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04年《蚕业科学》428篇载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核心期刊、引文年代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蚕业科技工作者利用文献信息的一般规律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1越南蚕业起源与发展 1.1越南蚕业起源 越南蚕业起源何时?虽然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详尽的文献记录,但在古文字、成语、民间传说等中都说到了越南的种桑养蚕。钙毯南历史书》中记“雄王时期(公元前258年),农民关心桑、蚕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代替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已于2015年5月15日发布,2015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北方蚕业》的文后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即在正文引文处,对引用的文献按其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相似文献   

4.
粱秀玲 《广西蚕业》2004,41(12):67-71
《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创办于1964年。其前身是广西区蚕业指导所主办的《广西木薯蚕简报》(1964年)、《广西蚕业简报》(1965年)。1966年正式创刊,刊名为《广西蚕业通讯》,1994年更名为《广西蚕业》。《广西蚕业》至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0期(含简报58期)。回顾《广西蚕业》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凝聚了多少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为之撰稿、审稿、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主持的“全国蚕业期刊情报工作座谈会”,1989年5月12日至15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蚕业科研、教学等部门的期刊、情报单位的3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所长蔡幼民,中国蚕学会秘书长、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黄君霆,副所长谢晋瑞,所党委副书记王文义等同志出席了会议。黄君霆同志致开幕词。中国农科院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副处长贾善刚,中国农业图书馆学会常  相似文献   

6.
《蚕桑通报》2014,(3):60-60
由中国蚕学会主办,广西蚕学会、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蚕业信息传播研讨会”于2014年6月24日,在广西北海召开。来自《蚕业科学》、《中国蚕业》、《蚕桑通报》、《广东蚕业》、《北方蚕业》、《蚕丝科技》、《四川蚕业》、《江苏蚕业》、《广西蚕业》、“中国蚕业信息网”、“广西蚕业信息网”和《山东蚕业》、“辽宁蚕科所网站”等国内蚕业信息传播界的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朱绪伟 《北方蚕业》2008,29(1):66-66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位于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隶属于省农业厅。前身为30年代河南省建设厅的“柞蚕改良场”,1949年省人民政府农林厅接管后更名为“河南省柞蚕改良所”,1953年更名为“河南省南召蚕业试验场”,1975年更名为“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2007年7月更名为“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是河南省唯一从事蚕业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也是全国建立最早的8家省级蚕业科研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养蚕学》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编,组织全国有关部门的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参加撰写、编审的150万字的大型学术著作,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蚕业科学技术界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为我国蚕业文献宝库又增添了一份宝贵财富。它对我国蚕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对我国蚕业生产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我国蚕业科技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金钱 《江苏蚕业》2000,22(3):41-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系列实用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把我国蚕业推向了新的高峰。21世纪我国蚕业生产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蚕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有赖于蚕业技术的创新。因此,围绕提高蚕业生产经济效益、增强蚕业竞争力的实用技术是当前蚕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白景彰 《广西蚕业》1994,31(1):12-15
1现代蚕业的概念 蚕业生产在我国巳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广西也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蚕业生产的发展.从历史上可分为:原始蚕业、古代蚕业、近代蚕业和现代蚕业,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它特定时期与具体内含。就现代蚕业来说,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蚕业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科研、教育以及广大蚕桑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者,迫切需要更多更快更有效地获得有用的蚕业科技情报。但单靠以往传统的科技文献手工检索的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实现蚕桑科技文献的电子计算机检索,乃至国际范围内的联机检索,已是蚕业界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此,首先必须尽快建立蚕桑科技文献库。1989年8月,我国已成立了全国蚕业科技信息网,而且在2年的时间里已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12.
《北方蚕业》2016,(1):31-31
《北方蚕业》以发展蚕业科技,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促进蚕桑(柞)生产,立足北方,面向全国,突出北方蚕业特色,学术与技术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为办刊宗旨,发表蚕业学术论文、研究简报,行业探索与技术交流文章,刊载蚕业史话、文化名录,介绍蚕业新成果、新产品,报道北方蚕业科技动态与信息,内容涵盖蚕、桑、柞与茧丝绸各行业,产学研与农工贸各领域及其产业链各环节。  相似文献   

13.
蚕桑科技文献在指导蚕桑生产以及教学科研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蚕桑科技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很多,现将主要文献(期刊)作一简介,以供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借鉴引用。1.《国外农学——蚕业》1980年创刊。季刊。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刊载国外栽桑、养蚕、病虫害、蚕种、制  相似文献   

14.
《北方蚕业》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湖北等九省十四家科研院所(站)、蚕业学(协)会协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蚕业科技期刊。
  《北方蚕业》以发展蚕业科技,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促进蚕桑(柞)生产,立足北方,面向全国,突出北方蚕业特色,学术与技术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为办刊宗旨,发表蚕业学术论文、研究简报,行业探索与技术交流文章,刊载蚕业史话、文化名录,介绍蚕业新成果、新产品,报道北方蚕业科技动态与信息,内容涵盖蚕、桑、柞与茧丝绸各行业,产学研与农工贸各领域及其产业链各环节。  相似文献   

15.
浅谈“科学养蚕”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蚕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蚕业发展的新亮点,从2005年起已连续三年蚕茧产量稳居全国之首,2007年鲜茧产量达20.5万吨,占全国产量26%,占世界产量18%,超过世界第二大茧丝生产国印度,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蚕业发展最快、蚕茧产量最多的地区;真所谓“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的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蚕丝业已成为广西今后蚕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蚕业》2008-2013年所刊载论文的基金论文数量、资助级别和资助项目,作者的年龄、学历和职称,引文的数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3年《中国蚕业》基金论文的数量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3年基金论文比例为41.18%,比2008年的24.79%,提高19.39个百分点;国家级项目资助的基金论文比例高,占基金项目总数的50.46%,省厅级项目资助的基金论文占基金项目总数的40.43%,其中,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蚕桑)资助论文的数量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28.88%;论文作者中1970年以前出生的作者占62.69%,本科和大专学历的作者占65.93%,中级和副高级职称的占71.83%;篇均引文量逐年增长,从2008年的6.13篇,增加到2013年的8.45篇.  相似文献   

17.
《蚕学通讯》2008,28(2):21-21
2008年6月16—18日,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鲁成教授及沈阳农业大学刘治国教授等一行考察了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在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姜德福所长等的陪同下,向院士一行考察了四台子科研基地,参观了凤凰蚕药厂和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成果展览室,并与研究所全体学术委员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8.
王丕承 《蚕桑通报》2004,35(B08):13-15
浙江是中国蚕桑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9世纪就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蚕区,在我国近代蚕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产方面,蚕茧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名列前茅。在蚕业教育科技方面,成立于1897年的蚕学馆,首开我国近代蚕业教育之先河,而创刊于1954年的蚕桑通报则是建国后最早公开发行的蚕桑科技刊物。浙江蚕业的生产、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形成了配套的科学体系,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浙江蚕业的发展,对我国蚕业的进步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广西蚕业》科技学术期刊2012—2021年载文数量、载文内容、作者人数以及学历、职称、所在地区及作者单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起《广西蚕业》改版以及被评为"科技学术期刊"之后,单篇文献字数明显增加,科技学术论文进一步增加,科普性文章减少.文献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蚕桑产业发展、蚕桑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以及蚕业的结构和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影响蚕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蚕学本科生如何面对蚕业和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近5年华南农业大学蚕学本科生的就业与发展的情况分析进行分析,力图探讨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蚕学本科生如何做好大学规划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