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木蛾(OditesissikiiTakahashi)又称五点木蛾、樱桃堆砂蛀蛾,幼虫俗称卷边虫。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桃、李、樱桃、梅、葡萄、栀子及榆、柳等多种果树和林木。初孵幼虫在寄主叶片的正面或背面为害造成一字形隧道,幼虫藏于其中,取食两端的叶组织;二、三龄幼虫在叶缘卷边,虫体藏于其中,食害卷边两端,造成叶片残缺不全,甚至脱落。长期以来,梅木蛾是果树的次要害虫,发生为害一直较轻。2000年以来,梅木蛾在陕西省局部地区连年大发生,延安市部分苹果等果园发生十分严重。受害严重的果园,造成夏、秋季叶片大量被食,甚至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果品的产…  相似文献   

2.
黄建军 《植物医生》2002,15(1):21-21
玉屏县新建梨园发生的病虫害 ,主要有梨茎蜂、梨网蝽、梨蓑蛾(避债蛾)、梨锈病等 ,给林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现将发生危害症状与综合防治要点简介如下 ,供参考。1发生特点与症状1.1梨茎蜂JanuspiriOkamotoetMu ramatsu,属膜翅目、茎蜂科 ,是梨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玉屏县1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基部越冬。第2年3月化蛹 ,4月中旬羽化。成虫在新梢上产卵危害 ,以产卵管从新梢上端3个叶片下环向几次锯入 ,使锯口上部嫩叶萎蔫 ,随即插入锯口下约5mm处组织里产卵 ,每产1粒 ,嫩梢处留一小…  相似文献   

3.
武汉地区梨瘿蚊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梨瘿蚊(DiplosisSP.)属双翅目瘿蚊科,俗称“梨芽蛆”。国内分布于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省。仅为害梨,长江流域高温高湿,适宜其生长发育,发生程度重,武汉地区梨瘿蚊已成为梨园主要虫害。现报道如下。1 为害特点以幼虫为害梨芽、叶,幼虫在未展开的嫩叶边缘刮吸汁液,使叶面皱缩、畸形,成肿瘤状,叶缘正面相对纵卷。为害轻的幼叶长大后边缘不开展,凹凸不平,卷曲叶缘发黑皱缩;为害重的幼叶完全不开展,成筒状,变黑枯死而脱落。一片叶中常有几个至20多个幼虫为害。武汉地区春梢为害盛期为4月上中旬,夏梢为5月中旬,秋梢为9月初,以夏梢叶…  相似文献   

4.
菜蛾又名小菜蛾,俗名小青虫、扭腰虫、吊死鬼等,主要为害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初龄幼虫潜叶为害,在叶片上下表皮之间潜食叶肉,造成细小隧道.2龄幼虫除吃叶肉外,叶片下表皮也被吃掉,只剩上表皮.较大的幼虫则把叶片吃成孔洞.幼虫尤其喜食嫩叶,所以菜心部位受害最重,严重时难以包心,有时畸形生长.在留种菜上,为害嫩茎、幼荚和籽粒,影响结实.为了有效防治菜蛾的为害,笔者现介绍菜蛾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桃潜叶蛾可为害桃、杏、李、樱桃、苹果、梨等果树的叶片,近年来在郓城县果园为害日渐严重。发生严重的果园,落叶达70%以上,严重影响桃的产量和质量。介绍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生活习性,总结绿色防治技术,以便更好地防治桃潜叶蛾。  相似文献   

6.
椰子木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是近年入侵中国的有害生物,严重为害多种棕榈科植物。为了确定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2015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海南省儋州市对椰子树上的椰子木蛾幼虫进行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对椰子木蛾幼虫在椰子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对聚集均数(λ)进行检验,分析幼虫聚集的原因。结果表明:椰子木蛾的幼虫主要在椰子树的中下部叶片为害,有87.17%的幼虫分布在第3层、第4层和第5层叶片上,其中第4层叶片上幼虫数最多,平均每片大叶上有幼虫(22±7.42)头,占总数的42.62%;椰子木蛾的幼虫在椰子树上呈聚集分布,理论分布型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是由某些环境作用引起的。根据Iwao的回归关系,确定椰子木蛾幼虫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及序贯抽样公式,建立不同密度下的理论和序贯抽样数表。椰子木蛾幼虫主要分布椰子树中下部叶片上并呈聚集分布,本研究为该虫害的准确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魏建华  马谷芳 《植物保护》1964,2(5):231-233
梨潜皮蛾(Acrocercops astaurota Mey.)是一种检疫对象,又叫苹果潜皮蛾、串皮虫,属鳞翅目细蛾科。据文献记载国外分布有朝鲜、日本和印度,我国也有部分地区发生。被害寄主有苹果、梨、海棠、沙果、秋子、山定子、木瓜、榅桲等共25种,其中以苹果、梨被害最重。文献记载还能为害柳、栎、板栗、胡桃等,但据作者调查为害柳、胡桃等枝条的不是梨潜皮蛾,迄今为止还未发现该虫为害蔷薇科以外的植物。 该虫以幼虫在寄主枝条或梨果表皮下蛀食,初期出现弯曲线状隧道(图1),后期隧道汇合,表皮剥离翘起(图2),  相似文献   

8.
<正>刺蛾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茶树刺蛾主要有扁刺蛾、绿刺蛾和黄刺蛾等,对茶叶造成一定的为害,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1发生与为害1.1扁刺蛾扁刺蛾以幼虫取食叶片,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桑、苹果、柑桔、蓖麻、豆类等多种植物。1.1.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8mm,翅展26~35mm,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在新疆和田县桃园和核桃园间的转移为害和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以期确定核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间, 同时在桃园和核桃园设立监测点, 通过对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核桃园间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在核桃园内产卵情况和蛀果率调查, 明确了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核桃园间的转移规律。研究发现梨小食心虫在和田县桃园1年发生5代, 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出现, 各代高峰期分别在4月上旬、5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 以第1代和第2代发生为害严重, 具有世代重叠现象。梨小食心虫在核桃园1年发生2代, 成虫产卵于核桃果实和叶片, 主要以幼虫为害果实。于6月下旬开始从桃园向核桃园转移, 8月下旬又从核桃园转移至桃园, 具有明显的寄主转移规律。7月初为核桃园内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10.
金纹细蛾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ringoniellaMatsumura)属鳞翅目,细蛾科。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的辽、冀、豫、鲁、晋、陕、甘、川、黑、皖、苏等苹果栽植省。主要寄主要是苹果,其次是海棠、沙果、梨、桃、樱桃、李、槟子等(杨兴兰等,1987)。以幼虫潜食为害寄主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虫斑,减少叶片光合作用面积。发生严重时,一张叶片上有十几个虫斑,导致果树提前落叶,果实生长受阻或脱落,还可能出现二次开花,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结果。我国自1870年前后引入西洋苹果,开始有金纹细蛾出现,但为害轻(章宗江,1991)。20世纪80年代末,该虫在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陕西关中酥梨产区梨茎蜂的发生规律,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9年-2021年,通过田间定期取样结合黄色粘虫板监测,系统调查了梨茎蜂生活史和成虫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梨茎蜂在陕西关中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梨树被害枝条内越冬。春季梨芽萌动时,梨茎蜂越冬幼虫开始化蛹,3月中旬成虫陆续羽化出枝,3月中下旬达到高峰,雌蜂造成的折梢高峰期紧随成虫发生高峰期;4月下旬幼虫为害枝梢髓部,8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枝条内越冬。黄色粘虫板不仅诱杀梨茎蜂成虫,同时也诱杀蜜蜂、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有益昆虫。因此,应抓住梨茎蜂出枝盛期诱杀防治,一旦成虫数量大幅降低,及时解除黄板。  相似文献   

12.
孙发仁 《植物保护学报》1984,11(4):274-274,282
桑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属鳞翅目刺蛾科。其幼虫为害栗、柿、核桃、梨、白杨和石榴等多种植物的叶。1982年秋,在泰安市下港公社上港和黄前一带发现桑褐刺蛾幼虫自然患病死亡,野外自然感病率高达70%以上。经分离鉴定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所致。本文着重报道该株病毒的分离和形态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3.
菜蛾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萍 《植物医生》2003,16(2):19-20
菜蛾又称小菜蛾 ,俗名两头尖、小青虫等。属鳞翅目菜蛾科。全国普遍发生 ,但以南方为害严重 ,是多种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近年来 ,北方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 ,如叶用结球莴苣、绿菜花、紫甘蓝等特菜的周年种植 ,使菜蛾迅速发展成为主要害虫。1 为害特点初孵幼虫钻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虫龄稍大则啃食叶肉 ,仅留下一层表皮 ,俗称“开天窗”。 3~ 4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 ,严重时将菜叶吃成网状 ,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蔬菜苗期 ,又常集聚菜心为害 ,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毁种重播。菜蛾又易产生抗药性 ,近年南方许多地区的菜蛾对菊酯类杀…  相似文献   

14.
砀山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主要以幼虫为害梨、桃、苹果等。近年来砀山县桃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桃、梨混栽现象较普遍,再加上雨水  相似文献   

15.
性信息素迷向丝对不同果树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在宁夏果园开展了性信息素迷向丝(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长效迷向丝,有效成分占30%)对为害不同果树的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研究。试验地共5.5 hm~2,栽植有成龄苹果树、梨树和李树。试验区按树种设置3个处理区,3个对照区。处理区在边缘区域每株树平均悬挂3条迷向丝,内部区域隔树悬挂,每树悬挂1条迷向丝,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2 m。调查各树种全年诱蛾量、诱蛾下降率、蛀果率等指标,研究迷向丝对不同果树上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分析苹果、梨和李树分区域集中栽培下梨小食心虫为害特点。研究结果显示:3个处理区的诱蛾下降率均达96%以上,果实膨大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0%以上,成熟期蛀果下降率均达57%以上,说明性信息素迷向丝对3种果树区域的梨小食心虫防控效果明显且稳定;不同果树区域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期一致;梨园中诱捕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最多,说明其具有寄主选择性;李园蛀果率明显高于苹果园和梨园,李果实成熟采摘后成虫诱捕量减少,同时期苹果园与梨园成虫诱捕量增加,说明梨小食心虫具有迁移为害特性。  相似文献   

16.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2,15(2):28-28
1分布与为害梨蝽象(UrochelaluteovariaDistant)半翅目 ,蝽科 ,俗名臭斑点、臭大姐等。主要有梨蝽象和黄斑蝽象。梨蝽象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山楂、洋槐、桑、桐等林木树。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枝梢、叶片和果实的汁液。果实被害部木栓化 ,停止发育。为害严重时梨果形成硬疔(又叫“疙瘩梨”、“鬼头果”) ,成为畸形果 ,不能食用。新梢、枝条被害后发育不良 ,甚至枯死。华北、东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北京地区主要为害梨、桃、碧桃等树木。2发生规律梨蝽象每年发生1代 ,以初龄、2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或树洞里越…  相似文献   

17.
丝棉木金星尺蛾(Abraxas suspecta Warren)俗称大叶黄杨尺蠖,又名卫矛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西北等地。为害丝棉木、黄杨、卫矛、榆树、杨、柳等。在张家港市是为害绿篱冬青卫矛(大叶黄杨,下同)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群集叶片取食,严重时将  相似文献   

18.
大叶黄杨巢蛾(Hyponomeuta sp.)属鳞翅目、巢蛾科,近年来为害大叶黄杨日趋严重。幼虫蚕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嫩茎亦被啃食。被害后的植株,轻则生长受阻,参差不齐,重者成片枯死。笔者于1985—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19.
梨大食心虫Nephopteryx pirivorella Matsumura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梨云翅斑螟,梨斑螟。以幼虫为害果实及芽,被害芽常较瘦小,有虫孔,孔口处堆有细小虫粪,在芽萌动时,被害芽外鳞片因被幼虫吐丝缠缀而不脱落,幼虫蛀入芽心食害生长点,可造成芽枯死,若幼虫不深入芽心为害,芽仍能抽发。发芽开花后,幼虫即可在花丛基部蛀食,被害花丛基部鳞片因被虫丝缠绕,仍不脱落,花丛被害严重时,常全部凋萎。  相似文献   

20.
忻定盆地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系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为害规律,提出优化果园栽培环境、秋后诱集越冬幼虫、刮翘皮、剪虫梢,推广生物防治、果实套袋和适期施药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