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人工观测资料确定雷暴日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宇  孙文龙 《农技服务》2012,29(7):888-889,891
应用2007年人工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针对雷暴日数对2种资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人工观测资料共同确定雷暴日数的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描述雷暴日这一参数。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2007-2013年菏泽地区9个区县人工观测雷暴资料和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的数理统计,重点分析了人工观测雷暴日、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雷暴日特征。结果表明: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获取的雷暴日数远大于人工观测的数据;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雷电日局限于探测方法和设备的灵敏性,而人工观测的雷暴日局限于个人差异和地形影响,均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各地区雷电活动规律;两者综合筛选后的雷暴日能客观真实反映各地雷电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有效反映雷电活动规律的雷暴日及雷击大地密度参数,为雷击风险评估与防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雷暴日反演技术在区域雷击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根据江夏站1961—2012年人工观测雷暴日数据以及2013—2015年闪电定位资料,依据二元法,反演了近3年的雷暴日数据。根据该雷暴日数据和风险评估规范中的相关条款,分析了雷暴日数据在区域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做区域风险评估时,采用雷暴日数据更能科学地反映该区域的雷电发展趋势,短时间内闪电监测资料无法完全取代雷暴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阳信县气象站1971—2010年的人工观测资料,分析雷暴日发生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2006—2013年的闪电定位数据,分析闪电发生的月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统计并绘制出8年平均的地闪密度等值线图。分析雷电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对做好雷暴灾害的防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林  张兵  胡方慧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150-151
该文通过对铜陵市2002—2012年人工雷暴观测数据和LD-LL型闪电定位仪监测的地闪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探讨了利用人工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仪监测的地闪数据共同确定雷暴日及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的方法,为铜陵市雷电防御和雷电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了解合肥市雷暴活动的特征,对合肥市防雷减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方法]根据合肥地区1981~2010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与2010~2013年闪电定位仪资料,用统计方法对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合肥市雷暴分布规律。[结果]合肥市年均雷暴日空间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年变化分布极度不均;雷暴日数有明显的季、月变化,夏季为雷暴高发期,雷暴日月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7月;合肥市总闪和负闪的年变化呈典型的单峰分布特征,闪电的高发期集中在7~8月,其中8月最为突出;各月闪电最大强度跨度范围较大,其中7月份最为突出;12:00~21:00时属于强闪电高发时段;分析两种资料得出的分布规律有所差异的原因,常规雷暴观测资料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及闪电定位仪资料误判,对观测数据质量带来很大影响。[结论]此闪电定位仪需要结合长期人工观测资料对其探测效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济南地区2000—2016年的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雷暴日数观测资料、闪电定位数据等对济南地区雷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归纳分析,总结出济南地区雷电的月季和日季变化特征、雷暴大风主要来向、雷电易发区等雷电天气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分析雷电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提出利用雷暴天气规律特征指导农业生产活动、避免或减轻雷暴灾害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选择使用雷电资料,依据重庆市12个国家基准气候站雷暴人工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系统(LLS)的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两者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发现行政区域面积与雷电日和雷暴日的比值具有强相关性,距观测站11~13 km范围内雷电日、雷暴日数据无显著差异,总体上雷暴日反映了距观测站点10~15 km范围内的雷电活动情况,据此提出了评估雷电活动的雷电资料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在雷电资料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参考相关文献,明确了雷暴、雷电、闪电的定义、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时间记录方式,并找出了地面雷暴、闪电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定义的“雷暴日”的实质性差异并给出区分这种差异的方法。最后建议地面雷暴、闪电观测资料和闪电定位资料应互为补充;同时,在防雷工程设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防雷减灾工作中应优先使用地闪监测网监测的地闪密度。  相似文献   

10.
雷击风险评估是灾害评估的一个分支,是防雷减灾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雷击风险评估中描述致灾环境的参数是年平均雷击大地密度,它由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计算得到。主要介绍了用ADTD系统记录的闪电定位数据代替计算的优点和具体方法,以及用闪电定位数据归纳闪电活动规律再结合建筑物的特殊使用性质优化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