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玄武岩发育而成酸性粘土、龙舌兰麻H.11648幼苗为试材,以施用充足化肥为对照,施用有机肥、碱性物质(碳酸钙、白云石粉)作为其他处理,测量各处理对龙舌兰麻H.11648幼苗株高、叶宽、叶片数影响,为龙舌兰麻H.11648合理施用有机肥和碱性物质提供依据。结果如下: 1、用碱性物质碳酸钙或白云石粉调节的土壤pH值6.0、6.5处理的龙舌兰麻H.11648幼苗株高、叶宽、叶片数增长率与对照(pH5.5)没有显著差异,龙舌兰麻H.11648幼苗在玄武岩发育土壤上生长酸害阈值为pH值5.5;2、有机肥处理对龙舌兰麻H.11648幼苗株高、叶片数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但4%、8%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叶宽(增长率分别比对照提高62.7%、76.7%),有机肥显著促进了龙舌兰麻H.11648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
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搜集、引进了龙舌兰麻4个属的品种(亚种)25个、国内选育的龙舌兰麻杂交种和辐射种14个以及待查学名的引进行品种18份,建立起了集品种保留和繁育、选育种与品比试验以及种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方龙舌兰麻种质资源圃;提出了龙舌兰麻种质资源的基因选育种、园艺品种开发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1剑麻 龙舌兰麻杂种11648 该品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纤维质地粗硬。品种特点是:产量高,单株整个周期产叶可达600片左右;纤维质量好,洁白、拉力强;抗寒力较强,但抗病力差,极易感染斑马纹病;植株寿命长,一般在13年左右。该品种是目前我国剑麻主栽品种,占商品纤维麻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4.
龙舌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龙舌兰科植物共有21个属约670个种[1]。分布美洲、非洲、亚洲、太平洋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一些岛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以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尤以两国交界处的索诺拉(sonora)荒漠种类最多。龙舌兰麻类是龙舌兰科所属植物的统称。龙兰麻种类繁多,用途多种多样,有抽取纤维的、提糖酿酒的、药用的、绚丽观赏的……。生境千差万别,从海平线至海拔2100~2400米的高山顶上都有分布[1]。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差别很大。棱叶龙舌兰麻(Agavepotatorum),植株非常矮小,叶片少而小,最长的叶片也不到30厘米;而暗绿龙舌兰麻(Agaveatr…  相似文献   

5.
剑麻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的热带植物硬质纤维作物,学名为Agave sisalana Perrine,该作物起源于南美洲、墨西哥、美国南海岸和加勒比海岸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剑麻是世界第6大纤维作物,其纤维产量占世界植物纤维总产量的2%(植物纤维占世界纤维总产量的65%),其纤维产量占世界硬质纤维产量的2/3.剑麻主产国为巴西、坦桑尼亚、墨西哥、肯尼亚、哥伦比亚、中国、马达加斯加、古巴、海地和尼加拉瓜等.剑麻纤维主要用于制作绳索、布料、麻袋、地毯,也用于室内装潢业等.  相似文献   

6.
H·11648麻在广西适应性研究刘明举,崔明显(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1)前言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AgayeHybridNo·11648,简体为H·11648麻)是一种热带天然硬质纤维作物,拉力强、耐海水,是军需民用的一种重要物资...  相似文献   

7.
龙舌兰麻 H.11648体内钾、镁含量较高,对钾、镁的要求也较高。而我国植麻区土壤则多数钾、镁营养元素不足,有些麻田出现了缺钾、缺镁症状,从而影响了龙舌兰麻 H.11648产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探讨龙舌兰麻 H.11648对钾镁硫肥的肥效。同时,考虑到龙舌兰麻 H·11648是喜钙作物,因而在试验中附加了一个施石粉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垦系统剑麻生产,几十年来经历了种植番麻,普通剑麻,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Agave hybrid NO·11648。简称H·11648麻)三个品种的更换发展阶段,面积由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经营由亏变盈。剑麻科研、引种、试种、推广、加工和综合利用一条龙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取  相似文献   

9.
龙舌兰(/lgaye啪riCO//,0Linn.)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又称龙舌掌、番麻。叶片有金黄色边缘的习称金边龙舌兰。原产于墨西哥,我国南方地区可露天栽培,属叶类观赏植物。其叶内含有甾体皂苷元,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来源之一。据有关实验表明,龙舌兰可有效消除房间70%左右的苯、50%左右的甲醛和25%的三氯乙烯,因此是新居净化空气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10.
1剑麻纤维产销情况1.1剑麻纤维产量剑麻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热带麻类作物,主产国有巴西、坦桑尼亚、肯尼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  相似文献   

11.
剑麻原产墨西哥,是一种龙舌兰科龙舌兰属的叶纤维作物.叶片像剑一样。近几年.剑麻的价格日益攀开,从3400元/t涨到4400元/t,足足涨了1000元。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冬季最低温度通常在-8℃以上。龙舌兰科的多数多肉植物,除了丝兰属一些品种外,在室外尚未引种种植,为了丰富南京地区绿化品种,从美洲引进龙舌兰属一些观赏效果好的品种,经过筛选,选择了龙舌兰属3种多肉植物:金边龙舌兰[1](Agave americana var.marginata),蓝龙舌兰(Agave tequilana Weber.var.),水晶宫(Agave attenuta Salrm-Dyck)进  相似文献   

13.
金边龙舌兰(Folium Agaves America nae)又名金边莲、龙舌兰、金边假菠萝,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的沙漠地带,喜温暖及光线充足的环境,耐旱性极强。其叶剑形,肉质状,有锯齿,叶片两侧呈黄色宽条纹,叶面宽大,极其美丽。花茎有多数横纹,花黄绿色,肉质,花期夏季。各地在夏季多作花坛用,为大型观叶盆花。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金边龙舌兰的繁殖以分株为宜,繁殖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通过组织培养途径,加快金边龙舌兰的繁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尚未见金边龙舌兰组织培养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剑麻一直受到“红蜘蛛”为害。受害的麻片叶面叶背出现大小不一的斑点,类似柑橙溃疡病,严重影响剑麻生长和纤维质量。但在麻片上却很难找到红蜘蛛虫体,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杀菌药物防治,旨在指导剑麻大田生产。1药剂品种与施药方法地点在广西农垦国有龙北农场,品种为龙舌兰麻H.11648。77%可杀得粉剂1000倍液,(15mg兑水15kg);75%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15ml兑水15kg);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30mg兑水15kg);对照区,不喷药。共4个处理区,3个重复(3个区组),共有12个处理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92.5m2,有剑麻130株。按各处理设计药物浓度,于20…  相似文献   

15.
秦成 《农业与技术》2013,(11):214-215
剑麻,是一种常见的龙舌兰属植物,它是多年生叶纤维作物,也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可广泛应用于渔航、工矿、运输等所需的各种规格绳索,同时剑麻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篇文章主要对于剑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展开研究探讨,进一步了解认识到剑麻高产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龙舌兰麻种类多,生境差异很大,在原产地它们处于野生状态。自从人们发现它的利用价值以后,才开始栽培驯化,国外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开始进行大量的有性杂交育种工作。在资源丰富,生态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通过有性杂交,获得了大批的杂交组合,经过二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一个具有丰产性的龙舌兰麻杂交种第11648号(Agave hybrid No.11648,以下简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下4个剑麻品种的SOD、POD、CAT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处理4个不同抗寒性剑麻品种(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肯3〉皮带麻)并测定SOD、POD和CA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SOD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皮带麻SOD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低温处理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POD含量出现上升趋势,而皮带麻POD含量几乎为零。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CAT含量均连续下降,但皮带麻几乎为零。从植物的保护酶与植物的抗寒关系可以看出,低温胁迫后,较抗寒品种保护酶活性均升高,从而起保护作用,而抗寒较差的皮带麻保护酶活性则相对降低。同时表明在测定剑麻的抗寒性上,保护酶系统可以作为剑麻寒害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旺茂农场从1973年起引种龙舌兰麻杂种11648(以下简称剑麻),由于种种原因,1986年以前,剑麻生产长期处于低产、亏损的局面。1986年起开始盈利,并逐年有了较大的发展。1991年与1986年相比,总产由561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实验室和工厂进行猪皮酶法脱毛的试验,结果表明,“东一号”剑麻蛋白酶对猪皮脱毛效果好,皮革成品质量高,为龙舌兰麻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西国营红山农场在橡胶遭受大寒害后转产种植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简称H·11648麻;俗称剑麻,下同)。1978年种植1068亩,1979年1112亩,1980年10亩,累计2190亩。1981年在三类麻中淘汰了190亩,保留2000亩。1980年投产584亩,1981年已全部投产。由于过去种植基础差、栽培管理水平低、产量低、亏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