3--N50%处理下的叶片厚薄适应,有利于烘烤和烟叶品质的提高.在不同的成熟期,3个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叶片的叶绿素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叶绿素的含量都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其降幅从定长到初和从适熟到过熟的过程中值较大.这一结果为烟叶生产实现优质适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K326品种,上、中、下3个部位的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初烤烟叶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有利于下部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和中部适熟烟叶、过熟烟叶使用价值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散叶烟箱烘烤的效果,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对比分析了烟夹和散叶烟箱2种装烟方式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色素含量、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烤后烟叶质量。结果表明:散叶烟箱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失水速率低于烟夹烘烤,而叶绿素降解则快于烟夹烘烤;2种装烟方式烘烤过程中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但散叶烟箱烘烤的降解幅度小于烟夹烘烤;散叶烟箱烘烤烟叶PPO活性在42℃结束高于烟夹烘烤,其余温度点均低于烟夹烘烤,而淀粉酶、SOD与POD活性48℃结束之后高于烟夹烘烤;散叶烟箱烘烤烤后烟叶组织致密,油分略显不足,色度较弱。在烟叶烘烤过程中需依据烟叶酶活性变化来调整布局方式,以提高散叶烟箱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K326、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中部烟叶为材料,分析了相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烤烟品种成熟及烘烤过程中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烟叶成熟期和烘烤过程中,不同烤烟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成熟期降解速度均存在很大差异。K326欠熟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但是随着叶片衰老变黄,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快速降低。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欠熟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低于K326,但红花大金元成熟期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幅度明显小于K326和云烟85。因此,红花大金元适熟和过熟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K326和云烟85。烘烤过程中3个烤烟品种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以烘烤温度由25℃升至45℃的变黄期下降幅度最大,并且也呈现K326降解速度最快,红花大金元最慢的变化规律,因此,红花大金元初烤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K326和烟8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烤烟新品种云烟202成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水分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云烟202成熟鲜烟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K326和红花大金元,含水量低于K326,高于红花大金元;在烘烤过程中的变黄阶段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快于K326和红大,烟叶全黄所需时间,接近K326,明显短于红花大金元,失水速度慢于红花大金元,快于K326;在定色和干筋阶段,烟叶失水速度快,叶肉的干燥时间短于K326而长于红花大金元。烟叶表现容易烘烤。  相似文献   

16.
成熟度和定色期湿度与烟叶烘烤物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和定色期不同湿度对烟叶烘烤时的变黄速度、干物质损失率、鲜烟含水率、定色期失水率、干鲜比、单叶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变黄时间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而缩短,且中部>下部>上部;中、上部叶干物质损失率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下、中部叶的干物质损失率随着定色期湿度的增高而减少,鲜烟的含水率整体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烟叶的干鲜比随着部位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下部叶和中部叶的单叶重随着定色期湿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下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9℃、38℃、37℃;中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8℃、38℃、37℃;上部欠熟、成熟、过熟烟叶的最佳定色湿度分别是:38℃、37℃、37℃。  相似文献   

17.
《天津农业科学》2017,(7):66-69
研究不同工艺对烘烤过程中高温逼熟烟叶含碳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高温逼熟烟叶密集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烟区高温环境条件下成熟上部烟叶为材料,明确不同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含碳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密集烘烤变黄和定色阶段拉长烘烤时间和提高湿球温度,烟叶淀粉和可溶性蛋白降解量提高,还原糖和总游离氨基酸积累增加,烤后烟叶质量改善。研究认为,在南方三段式烘烤工艺变黄和定色阶段稳温时间基础上分别拉长10,14 h,并提高湿球温度0.5℃能提高高温逼熟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8.
烤烟成熟叶片结构与叶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烤烟成熟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密度、细胞原生质浓度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成熟叶片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凝聚成丝网状均匀分布;叶肉的空隙(胞间隙)随叶位升高而减小;鲜叶厚度随叶位升高呈凹曲线形变化,而经正常烘烤干燥收缩后,叶厚顺序则为下部<中部<上部。观察还发现,在叶片中部海绵组织中有一种外观卵圆形、内部团丝状的异细胞,其密度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大;某些表皮细胞在叶片成熟过程中解体,成为具有分泌物(粘液)的粘液腔,表皮上还有许多染色重、细胞壁成条带状加厚的细胞。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优化散叶烘烤工艺和提高散叶烘烤质量,以试验专用密集电烤房为设备,研究了湿度(低湿、中湿、高湿)和成熟度(尚熟、成熟、完熟)及其互作对散叶烘烤中烤烟下部烟叶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度和成熟度分别在48h及其后、24~48h对不同处理水分含量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低湿和高湿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表达不利于烤烟烘烤质量的形成,各处理96h色素含量较高,中湿能使氧化还原酶活性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有利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充分降解和转化,各处理96h色素含量较低;鲜烟叶和96h尚熟处理烟叶色素含量较高,成熟和完熟处理含量较低。湿度和成熟度对烘烤中烟叶生理变化影响显著(P<005),而成熟度还影响田间烟叶内含物(色素)量的积累。从色素等生理指标变化看,在成熟至完熟期间采收烘烤较佳。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成熟度因素是烘烤工艺措施(调控湿度)无法弥补的。在不同处理中,中湿成熟和中湿完熟处理更有利于促进散叶烘烤中烟叶生理变化和香气前提物质的转化积累。  相似文献   

20.
一球悬铃木叶结构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一球悬铃木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叶片厚度150μm.一球悬铃木叶表皮及叶脉和叶柄上密被绒毛和星状毛,主脉上下的表皮细胞小且排列紧密;叶肉上、下均有栅栏组织,并且较为发达,海绵组织弱化;叶脉发达;气孔密度大,21.4个/单位面积,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