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液相色谱技术对大米麦芽糖化液和大米饮料中的糖类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米糖化液和大米饮料中均含有葡萄糖、麦芽糖与麦芽三糖,且两种饮料中的3种糖类的比例类似。大米饮料中的3种糖含量较低,并添加了蔗糖作为甜味添加剂。实验表明,使用麦芽作为糖化剂生产大米饮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红景天复合饮料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红景天等材料配制饮料的抗氧化功效成分及抗氧化的活性。试验测定了该饮料及配方原料的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同时也测定了饮料对脂质过氧化消除能力。结果表明,该饮料中含有抗氧化黄酮成分,浓缩液中总黄酮含量为3.13 mg/100 mL,还原力相当于VC(83.29μ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49%,显示该产品具有的抗氧化功效可起到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低糖黄瓜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黄瓜为主料,木糖醇和柠檬酸为辅料加工低糖黄瓜汁饮料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榨汁条件及饮料配方,并探讨了饮料的灭菌条件及其稳定性。最后测定产品的感官性状、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确保达到饮料标准。黄瓜汁饮料的配方为:黄瓜汁40%,木糖醇8%,柠檬酸0.09%,VC0.06%,稳定剂选用0.1%琼脂+0.1%CMC—Na,灭菌条件为90℃下灭菌8min。  相似文献   

4.
以黑番茄为原料,研究生产黑番茄饮料的工艺技术,包括几种稳定剂混合使用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同时采用氧化分析仪测定原料及黑番茄饮料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以20%原汁含量、8%糖、0.15%酸、0.16%复合稳定剂为配方组成,可制得优良的黑番茄饮料产品;并且黑番茄和黑番茄饮料的诱导时间为2.39 h和4.01 h,分别高于各自的对照,表明氧化稳定性较高,黑番茄饮料具有稳定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松仁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仁为主要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均衡、有松仁风味的乳酸菌饮料。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松仁乳酸菌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通过配方筛选的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对成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五味子饮料加工工艺中五味子素含量的变化,并了解五味子饮料加工过程中影响五味子素含量变化的一些因素。以五味子甲素、乙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显示,在100℃,料液比为1:30时,浸提2.5h,五味子甲素、乙素质量浓度较高,分别为0.795,0.291mg/mL。杀菌温度为100℃时,饮料中五味子素质量浓度较先前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采用湿法消解和直接稀释进样电解质饮料,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电解质饮料中的钾钠含量,计算比较这2种处理方法的钾钠含量结果、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直接稀释进样法结果可靠、简便、节省试剂,且无污染。  相似文献   

8.
漆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日渐深入。通过对该领域的众多成果进行整理,对漆酶在作为食品、饮料加工中的添加剂、测定饮料中某些化合物、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类综述,展示了漆酶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乌龙茶饮料综合量化评价法,分析乌龙茶饮料茶多酚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通过选取19种乌龙茶饮料,测定其理化指标,并对香气和滋味进行感官评价,采用加权平均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综合量化分析评价法。以该法评价目前市售乌龙茶饮料,结果表明总体品质良好。乌龙茶饮料茶多酚稳定性随开盖后放置时间延长、储藏温度升高及pH值升高而降低,其抗氧化活性虽与茶多酚含量及pH值存在中度正相关,但线性关系不显著。所建立的综合量化评价法对乌龙茶饮料品质分析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茶多酚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乌龙茶饮料的生产、开发、储运及功能评价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党参枸杞复合饮料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参和枸杞为主要原料,辅以蔗糖、柠檬酸和黄原胶,研制党参枸杞复合饮料。以感官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确定该饮料中不同组分的最佳配比,通过测定该饮料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体外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参数为:40%党参多糖与40%枸杞多糖水溶液体积比1∶2,蔗糖用量6%,柠檬酸用量0.5%,黄原胶用量0.3%(相对多糖混合液的百分比)。在此配方下制得的党参枸杞复合饮料棕黄透亮、色泽均匀,混有党参与枸杞香味,酸甜适中,静置后未有明显沉淀与分层,感官评分达到86.53分。该饮料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3.75%、69.48%和71.55%,说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明列子和新鲜玫瑰花作为生产原料,加入蔗糖、稳定剂、柠檬酸等配料制作悬浮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悬浮饮料的最佳工艺为:选用复合型稳定剂阿拉伯胶与CMC,质量比为2∶3,添加量为0.2%,pH调节至4.0,蔗糖添加量7.5%,明列子添加量0.3%,玫瑰花汁添加量(体积比)35%,该工艺生产的悬浮饮料口感清爽,颗粒均匀饱满,花香浓郁,色泽亮丽。  相似文献   

12.
饮料工艺学是高校食品类专业的主干专业特色课程,是食品工艺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主要分析了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革探讨。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和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饮料工艺学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饮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饮料已经向保健型、营养型、功能型等方面发展。介绍了饮料发展现状和饮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核桃红果乳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核桃、红果为主要原料,添加0.45%的复合稳定剂,15%的红果浆,25%的核桃乳,15%的白砂糖和pH值3.0为最佳配方,产品色泽、风味俱佳,组织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5.
A new definition of inertia,i.e. the momentum is the measuring of inertia of matter, is proposed. The article through and etc., subject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new notion of inertia:The monentum is the measuring of inertia has been demonstrated, and the unsolved contradi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of inetia. And the mass is the measuring of inertia has been revealed.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对石榴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壳聚糖的絮凝作用对壳聚糖在甜石榴汁澄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3g/L、澄清时间为60min、温度为35℃时,甜石榴汁透光率可达85%以上,且通过对壳聚糖处理前后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确定以上工艺参数为甜石榴汁澄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稻瘟病菌杂交后代对水稻致病性的遗传规律,以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将其接种于14个单基因系抗性水稻品种,对杂交后代进行毒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4个杂交后代菌株呈现显著的毒性分离,共出现53种毒性类型,无毒性/毒性分别表现为1∶1、1∶3、3∶1、15∶1。菌株KA3分别对IRBLi-F5、IRBLta-K1、IRBL12-M、IRBLta2-Pi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IRBLa-A、IRBLzt-T、IRBL7-W、IRBLkm-Ts、IRBL20-IR24持有2个无毒基因。64个后代菌株对品种IRBLk-Ka、IRBLz-Fu、IRBL19-M、IRBLb-B、IRBLkp-K60无毒性/毒性也符合1∶3,但2个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对供试水稻品种致病性相同,因此难以判断无毒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与GIS技术,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景观格局指数对布尔津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为:(1)布尔津县以草地、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镶嵌着耕地、水域等景观类型。(2)四个分区(即高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荒漠区)的林地资源组成差异明显,耕地、居民、交通及工矿用地集中分布在丘陵区和平原区(3)从各项指数来看,高山区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平原区是受人文因素最多的区域,景观优势度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差异不大,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但要合理的开发利用;荒漠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通过该研究对布尔津县的土地利用现状作一个了解,为该县乃至整个地区的景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碳水化合物来源。但近年来,香蕉生产受到严重的病虫危害。大多数香蕉栽培品种是三倍体,生长周期长,而且不孕。由于没有种子,给繁殖和育种带来一定的困难。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为香蕉品种的改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香蕉的遗传转化方法有电激法、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等。农杆菌介导法的应用是香蕉品种改良的一个重大突破。香蕉遗传转化的外植体也发展到多种,有原生质体,胚性细胞悬浮系,分生组织,以及横切薄片等。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出现了转化效率更高,重复性更好的香蕉遗传转化技术。如农杆菌和基因枪结合法,离心辅助农杆菌介导法、真空渗透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必将推动香蕉产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