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四川省草原鼠虫害监测工作的难题,本文根据多年来草原鼠虫害宜生区划分工作的经验,参考相关资料,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草原鼠虫害宜生区划分技术流程和方法,并以石渠县高原鼠兔为例,计算出了全县高原鼠兔的分布区域、面积,通过结果验证表明,划分的宜生区与实际发生区基本吻合。该技术为草原鼠虫害监测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色达县高原鼠兔为例,运用影响高原鼠兔分布的草原类型、海拔、坡度、坡向等主要因子的图件和遥感影像数据,对单一因子进行宜生指数赋值并运算生成宜生指数图。根据各因子对高原鼠兔发生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建立高原鼠兔综合宜生指数加权模型,运算生成色达县高原鼠兔综合宜生指数图,即宜生区图。为下一步全省草原主要生物灾害宜生区划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川西北草原鼠虫害发生与消长规律,结合2006年入冬前测报站监测情况和2006年气候、自然灾害与草原退化状况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2007年全省草原鼠虫害发生、危害情况。2007年全省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等鼠害仍将大面积发生,危害面积将增加;草原毛虫、草原蝗虫特别是西藏飞蝗发生面积、发生区域也将有所扩大,在部分地区(石渠县洛须镇、甘孜县卡攻乡)将发生西藏飞蝗高密度危害群体。  相似文献   

4.
根据川西北草原鼠虫害发生与消长规律,结合2006年入冬前测报站监测情况和2006年气候、自然灾害与草原退化状况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2007年全省草原鼠虫害发生、危害情况。2007年全省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等鼠害仍将大面积发生,危害面积将增加;草原毛虫、草原蝗虫特别是西藏飞蝗发生面积、发生区域也将有所扩大,在部分地区(石渠县洛须镇、甘孜县卡攻乡)将发生西藏飞蝗高密度危害群体。  相似文献   

5.
<正>鼠害是四川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种类多,分布广。草原鼠类啃食牧草、掘土造丘,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影响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川草原鼠种主要有高原鼠兔、藏鼠兔、高原鼢鼠、高山姬鼠等。近10年来全省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在4500~46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之间,处于高发状态。1存在的问题1.1鼠害严重,防治难度高四川省草原鼠害广  相似文献   

6.
夏河县是全省主要的牧业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分别贯穿境内东部和南部。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据最新调查统计,夏河县天然草原上的害鼠有三目十一科四十六种,鼠害发生面积达30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9%,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2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3.46%,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4.67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8.97%,平均鼠密度为11~48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60只/h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7.3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4.49%,平均鼠密度为45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100只/hm2以上。在鼠害区平均牧草损失达30%以上,在严重危害区牧草损失达到60%以上,全县每年仅因草原害鼠采食损失的牧草可供10万个羊单位放牧一年。草原鼠类不仅采食牧草,与畜争食,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挖掘洞穴,推土造丘,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和“鼠荒地”。由于鼠类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三化”草场面积达45.3万hm2,占全县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57%。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2.58万hm2,占退化面积的27.75%;中度退化面积2.15万hm2,占退化面积的71.03%;轻度退化面积0.554万hm2,占退化面积的1.22%。  相似文献   

7.
韩学明 《草业学报》2000,17(4):27-28
1997~1998年对化隆县草场上发生的鼠虫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大类草场都有害鼠和蝗虫分布;其中,在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上较多.全县鼠害草场面积22506hm2,虫害草场面积21986hm2;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优势害鼠,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和红翅皱膝蝗是优势害虫.高原鼠兔密度为2.5只/hm2,高原鼢鼠为3只/hm2;蝗虫平均密度为21头/hm2.  相似文献   

8.
若尔盖县草原鼠害严重,长期高密度危害,加剧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连续2年采取以生物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大规模防治,并形成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草原鼠害活动和密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平均密度下降41. 01%、27. 2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防治前提高了3%~5%,每667m~2鲜草产量提高了约80kg。本文追踪调查后提出进一步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 草原鼠害防治 鼠害是危害草原及人畜健康成长、阻碍畜牧业发展较为严重的灾害.2009年秋季调查显示,海晏县春夏秋冬四季草地鼠害严重,危害面积约达25.47&#215;104 hm2,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3.75%,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约15.73&#215;104 hm2,土丘数平均约达200个/667 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约达17.00&#215;104 hm2,平均密度约达6只/667 m2.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中没有草原、鼠害本底数据和图件可用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自然资源部向社会免费开放的2020版30m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获取途径,并计算出各地的草原面积;提出了草原鼠害宜生区的计算方法和结果,以及基础地理数字图件的获取要求和方法等,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前期路线规划和后期分布图制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草原鼠害严重威胁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方法的研究在草原害鼠防治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省为例,将“3S”技术与地面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考虑影响草原鼠害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草原鼠害监测模型模拟出鼠害分布的阈值主要集中在0.344 1~0.378 2,不同鼠种在不同鼠害程度的阈值均不相同;2)模拟结果总体面积为实地调查面积的1.80倍,覆盖了实地调查区域的99.95%,两者反映的整体鼠害区域基本一致。该方法为有效治理鼠害提供决策支持,对有效保护草地生产力和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1年的实地调查分析,分别针对草原蝗虫、草原毛虫、高原鼢鼠、高原鼠兔的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密度进行了汇总,并对2008年的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预计刚察、海晏、祁连三县将发生较为严重的蝗虫灾害,草原毛虫将对祁连县造成较大危害,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仍将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4.
化隆县草地鼠虫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明 《草业科学》2000,17(4):27-28
1997 ̄1998年对化隆县草场上发生的鼠虫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大类草场都有害鼠和蝗虫分布,其中,在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上较多,全县鼠害草场面积22506hm^2,虫害草场面积21.986hm^2,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优势害鼠,狭翅雏蝗和红翅皱膝蝗是优势害虫。高原鼠兔密度为2.5只/hm^2。高原鼢鼠为3只/hm^2;蝗虫平均密度为21头/hm^2。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高原地带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共有草原2087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给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构成巨大威胁.2001~2005年,四川全省累计发生草原鼠害面积1421万公顷·次,严重危害面积998万公顷·次,已造成"鼠荒地"548万公顷·次.为了遏制鼠类对草原的危害,每年的冬、春季节,省、州级草原站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组织群众进行高原鼠兔的大面积灭治.这种依靠发动群众投放毒饵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使工作开展艰难,影响灭鼠成效.  相似文献   

16.
白媛媛  白颖 《草业科学》2013,30(12):2110-2116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代替人工完成的海量地理空间信息存储和处理,可以快速便捷完成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查询和检索工作,在空间信息中草原鼠虫害图斑面积计算是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制图数据处理的必需工作。草原鼠虫害监测中,需要绘制各旗(区)鼠虫害发生区域,并在图上进行面积计算,鄂尔多斯市草原站从2009年第1次依据旗(区)的数据绘制出鼠虫害面积分布图,由于数据导入图层后发现控制点的精度偏低,在面积计算中,大部分图斑面积显示的发生区域面积偏离实报面积,经过计算,虫害危害面积误差率高达37%,严重面积误差率6%,鼠害危害面积误差率为48%,严重危害面积误差率是35%,通过修正偏移出界的控制点后重复性计算,对比修正前后,发现出现面积偏离实报面积旗(区)是鄂托克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和东胜区,主要是集中发生区面积越界线和两个图斑重叠,造成面积重复性计算,偏离实测面积,经过修正后,图斑分区计算,可降低面积误差,结果接近实报面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县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经济损失巨大.对鼠害发生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草原鼠灾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害鼠以鼠兔和地下生活的鼢鼠为主.草原害鼠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过度或不合理放牧是鼠灾"爆发"的诱发成因.本文提出防治鼠害发生的对策:建立健全草原鼠害防治体系;推广综合防治示范区;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发挥地方政府和群众及各方面积极性,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稳步改善生态环境,长期巩固防治效果,实现鼠害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1年的实地调查分析,分别针对草原蝗虫、草原毛虫、高原鼢鼠、高原鼠兔的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密度进行了汇总,并对2008年的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预计刚察、海晏、祁连三县将发生较为严重的蝗虫灾害,草原毛虫将对祁连县造成较大危害,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仍将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四川省牧区草原鼠虫害主要发生地区越冬前调查结果,结合冬季气象条件和去年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综合分析,2016年全省牧区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预计将为5 602.9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严重危害面积2 783万亩,略低于近十年平均发生面积,但总体上仍属危害偏重发生年份。草原鼠害预计发生面积4 364.5万亩,高原鼠兔预计发生面积2 626.8万亩,高原鼢鼠预计  相似文献   

20.
从草原鼠虫害的种类、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门源县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及草原毛虫的主要分布地区、面积与危害程度,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为门源县草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