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气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从致灾因子、承灾体方面,研究探讨宣城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绘制宣城市雷电灾害风险综合区划分布图,为宣城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灾情调查、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唐红祥  叶茵 《吉林农业》2013,(3):167-168
文章介绍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地面信息化资料处理程序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对气象资料的转换和统计方法。地面信息化资料处理程序可以提供常用的资料统计,而较为复杂的数据统计需要借助于外部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进行分析和统计,使用这两种软件,基本能满足所有的气象资料统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地面观测系统的快速发展和资料应用需求不断提升,研究改进了地面气象资料统计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国家站、区域站地面资料在线实时统计分析应用,为决策服务、公共服务等提供气象基础信息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4.
汪腊宝  杨仲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20-20221,20238
利用宿州地区闪电定位自动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人工观测记录,分析该地区雷电分布特征,比较人工观测与闪电定位探测的雷暴日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探讨闪电定位资料中可作为雷暴日计算的阈值,从而为利用闪电定位资料来判断和统计雷暴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气象服务逐渐变得越来越准确,而内蒙古自2009年开始筹建第一个能够进行温度以及降雨量的测量的加密地面气象自动站,并且在半年之后投入使用。为能够更好地利用地面气象自动站采集数据,将加密地面气象自动站的优势展现出来,本文对于地面气象自动站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查询功能进行研究,主要对于地面加密气象自动站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查询系统的技术进行讨论。该系统具有数据收集、统计计算、数据共享、数据查询、系统绘制雨量折线图、警报监控等功能,十分自动化,产生的数据具有客观性,投入应用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依托现代气象通信网络系统,采用Client/Server(C/S)体系结构,通过对历史地面气象资料、A0、A6和A文件自动实时解析入库,同时与省局Cmiss系统实时联通,实现气象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从而为气象服务人员提供灵活多样、详细实用的气象资料产品。该系统具有气象信息可视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可对地面气象资料进行动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设计思路、数据整理、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共享等方面介绍了大连地区地面历史气象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实现了历史地面气象资料的在线检索,填补了大连地区缺少本地数据库的空白,为气象业务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使气象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济南地区2000—2016年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雷暴日数观测资料、闪电定位数据等对济南地区雷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归纳分析,总结出济南地区雷电的月季和日季变化特征、雷暴大风主要来向、雷电易发区等雷电天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分析雷电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提出利用雷暴天气规律特征指导农业生产活动、避免或减轻雷暴灾害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1951—2011年泰安市极端天气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1—2011年泰安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概率统计、等值线等方法统计分析该站暴雨、大风、雷电、冰雹、大雾等极端气象灾害性天气的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暴雨平均每年出现3次,年平均大风日数14 d,年平均雷暴日31 d,年平均冰雹日数1 d,年平均大雾20 d。  相似文献   

10.
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切换后系统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包括台站参数设置、地面审核规则库、整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逐日地面数据维护、B文件转A(J)文件、A文件维护、J文件维护、格检审核A文件等内容,以期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详细阐述地面测报软件主辅通道上传数据时间设置以及数据上传不成功的处理方法。自动站采集气温、本站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雨量正点数据如果判断是错误数据,应按先分钟数据替代,然后人工数据替代,最后内插的原则修改,保存形成正确上传文件;台站预审人员应正确进行月报表A文件一般性备注和历史沿革备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山东省雷电资料配合多普勒雷达多种产品(如基本反射率、径向速度、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等)回波图像及自动站、Micaps资料,采用统计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8月26日青岛地区的雷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闪电活动与雷达强度回波及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闪电发生频数较雷达回波强度在时间序列上有一定的超前性;在雷达回波发展的不同阶段,闪电发生的位置与雷达强回波位置大多相同,有时偏离;降水回波辐合区,闪电活动相对频繁,这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过程预警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成雄威  周丽珍  曹峰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57-258,262
从记录处理和质量分析入手,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质量控制方法,以期确保自动站数据的可用性,形成准确、连续、记录处理符合要求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为国家气象气候观测网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钟凯仪 《北京农业》2012,(9):159-160
根据气象业务现状,通过对高空探测的数据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气象测报工作是随气象工程业务需要而进行的,它是气象工程的保证。由于高空资料的获得和积累,高空气象资料在气象工作中尤为重要。它对反映天气的变化趋势,分析高空气候特点、规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气象(候)研究工作及其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新民市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记录月观测数据文件的预审,主要就是要对人工录入的记录进行分析校对,对月观测数据文件进行极值、相关性和逻辑等检查,使得经预审后的资料完整、准确并使得统计结果符合实际,为气象服务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陈红兵  徐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19-15422
移动气象台在防御气象灾害和突发气象事件应急处理方面提供着重要的气象支持,而它往往又是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前或发生时,在建筑物附近或在空旷的地区布置,很容易成为雷击的主要目标,目前,移动气象台防雷尚无规范和标准,因此,加强移动气象台防雷技术及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考虑移动气象台一般是由通信指挥和车载雷达2部分组成,结合其移动和停放时的相对固定特点,从其可能遭受雷击的种类入手,以国家、气象和通信行业现行防雷标准为基础,对移动气象台防雷进行层层设防,综合治理,同时还对防雷安装施工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这些对做好移动气象台的防雷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雷电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建恒  杨仲江  吴孟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20-12723
针对河北省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区位特征,应用河北省电力部门提供的1999~2008年闪电定位资料和河北省30年(1971~2000年)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全省雷电时空分布分析;以气象部门统计的自2000年以来的雷灾资料,并结合民政、统计、保险等部门的雷灾记录,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个方面,研究全省雷电灾害的宏观分布情况,针对几个雷灾多发行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动气象站因安装在野外以及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雷击后造成气象数据的丢失,给天气预报工作带来巨大损失。为了更好的规避雷电造成的损失,从雷电的入侵方式,雷电对自动气象站的破坏力以及如何做好雷电防护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做好当前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民政局、气象灾害大典等收集、整理自1951年至2012年西宁地区干旱、冰雹、大风、洪涝灾害、雷电、低温冻害等所有的气象灾情资料,并以优化的数据格式录入或导入到数据库中,系统实现了气象灾情资料录入、查询、统计、分析及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