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病原微生物、营养、代谢、内分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了进一步探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规律性及相关因素,本研究以大型规模化奶牛场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奶牛胎衣不下、产犊季节、胎次及产奶量与子宫内膜炎感染率的相关性,依据相关性及规律性提前做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工作。尽量降低子宫内膜炎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复合溶菌酶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不孕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为子宫黏膜的慢性炎症。随着牛群产奶量逐年提高,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往往造成奶牛屡配不孕。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抗菌素、防腐消毒液子宫内灌注,但疗程长,洗宫次数增多,治愈时间延长;此外,大剂量抗菌素药液频繁冲洗还会造成牛奶中抗菌素残留量大大超标,按“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得作为商品牛奶出售,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疾病对奶牛繁殖的产奶量影响巨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美国因奶牛不孕症每年损失高达3.7亿美元;荷兰奶牛不孕病占适龄母牛的20%,英国报道子宫内膜炎造成奶牛不孕约占85%以上。国内奶牛子宫疾病也是严重的,东北地区奶牛场慢性子宫内膜炎占奶牛病的25%~38%;据有关资料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科慢性、脓性、常发性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症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牛群扩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内膜炎除造成奶牛不孕外,还影响产奶量,增加饲养成本,提高淘汰率,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5.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后,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给奶牛业发展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该病也是导致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炎是指在奶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黏膜发炎,是适繁奶牛所患的一种常见病,据报道,每年美国因奶牛不孕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英国报道在不孕牛中本病约占95%。奶牛发生子宫内膜炎不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繁育性能和产奶量,严重者可因丧失经济价值而被淘汰,还可以引发其他的疾病,给养殖户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本文就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炎是指在奶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发炎,是适繁奶牛所患的一种常见病,它通常是子宫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由于炎症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分娩时消毒不严、阴道感染、难产、子宫内恶露滞留、胎衣不下、死胎、阴道及子宫脱出等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诱因。子宫内膜炎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而且抗生素治疗期间造成牛奶废弃,从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普遍发生的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使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升高、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子宫内微生态的改变与奶牛子宫的健康状态有关,文章对奶牛产后子宫内微生物的组成和有关致病菌的致病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不孕不仅影响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 ,也直接影响奶牛业发展。奶牛不孕的病因很多 ,其中以子宫内膜炎最为多见。1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1 1 难产 奶牛在生产时由于胎儿体形过大或胎位不正而出现难产 ,在助产过程中容易对子宫内膜造成伤害 ,继而产后患子宫内膜炎。1 2 胎衣不下 由于母牛妊娠期运动不足或者羊水过多、胎儿过大 ,也有临床时热应激反应造成胎衣不下。如果剥离时间过晚 (超过 12h)造成胎衣腐败或者进行手术剥离胎衣时动作过大、过猛伤及子宫而引起子宫内膜炎。1 3 助产感染 助产时后躯或助产器械没有充分消毒致使子宫感染引…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普遍发生的一种子宫炎症,它的发生使奶牛的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给养牛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临床上以中西结合为主,灌注为辅的治疗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可引起奶牛不孕,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前者是产后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多有全身症状;后者多为缺乏全身症状的局部感染,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病牛不仅产奶量下降,还会因繁殖能力丧失而被淘汰。试验根据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组成复方药物并测定了该药物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同时还进行了炎症模型试验,旨在为今后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原创性新兽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繁殖障碍疾病,是引起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形成受阻或影响胚胎着床,导致流产,从而延长了产犊间隔,影响泌乳并降低产奶量,最终使奶牛淘汰率增加。由此可见,若不及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奶牛繁殖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奶牛繁殖和产奶量,而且增加饲料消耗和治疗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在生育力扰乱的奶牛中有60%—70%是由于产后子宫感染所引起。为了分析其发病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笔者于1986—1990年先后对沙湾县、145团、昌吉州、142团、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的一些奶牛场和个体户的1654头适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致使奶牛产后配种时间拖延、延长产犊间隔、降低产奶量,延误治疗,可造成终身不孕。在治疗上,单纯依赖抗菌素或激素治疗对于不同生理状态(卵巢状态)的奶牛,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奶牛产后慢性子宫内膜炎按照卵巢所处生理状态可大体分为2种:具有卵巢周期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带持久黄体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现将笔者在治疗实践中对上述2种子宫内膜炎的区别诊治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在产后普遍发生的子宫内膜的炎症,它继续发展就成为子宫炎和化脓性子宫炎,临床上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炎常混合发生。该病对繁殖的影响依据炎症的程度、子宫内膜损伤恢复需要的时间、子宫内膜腺体的损伤、输卵管环境的改变不同而不同。子宫内膜炎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Bartlett估计在每个感染牛的泌乳期花费为106美元。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占疾病性不孕症的60%以上,可引起子宫粘膜受损.上皮组织发炎,子宫内环境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发情周期不正常,或发情周期正常、排卵正常,但受精卵也不能着床受孕,导致屡配不孕,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和产奶量.严重者可使奶牛过早淘汰,给饲养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而胚胎收集技术是牛胚胎移植的关键操作步骤之一,它不仅用于牛胚胎移植,提高母牛繁殖效能,而且也可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和抗生素治疗期间牛奶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子宫内膜炎往往会导致不孕,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难孕牛的17%以上。由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饲养业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一般发病率为20%~35%,子宫内膜炎在奶牛产后最为常见,且多集中在产后2周内。在产后早期阶段,有多达93%的奶牛发生不同程度的子宫内细菌感染,然而多数感染会被自动清除,至产后60天左右感染率将会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炎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发情与妊娠,降低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1].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等.奶牛患病时,受精和胚胎发育受影响,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我国成年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平均为18%以上,占成年母牛不孕的68%左右[2].该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育性能和产奶量,还可引发乳房炎等其他疾病,重症者可因丧失经济价值而被淘汰,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