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闽南山地开展巨桉无性系中试,并以尾巨桉DH32-29为对照,通过对参试无性系的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形质性状和木材密度的调查测定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无性系在闽南山地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干型良好、材性优良。其中综合性状表现相对较好的无性系有巨桉A3、A6和A4,3.5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15.56~17.12m、14.52~16.71cm和0.1315~0.1905m3,年均树高、胸径分别达4.45~4.89m和4.15~4.77cm,其速生性超过或与DH32-29相当,且材性优良,作为大径材培育比DH32-29更有优势。可以认为这3个无性系为速生、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材质优的无性系,适合在闽南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廖维建  吕曼芳  李付伸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428-9429,9431
[目的]探究最佳桉树无性系,为桂中地区桉树造林品系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以东门林场5个DH系列尾巨桉为材料进行造林对比,研究选出桂中地区最佳栽培桉树无性系.[结果]造林初期DH32-26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最好,造林9个月分别达到3.2m、2.7 cm;主伐前树高以DH32-27无性系最好(18.8 m),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以DH32-29最大,分别为13.4 cm、0.117 9 m3、171.0 m3/hm2;DH32-29无性系利润最高达55 492.6元/hm2.[结论]综合5个尾巨桉无性系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依次为DH32-29、DH32-28、DH32-27、DH32-26、DH32-34.  相似文献   

3.
在闽南山地开展A4、A5、ZL15等7个新无性系造林试验,通过近3 a来对参试无性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观测,结果表明:A4、ZL15、DH32-29和A5速生性、适应性、抗逆性均较强,1 a生平均树高、胸径可达4.8-5.1m和4.4-5.7 cm,32个月生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可分别达12.0m、11.0 cm和0.06m^3以上,适合在闽南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桉树无性系造林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个桉树无性系3年生林分生长量测定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无性系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DH32-29、DH32-28的胸径分别为9.81 cm和9.76 cm、树高分别为13.50 m和13.75 m,处于本试验无性系中较高水平.DH32-29、DH32-28单位面积蓄积量比其他无性系高55.5%~56.6%.因而,在类似港北区奇石乡兴中村的地理环境、气候及立地条件的地区种植桉树,选择DH32-29和DH32-28能获取较高的木材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周顺得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65-166,206
桉树是闽南丘陵山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几年来营造的桉树无性系以巨尾桉和尾巨按为主,桉树品种较为单一,对桉树可持续经营不利。为此,在云霄县开展了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栽培选择试验。研究表明,参试的lO个桉树无性系中,广3、M1、T5、ZL11、T4和ZL9等6个无性系造林保存率高,达80%以上,而受风害比较轻微;这6个无性系生长较快,年高生长量4m,年胸径生长量4cm。初步认为这6个无性系为闽南山地优良的桉树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风口干旱沙地,选用木麻黄惠安1#和澳C38两种无性系容器苗为种植材料,采取挖大穴整地、下客土、雨天行状造林,并设立风障,木麻黄造林保存率可达80%以上,年高生长量超过50cm,而且受风害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7.
陈青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33-133,174
为丰富惠安县沿海沙地木麻黄造林品种,在前沿地段木麻黄老林带采伐迹地上进行了惠28#、惠65#、惠12#、惠45#、惠95#、惠88#、惠19#、惠76#8个木麻黄无性系造林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惠12#、惠45#和惠88v3个无性系生长量在参试的无性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3a生时保存率达95.0%~100%,树高为5.7~8.5m,胸径为5.5~7.7cm;惠12#、惠45#和惠88#3个无性系受台风危害较小,风倒和风折木只占6.3%~10.2%,而参试的其它无性系风倒和风折木占12.1%-20.8%。木麻黄无性系惠12#、惠45#和惠88#具有较高的生长量和抗风能力。  相似文献   

8.
山地木麻黄种源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福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种质资源,丰富木麻黄品种,从澳大利亚引进21个山地木麻黄种源并开展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山地木麻黄的15#、9#、19#、5#和23#种源适应能力较强且速生优质,这些种源可通过家系和单株选择,结合无性繁殖的途径,应用于沿海沙地特别是后沿地段造林。  相似文献   

9.
木麻黄抗青枯病无性系龙7-18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对34个木麻黄优树家系17年生的子代测定林进行选优,筛选出优良单株46株,其中无性系龙7-18在水培无性繁殖出根率、抗青枯病能力和收集圃生长量等指标均表现最好。研究了木麻黄抗青枯病无性系龙7-18在平潭4 a的造林试验结果,该无性系表现出良好的抗逆特性和生长特性,4年生保存率高达87.8%,树高和胸径生长平均值是目前使用无性系(对照)的1.11和1.10倍。木麻黄无性系龙7-18可以作为抗病优良品系在平潭县沿海沙地造林。  相似文献   

10.
施成坤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40-141
针对闽南沿海地区大面积发展桉树纯林引起地力下降、病虫害及水分过度丧失等问题,在闽南海岛东山县丘陵山地进行了桉树与木麻黄带状混交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与木麻黄混交能提高桉树生长量,丰富林下植被,形成较为稳定的复层林,而且混交林土壤的持水能力、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建议在闽南地区推广营造桉树木麻黄带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尾巨桉DH32-29无性系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良桉树无性系,本文通过对尾巨桉DH32-29无性系林多年的测定,利用Logistic模型对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进行拟合,确定3个性状的Logistic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速生期,为该无性系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等抚育措施及确定其合理的采伐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桉树大径材无性系中期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在广西山口地区适合桉树大径材培育的优良无性系,探索桉树大径材无性系良种中期选择的可行性和培育潜力。[方法]调查与大径材培育密切相关的20个5.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主要性状,运用方差与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无性系间性状的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生长量最优的是DH32-28,其单株材积达0.1262m3,是平均值的131.0%,是最差无性系的198.5%。材质最优的是TH9211-LH5,其木材基本密度与弹性模量分别达0.48g/cm3、6.166GPa,是平均值的116.4%、130.5%,最小值的130.6%、179.5%。应用指数选择法选出各性状指标均优良的5个无性系,分别是DH184-1、DH167-2、DH32-28、DH33-9和DH32-26。[结论]以生产指标、形质指标、材性指标可以选择出适宜做桉树大径材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木麻黄无性系对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和后沿造林研究,结果表明:以木麻黄粤501、粤601、粤701、惠1#等无性系为造林材料对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其生长快、形质优良和防护功能强;木麻黄无性系混系造林其生长量随海岸距离增大而增大且生长快于本地实生苗。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鉴别和判定造林过程中无性系同一性,以24种常用的桉树无性系作为研究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相应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利用引物S1001、S1009、S1065、S1076、S1156均能较好地鉴别试验材料,可作为这些常用无性系鉴定的理想分子标记引物.聚类分析显示U158与其他桉树无性系亲缘关系较远,其次是DH145和DH178,而DH33-27与DH32-22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吴炳其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42-143,165
根据闽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2代更新生产力下降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营造林措施和树种混交研究木麻黄2代更新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2代更新造林采用客土伴磷肥的造林措施,与不放客土磷肥相比,木麻黄造林保存率增加了15.93%,林分平均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提高了46.74%、38.09%、160.38%和201.84%,林分郁闭成林早,防护功能强;木麻黄更新选用木麻黄无性系601与相思或桉树混交,能促进木麻黄快速生长且林地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加福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种质资源,丰富木麻黄品种,从澳大利亚引进21个山地木麻黄种源并开展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山地木麻黄的15^#、9^#、19^#、5^#和23^#种源适应能力较强且速生优质,这些种源可通过家系和单株选择,结合无性繁殖的途径,应用于沿海沙地特别是后沿地段造林。  相似文献   

17.
潘自宝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49-50,104
平潭国有防护林场选择引进台湾、广东以及福建等地9个具有抗性的木麻黄无性系,并以平潭2号为试验对照进行造林抗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台山、龙7-18和粤抗702等3个木麻黄无性系遭受星天牛等害虫的危害最轻,其死亡与折倒两项指标平均每个无性系仅为3%,被害率很低,抗虫效能特别突出;与其他7个木麻黄无性系在被蛀干害虫危害死亡、危害折倒、危害后仍生长以及树高、胸径等5个重要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因此,这3个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可以在平潭综合试验区及福建省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建设中推广应用,而其他7个木麻黄无性系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木麻黄无性系与实生苗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的木麻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现优异,6年生时,参试无性系的胸径较实生苗提高48%以上,树高提高80%以上,保存率高于实生苗14.8%~36.4%;最优的无性系是P10-33,其次是A13。  相似文献   

19.
木麻黄造林措施和混交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瑾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3-184
针对当前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困难的现状,开展不同营林措施对木麻黄造林的影响,以及不同树种混交更新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二代更新采用挖大穴整地、下客土伴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林分短期内郁闭成林,防护功能早发挥,木麻黄采伐迹地更新选用木麻黄与相思或桉树混交,能促进木麻黄快速生长且林地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在河南省原阳县黄河滩沙地,对13个楸叶泡桐无性系和对照(CK)无性系嫁接苗的高、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无性系嫁接苗的基部断面积(S0)和高(H)生长过程均可用Richards方程准确描述。其生长曲线的渐近值、反映生长函数类型的、调节生长时间3个拟合参数和求解出的生长时间参数、生长速度参数、生长量参数,在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综合不同无性系间S0和H二指标各参数的差异性分析结果,CHB03楸系的各参数除了H生长速度参数显著低于CK外,其生长量参数和S0生长速度参数均与CK无显著差异,而其生长时间参数显著优于CK(S0的速生期和生长期,分别长12 d和24 d;H生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分别长14 d和29 d);CHB02和CSD03楸系具有S0生长量和生长速度较高的特点。3选择17个生长和质量参数对参试无性系进行系统聚类,将13个楸系分为4类。其中第1类的CHB03楸系,S0和H生长量分别达17.19 cm2、420.58 cm,具有速生期和生长期长、S0生长速度高、生长量大、高径比和削度适中的特点,为速生类楸系,可作为苗期优良无性系;第2类的CHB02、CSD03和CSD06三个楸系,S0和H生长量分别达13.97 cm2、348.10 cm,具有速生期和生长期较长、S0生长速度和生长量较大、高径比低的特点,为较速生类,可作为备选的苗期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