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utgers桃(红叶)与白芒蟠桃(绿叶)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在田间条件下对Rutgers桃(红叶)和白芒蟠桃(绿叶)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utgers桃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白芒蟠桃,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仅为白芒蟠桃的65%,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分别较白芒蟠桃降低30%和66%。Rutgers桃的花色素苷含量是白芒蟠桃的760倍,而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Rutgers桃与白芒蟠桃光合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叶绿素含量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以早露蟠桃、雨花露、金山早红、红肉桃18、锦绣和中华寿桃6个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6个桃品种秋季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桃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花青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同一时期相比,果实成熟期较早的品种早露蟠桃、雨花露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花青素含量较高;晚熟品种中华寿桃、锦绣叶片叶绿素含量高、花青素含量低;黄肉桃金山早红、锦绣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雨花露、早露蟠桃、锦绣、中华寿桃4个品种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华寿桃、锦绣叶片叶绿素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桃不同杂交组合亲子代品种的光合特性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田间条件下桃不同父本杂交组合的亲、子代品种的光合特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父本杂交组合后代的光合特性在水蜜桃品种群和蟠桃品种群上表现不同。水蜜桃父本初香美与母本白花的杂交后代朝霞的Pn、Tr、WUE、AQY和CE比父本初香美升高;而父本白芒蟠桃与母本白花的杂交后代白蜜蟠桃的Pn、Tr、WUE比父本白芒蟠桃降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陇椒系列辣椒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陇椒1、2、6号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高于对照(佳木斯),光补偿点(LCP)均显著低于对照(佳木斯).陇椒2、6号的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高于对照(佳木斯).陇椒6号的羧化效率(CE)、光合能力和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佳木斯).试验品种间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陇椒系列辣椒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是其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紫叶李与红美丽李(绿叶)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比较分析了田间条件下紫叶李与对照红美丽李(绿叶)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紫叶李的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红美丽李的174.0倍和1.3倍,而光合色素含量二者间则无显著差异;紫叶李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红美丽李,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仅为红美丽李的70%,而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分别降低了33%和22%。因此紫叶李与红美丽李光合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光合色素含量差异造成的,而可能是紫叶李叶片光合产物运输和转化不畅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干旱荒漠区胡杨林的保护及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塔里木盆地2种荒漠优势树种———胡杨和灰叶胡杨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在自然条件下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胡杨叶绿素a、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分别达到(1.39±0.01)、(1.74±0.02)和(4.07±0.07)mg/g,显著高于灰叶胡杨的(1.01±0.03)、(1.35±0.05)和(2.99±0.03)mg/g,二者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灰叶胡杨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胡杨,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Ⅱ的潜在活性分别为胡杨的68.2%、82.4%、78.8%、98.6%和94.5%。[结论]胡杨比灰叶胡杨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两种C4作物不同叶位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同为C4植物的玉米和高粱抽雄期叶片光合生理的差异,对两种植物不同叶位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生育期,玉米上部叶位叶片SPAD值显著(P<0.05)高于高粱,下、中部叶位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不同叶位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等光合参数显著高于高粱,不同叶位上玉米表现较强的光响应能力,玉米不同叶位羧化速率(CE)和CO2饱和点(Cisat)分别比高粱高13.29%和29.33%;对比不同叶位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玉米显著高于高粱,但初始光能转化效率(Fv/Fm)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玉米的光合适应性能强于高粱,其光合系统对环境有效光合辐射利用能力高于高粱。  相似文献   

8.
不同芝麻品种(系)中后期光合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高光效芝麻材料,以国内外11个芝麻(Sesamum indicum L.)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LCPRO+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光合参数,以调制式OS-30p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不同芝麻品种(系)进入花期之后的光合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芝麻品种(系)之间光合速率有显著差异。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豫芝11最高,赣芝1号和缅甸黑芝麻较低;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品种(系)间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差异显著,独苔和豫芝11位居前2位,赣芝1号和缅甸黑芝麻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最低。以光合速率和Fv/Fm值为指标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系统分层聚类分析,可将11个参试品种(系)分成3类:独苔、豫芝11、新蔡选抗、柳条青、中油1134、ZZM0649和八杈枝被聚在第一类,光合能力较强;冀芝1号和荣县黑芝麻被聚在第二类,光合能力次之;赣芝1号和缅甸黑芝麻被聚在第三类,光合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遮荫对苗期福建柏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1.5年生福建柏播种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遮荫强度,分别为自然光(对照)、透光率50%、透光率25%、透光率12.5%,采用容器土培法研究不同遮荫强度对苗期福建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造成苗期福建柏叶绿素含量和主要荧光参数值增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随着遮荫强度增强,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及总叶绿素(Chl a+b)含量均增加,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o)、PSⅡ电子传递效率(Fm/Fo)、光适应下PSⅡ实际光量子产额(YⅡ)、光抑制时最大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则先升后降,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则先降后增,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各处理间叶绿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Fv/Fm、Fv/Fo、Fm/Fo在自然光与透光率50.0%、25.0%之间,自然光YⅡ、ETR与其他3个遮荫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自然光与遮荫处理间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Fv/Fm、Fv/Fo、Fm/Fo、YⅡ、ETR、qP均在透光率50%处理时最高,CAT、POD、SOD活性、可溶性蛋白、Pro含量最低.研究表明,遮荫环境下,苗期福建柏光合能力、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发生了相应变化,其中,透光率50%遮荫最有利于福建柏苗期生长,说明适度遮荫可以改变福建柏幼苗生理特性,提高光合能力,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龙1-2-3、龙1-2-4、龙1-2-6、北京晚蟠桃、96-2-51、96-2-43各3份蟠桃和圆桃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果实顶部和中部中果皮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ZR)、赤霉素(GA_3、GA_4)4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以中蟠桃10号和中桃红玉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多数圆桃果实IAA、GA_4含量显著高于蟠桃,且3份圆桃种质果实顶部的GA_4含量明显高于中部;同一时期,圆桃、蟠桃果实的ZR、GA_3含量基本无差异;较其他激素而言,在整个发育期果实IAA含量相对较高。IAA、GA_4对蟠桃、圆桃果实发育及果形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外源葡萄糖对盐胁迫下山楂叶片的缓解效应,采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葡萄糖对盐胁迫下山楂幼苗叶片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能减轻因盐胁迫造成的叶片光合机构的破坏程度,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提高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 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n)及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合性能指数(PIABS).各浓度外源葡萄糖处理Pn、Fv/Fm及PIABS值比单一盐胁迫处理分别高3.4%-59.8%、5.4%~18.2%和5.6%~78.4%.表明外源葡萄糖提高了盐胁迫下山楂叶片光能利用率及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同时,外源葡萄糖还能够显著提高其叶片内SOD和P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5.0mmol·L-1外源葡萄糖处理叶片内SOD和POD活性比单一盐胁迫植株分别高21.1%和15.3%,而MDA的含量降低30.1%.  相似文献   

12.
设施内外早露蟠桃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明桃对设施栽培的生理反应 ,为建立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提出理论依据 ,对设施内外早露蟠桃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设施栽培条件下 ,早露蟠桃单位重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降低 ;晴天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 ,设施内早露蟠桃日均Pn为CO2 5 5 1μmol (m2 ·s) ,设施外为CO2 4 72 μmol (m2 ·s) ,设施内高于设施外 16 7%。同时还研究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为桤木良种育苗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平昌、宣汉、恩阳、金堂4个种源桤木穗条,选取长势基本一致的实生桤木幼苗为砧木,于2015年1月进行嫁接,同年7月测定嫁接苗苗高、基径、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等指标。【结果】金堂嫁接幼苗的苗高和基径最大,显著高于其余种源(P0.05);恩阳嫁接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5、0.61、3.06和0.64 mg/g,与金堂嫁接幼苗差异不显著(P0.05),与平昌的差异显著(P0.05);恩阳和金堂嫁接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P_(n 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较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金堂嫁接幼苗的暗呼吸速率(R_d)较慢,与恩阳差异显著(P0.05);桤木嫁接幼苗的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极显著(P0.01)相关。【结论】4个种源桤木嫁接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明显,恩阳和金堂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光合色素含量较高,光合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培育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3年生油桃品种‘鲁星’和5年生蟠桃品种‘瑞蟠17号’为试材,研究在果实膨大期施用黄腐酸钾、山梨醇、复硝酚钠和硫氢化钠及其组合对桃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桃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桃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其中,‘鲁星’桃以每株用黄腐酸钾750 g、山梨醇750 g、复硝酚钠0.5 g、硫氢化钠0.5 g混合冲施效果最为明显,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较对照(T1)提高了29.22%、41.46%、23.84%、28.66%、25.00%及13.51%。对2个桃品种而言,几种生理活性物质及其组合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其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桃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T1相比,T2-T7处理‘鲁星’油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3.22%、16.10%、21.23%、11.86%、2.42%及23.46%。与对照(F1)相比,F2~F7处理的‘瑞蟠17号’蟠桃果实平均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8.14%、5.33%、20.05%、5.86%、20.56%及27.85%。本试验条件下,‘瑞蟠17号’桃以每株用黄腐酸钾750 g、山梨醇750 g、复硝酚钠0.5 g混合冲施效果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同一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添加黄腐酸钾的T2、T4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紫薇品种金幌和粉晶为材料,对其由低光照[50~120μmol/(m~2·s)]转向高光照[1 200~2 000μmol/(m~2·s)]后168 h内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与低光照相比,高光照处理168 h后,金幌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粉晶。(2)在低光照时,金幌叶片中的5-氨基乙酰丙酸、胆色素、尿卟啉和粪卟啉等4种前体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粉晶,其中粪卟啉含量是粉晶中的2倍。(3)高光照处理168 h后,金幌叶片中非光化学猝灭(NPQ)参数值显著高于粉晶,而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_v/F_m)和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则与粉晶差异不显著。说明金幌叶色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叶绿素含量,特别是叶绿素b含量变化。叶绿素b含量的改变则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特别是粪卟啉的累积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改变同时导致了金幌光合能力的降低及光合系统PS II的稳定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以1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为材料,测定不同叶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研究缺镁胁迫对叶片叶绿素合成与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叶位的升高,低镁组和无镁组秋梢叶片(老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Fυ/Fm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春梢叶片(新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F,/Fm差异不显著;随着缺镁胁迫程度的增大,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Fυ/Fm、光响应能力(△Fυ/ Fm、qP和rETR)均呈降低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qN)呈升高趋势,低镁组老叶、新叶及无镁组新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无镁组老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表明,缺镁胁迫严重时不仅会导致纽荷尔脐橙老叶光合能力降低,也会导致其新叶光合能力降低;短期缺镁胁迫对老叶光合能力的影响显著大于新叶,而且这种差异随着缺镁程度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因此,在夏季高光照条件下缺镁纽荷尔脐橙老叶易发生光抑制,缺镁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光伤害,导致叶片早衰.  相似文献   

17.
长期遮光对冬小麦群体及单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期弱光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群体光合速率(CAP)以及上3叶特别是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耐弱光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扬麦158和扬麦11为材料,设不遮光(S0)、从拔节至成熟期遮去小麦冠层自然光强的22%(S1)和33%(S2)3个处理,测定小麦CAP、上3叶的光合速率(Pn)、旗叶叶绿素含量以及籽粒产量。[结果]扬麦158和扬麦11CAP随遮光强度的增强而显著下降;长期弱光下,旗叶Pn显著下降,倒2叶Pn无明显变化,而倒3叶Pn则显著上升,从而部分地补偿了旗叶Pn的降低。该补偿效应因遮光强度和品种而异:S1处理的补偿效应大于S2处理,扬麦158的补偿效应大于扬麦11。在旗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内,长期遮光降低了扬麦158和扬麦11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论]弱光下,旗叶叶绿素a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下降引起其Pn显著降低,从而使得CAP明显降低,最终导致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该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苗期弱光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苗期不同弱光条件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L.)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规划麦套花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花1号为供试材料,在花生苗期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进行遮光,设置不遮光(CK)、遮光27%、遮光43%和遮光77%4个处理。测定遮光后花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曲线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光合酶的活性,比较不同遮光处理间的差异。【结果】遮光后随遮光程度的增强,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羧化效率、RUBPCase和PE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增加,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升高;即时光强和长期遮光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光合酶的活性。【结论】苗期遮光显著降低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和光系统Ⅱ光能分配变化;提高了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遮光27%的影响较小,可据此合理规划麦套花生的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19.
以黄瓜品种津优303为试验材料,设低温+灭菌接种物、常温+菌剂、低温+菌剂3个处理,以常温+灭菌接种物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量(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与干重)、黄瓜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荧光(F_m)、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PSII的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0)]均显著CK,严重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初始荧光(F_0)显著CK,PSII反应中心遭受损害。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处理的黄瓜幼苗生长量以及叶片幼苗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值均显著未接种AMF处理,F_0显著未接种AMF处理,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10.24%,F_m、F_v/F_m和F_v/F_0分别提高14.2%、5.9%和31.4%,F0降低8%,明显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金叶女贞与小叶女贞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自然条件下对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金叶女贞的比叶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小叶女贞,而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则高于小叶女贞;金叶女贞的光合能力低于小叶女贞,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和PSⅡ的潜在活性均低于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和小叶女贞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均为单谷曲线,二者发生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