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参红皮病是人参主要病害之一,对人参的品质影响很大,对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为了了解人参红皮病发病指数对单体皂苷Rb1、Rb2、Re、Rg1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四种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人参红皮病发病指数与单体皂苷Rb2和Re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单体皂苷Rb1和Rg1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人参红皮病的发生将导致人参单体皂苷Rb2和Re含量降低,而对单体皂苷Rb1和Rg1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人参红皮病发病指数越高人参单体皂苷Rb2、Re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不同水分处理人参,测定人参的返青及病害发病率、根的外观形态以及参根有效成分含量,探讨水分对栽培人参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对水分—低温交叉胁迫具有交叉适应;2014年7月10日至人参枯萎土壤水分含量大于25.26%或小于10.4%均能引发人参受冻,且土壤含水量过低时发生冻害比例较大;处理组人参总皂苷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低水分胁迫能够提高人参中总皂苷及Re+Rg1含量;而高水分胁迫能够提高人参中Rb1含量。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菌剂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上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和抑制病害的发生。为了探究微生物菌剂对人参黑斑病发病率及防治效果的影响,采用田间施肥实验,测定菌剂对人参黑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能有效降低人参黑斑病发病率,对人参黑斑病的防治具有良好效果。具体表现为不同施用方案显著影响人参黑斑病发病率,且以T6(基施地养力微生物菌剂3.6kg/10m2,5、7、8月各喷施一次高保康3号微生物菌剂2.3L/10m~2)的发病率最低,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依次为T6(83.03±0.70)T4(77.61±1.12)T1(77.28±0.25)T2(74.24±0.69)T5(73.79±0.20)T3(71.01±1.04),T6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菌剂在农田地栽培人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农田地栽培人参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板结、退化、养分含量不均衡及营养成分流失等问题,施用不同剂量微生物菌剂改良农田地土壤,优选出该微生物菌剂最佳用量,提高农田地栽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一测多评方法同步计算测定三种人参产品(人参茎叶总皂苷、人参皂苷三醇组、血塞通注射液)中多种皂苷成分。方法:测定人参总皂苷的指纹图谱,以人参皂苷-Rb1为基准峰,分别计算人参皂苷-Rg1、-Rb1、-Rc、-Rb2、-Rd与其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外标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及-Rd的含量,用校正因子计算总皂苷的含量;一测多评法结果、RCF为1的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不同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以验证方法可行性和科学性。并对不同品牌填料及不同长度的色谱柱进行考查,评价一测多评法在复方制剂中应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人参总皂苷含量的简便测定方法,以一测多评法计算含量,结果与外标法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7%、0.32%、0.14%,另外以人参皂苷-Re的RCF值为1计算测定含量,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3%、3.87%、2.11%,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方法测得9个不同批号的血塞通注射液的总皂苷含量无明显差别,RSD5%。结论用本法只采用人参皂苷-Re对照品即可同时控制多种成分的含量,又能节约对照品的使用,适合中药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八十年代以来,抚松的人参红皮病发病率日趋加重,有些地方高达80%以上,全县平均发病率约在30%左右,给人参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人参红皮病属多发性、常发性疑难病害.我们根据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于多年来对全县红皮病发生及防治情况的大量调查分析,针对红皮病发生的生态条件,提出了人参红皮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几年来,这些措施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几年的实践,已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全县平均发病率已降到15%以下,其病情程度亦大为减轻,基本控制了危害.现将主要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整土抚松的参业土壤属白浆土、森林灰棕壤类型,多分布在平岗和缓坡的玄武岩台地上.其剖面结构的A_0、A_1层为枯枝落叶和半腐熟的有机质,厚度为3—5cm,A_2为腐殖土层,厚度为10~15cm,B_1层为淋溶层(活黄土),厚度为10~15cm,B_2层为粘土层(死黄土),厚度30cm左右.我县多数地方是人工刨土,深度仅在20cm左右,机  相似文献   

7.
人参红皮病近年来日趋加重,是近期困扰人参主产区的严重病害,重病区高达80%以上,给人参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 人参红皮病属多发性、常发性疑难病害。我所从1990年开始对该病进行系统研究,找出了红皮病是由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发生条件与易染病的参根,致病微生物和适宜的土壤温湿度三者缺一不  相似文献   

8.
市售红参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市售红参的质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44nm。结果比色法测定在20~120μg(r=0.999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2.45%(n=5)。峰泉红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最高,其次为华瑞红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红参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所测5种市售红参中有4种人参总皂苷含量大于2.5%。仅有一种人参总皂苷含量略低于2.5%。  相似文献   

9.
根腐病是重茬地人参种植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实验采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重茬地人参根腐病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的不同施肥方法对人参根腐病病情指数、人参外观品质及耐储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用地养力微生物菌剂(粉剂)350kg/亩和高保康3号微生物菌剂(液体)60kg/亩对重茬地人参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鲜参的外观品质和耐储性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生物菌肥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睿  黄陇 《人参研究》2009,21(1):38-40
文以一年生人参为材料,研究三种生物菌肥不同剂量配比改良农田土壤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生物菌肥配用可提高人参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其中,可提高根重5%-17%,提高总皂苷含量6%-12.1%。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比较普通人参、西洋参和长芦人参、西洋参的总皂苷及单体皂苷Re、Rg1、Rb1的含量,以阐明长芦人参、西洋参主要成分含量的品质特点。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单体皂苷Re、Rg1、Rb1的含量。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5.0~75.0μg,相关系数r=0.9929;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86%(n=6)。单体皂苷Re、Rg1、Rb1与生长年份成正相关。结论长芦人参、西洋参的总皂苷含量高于普通人参、西洋参,单体皂苷含量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人参红皮病诸多发病机理研究的总结,将其发病机理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个途径。其中非侵染性发病机理可以分为病参中金属离子含量高和人参应激自我保护反应两种类型。侵染性发病机理可以分为革兰氏阴性细菌侵染、 Rhexocercosporidium panacis侵染以及其它微生物侵染三种类型。本文对其发病机理的探索及研究进行了归纳,有助于对人参红皮病研究的认识,对其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市售人参糖果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检测波长为540nm.结果 比色法测定在20~240μg(r=0.999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74%,RSD=2.29% (n=5).所测3个批次市售人参糖果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相近,总皂苷含量分别为0.195%,0.159%和0.14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市售人参糖果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土壤磷钾激活剂在人参上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磷钾激活剂是中国圣吉奥生物有限公司采用纳米材料开发生产的一种高效微生物菌剂。试验证明土壤磷钾激活剂在人参上使用,人参的茎高、茎粗、叶面积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茎高、茎粗、叶面积增幅为21.86%、15.25%、41.24%,对产量的影响极其显著,以处理C效果为最佳,产量达3.65kg/h,是一种在人参上值得推广使用的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15.
人参红皮病,亦称红锈病。在人参栽培区普遍发生,是困扰人参生产、影响人参产量及质量的主要因素,轻者发病率达10%,重者达到40- 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秸秆配施低温菌剂直接还田对黑土土壤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连续4年玉米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以及配施低温菌剂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黑土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总体表现为低温复合菌剂处理常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低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低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常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常温复合菌处理对照处理。除常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全氮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对照提高7.4%~14.81%。施菌剂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0.93%~5.61%。除常温复合菌剂外,其他处理均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低温复合菌剂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碳、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一低温菌剂处理较常温菌剂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在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微生物量氮含量、铵态氮含量方面略低于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外,高于其他常温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环翠楼高丽红参与韩国产高丽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和比色法。结果人参皂苷的含量分别为环翠楼高丽红参:人参皂苷-Rg3含量为0.039 6 mg/g,人参皂苷-Rh2含量为0.021 6 mg/g,总皂苷含量为3.02%(g/g);韩国产高丽红参:人参皂苷-Rg3含量为0.038 9 mg/g,人参皂苷-Rh2含量为0.020 8 mg/g,总皂苷含量为2.98%(g/g)。结论环翠楼高丽红参与韩国产高丽红参中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h2和总皂苷含量相近;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快速、样品制备简单。  相似文献   

18.
人参是存在典型的连坐障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人参主要病害之一的红皮病,它对人参的品质影响非常大,造成人参产量和质量的大幅下跌,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严重威胁了我国人参产业大发展。本文对于人参红皮病特征形态,人参红皮病的发病机理,人参红皮病对于人参品质的影响,人参红皮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性描述,以进一步确定人参红皮病的发病机理,为未来人参红皮病的研究提供一个科学性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容重降低0.09~0.19 g/cm3;土壤比重增加19.82%~29.49%;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8.23%~22.26%。过腹还田处理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土壤全氮含量低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和无秸秆处理;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过腹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和腐解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因此,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微生物菌剂,结合先进的栽培方式是增加土壤有效氮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退化黑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考察人参叶、花及根中的人参皂苷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溶出特性,并优化了皂苷溶出的乙醇比例、浸泡时间及固液比。研究表明,在60%(v/v%)的乙醇-水溶液中,人参叶、花及根分别浸泡5、10及30天后,可达到理想的皂苷溶出率,且实验范围内,皂苷溶出效果随固液比的增加线性提高。对样品分析发现,人参叶片(114 g/kg)及花(119 g/kg)中的平均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人参根(12.3 g/kg),且人参皂苷在人参叶、花及根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可以用于皂苷来源的分析。对购置的16种人参酒进行分析后发现,市售人参酒中皂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总皂苷平均值为359 mg/L,显著低于人参叶及花浸泡(m/v=1/100)后得到的皂苷含量,因此人参叶及花或许可替代人参根作为人参酒制备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