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丕承 《蚕桑通报》2004,35(4):64-66
浙江是中国蚕桑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9世纪就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蚕区,在我国近代蚕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产方面,蚕茧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名列前茅.在蚕业教育科技方面,成立于1897年的蚕学馆,首开我国近代蚕业教育之先河,而创刊于1954年的蚕桑通报则是建国后最早公开发行的蚕桑科技刊物.浙江蚕业的生产、教育、科研均衡发展,形成了配套的科学体系,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浙江蚕业的发展,对我国蚕业的进步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丕承 《蚕桑通报》2004,35(4):64-66
浙江是中国蚕桑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9世纪就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蚕区.在我国近代蚕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产方面.蚕茧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名列前茅。在蚕业教育科技方面,成立于1897年的蚕学馆,首开我国近代蚕业教育之先河,而创刊于1954年的蚕桑通报则是建国后最早公开发行的蚕桑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3.
徐俊良 《蚕桑通报》2004,35(3):57-60
<蚕桑通报>是由浙江省蚕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54年8月,迄今已有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来<蚕桑通报>在党和国家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面向浙江蚕桑学会会员和全国蚕业科技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的方针,为团结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开展学术交流,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浙江乃至全国的蚕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浙江有4700余年的栽桑养蚕历史。近年来,系统记述浙江蚕桑生产历史的志书有,《浙江省蚕桑志》、《浙江通志·蚕桑丝绸专志》,但二专著,或因时限,或因篇幅要求,对1978~2014年浙江蚕业的发展不能充分记述,特整理近40年来浙江蚕业发展的有关资料,以供查阅参考。全文分蚕桑生产、蚕桑生产技术、蚕种生产技术、蚕业管理等部分。本部分为第一部分之蚕业生产概况与蚕区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蚕业迅速得到恢复与发展,1992年,蚕茧产量创历史纪录达14.07万t;此后,随茧丝市场行情的变化出现了波动;从2008年开始产茧量连年下降。浙江蚕区的划分,不同时期各有不同;最高峰时,蚕区分布于全省11个市(地)68个县,到2014年10个市45个县(市、区)有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5.
加快蚕业产业化的步伐已经成为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农科教相结合加速推进了现代蚕业园区建设;加速了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辐射;提高了蚕业科技推广的到位率,加速实现了蚕桑生产的规模效益;能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紧密结合的优势,提高厂蚕区蚕农的整体素质;通过建立蚕桑科技户和养蚕示范大户,促进了高效蚕业的发展和蚕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以农科教相结合为手段。走产,学,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是一条初步实现蚕业产业化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定赢 《四川蚕业》2012,40(1):52-52,57
<正>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协会于2004年12月9日正式成立,本协会是在宁南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下,在宁南县科协、科技局、蚕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蚕桑生产技术协会。1宗旨宁南县蚕桑生产技术协会是着眼于蚕业生产的长远发展,立足行业,顺应市场,正确引导蚕业生产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宁南县蚕业生产提供科技信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蚕业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科研、教育以及广大蚕桑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者,迫切需要更多更快更有效地获得有用的蚕业科技情报。但单靠以往传统的科技文献手工检索的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实现蚕桑科技文献的电子计算机检索,乃至国际范围内的联机检索,已是蚕业界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此,首先必须尽快建立蚕桑科技文献库。1989年8月,我国已成立了全国蚕业科技信息网,而且在2年的时间里已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8.
发展现代蚕业是新形势下蚕业生产的必然趋势,科技进步是推动现代蚕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结合海安县蚕桑生产现状,及近几年海安县实施科技入户的实际,深入论述了蚕桑科技入户工作对推动海安县现代蚕业发展的体会,并提出了科技入户的重点工作,以期为现代蚕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蚕业》是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江苏省蚕桑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为发展蚕业生产与繁荣蚕业科技服务,面向生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本刊的办刊宗旨。《江苏蚕业》1979年创刊至今,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知名度高而赢得蚕桑界广泛关注。主要刊载蚕业科技综述与专论、实验研究学术论文、蚕业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生产管理经营经验、试验简报、蚕业史与蚕文化、国外蚕业、蚕业动态与信息等。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竭诚为从事蚕  相似文献   

10.
马秀康 《蚕桑通报》2004,35(3):65-65
今天,我们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满怀喜悦之情庆祝<蚕桑通报>五十华诞. 在半个世纪的光辉岁月里,<蚕桑通报>遵照"发展蚕业科技,促进蚕桑发展,提高广大蚕业科技人员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宗旨,在繁荣蚕业科学研究,推进蚕业科技创新,促进蚕桑生产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蚕业》是江苏苏豪传媒有限公司、江苏省蚕桑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为发展蚕业生产与繁荣蚕业科技服务,面向生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本刊的办刊宗旨。《江苏蚕业》1979年创刊至今,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知名度高而赢得蚕桑界广泛关注。主要刊载蚕业科技综述与专论、实验研究学术论文、蚕业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生产管理经营经验、试验简报、蚕业史与蚕文化、国外蚕  相似文献   

12.
陆瑞好  林强 《中国蚕业》2012,33(4):58-62
概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十五”以来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的快速增加、蚕桑区域布局的进一步优化、缫丝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稳步发展等蚕业发展的特点;从蚕桑品种、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和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等方面阐述了广西蚕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广西蚕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丝绸出口对外依存度高、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蚕桑综合效益低、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提出“十二五”应从加强建设优质原料茧基地、继续加强蚕业科技创新、加快蚕桑多元化发展、保障蚕种安全足量供应和强化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促进广西蚕业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和浙江同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蚕桑发展面临相似的困难与问题,但近年来江苏海安、如皋等地通过家庭农场式等蚕桑基地建设新模式与产业化经营开展,取得了蚕茧基地稳定、质量提升、多元发展、效益增长的良好势头,其做法与经验值得浙江学习和借鉴。江苏经验在创新产业化经营、基地建设新路径、“精品蚕业”差异化发展、新型种养体系科技支撑等方面对浙江蚕业发展都有启示。  相似文献   

14.
《蚕学通讯》2016,(2):49-49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我国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和根本任务。辟有试验研究、综述、研讨与交流、技术与应用、专题报道、学术动态、知识园地、蚕丝信息等栏目,主要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主要读者对象:蚕丝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我国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和根本任务。辟有试验研究、综述、研讨与交流、技术与应用、专题报道、学术动态、知识园地、蚕丝信息等栏目,主要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主要读者对象:蚕丝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1979年是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一年,也是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建立的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省中等蚕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蚕桑技术人材,对蚕桑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解放以来,我省中等蚕业教育也历经曲折道路,今天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办好蚕桑教育,输送蚕桑技术力量,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为四化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1 浙江蚕种业概况 蚕种是蚕桑生产和茧丝绸产业的基础.浙江的蚕种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品质优良,不仅为浙江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蚕种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浙江蚕种制造业逐步形成了与蚕桑相配套的一项独特产业.早在清代,浙江制种技术已渐趋完善,余杭、嵊县、新昌、诸暨等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蚕种产区.1897年杭州蚕学馆的创立更标志着近代蚕种业的开始.此后,微粒子母蛾镜检法在浙江开始得到推广,专业蚕种场也开始得到发展.1912年在杭州成立农事试验场并设蚕种场.1915年创建浙江省立原蚕种制造场.1927年两场合并扩充为浙江省蚕种试验场.1924年开始生产一代杂交种,此后逐年推广.1929年全省制种量约8.15万张,1931年全省已有蚕种场75所.  相似文献   

18.
落实政策依靠科技振兴蚕桑诸暨市农业局何碧芳,王可荣,沈红星,俞建苗诸暨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调动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发挥了蚕业科技优势,解放了生产力,使蚕桑生产得到了发展。1993年生产蚕茧2835吨,...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我国主要蚕区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蚕业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研究出不少引人注目的成果,使我省蚕桑生产不断得到发展。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本文就我省解放以来的蚕业科技进步简单总结并初步探讨今后发展的方向。一、广东蚕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广东长期以来在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并在生产上起到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 (一)蚕品种的改良使蚕茧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蚕学家,原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主任吴载德教授,因突发中风,经抢救无效,不幸于2003年5月31日在杭州浙江第二医院逝世,享年90岁。吴载德教授,字象堑,1914年2月10日生于杭州湖墅实业世家,祖父吴恩元是清朝举人,父亲吴达尘经营蚕种场。吴教授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后,历任浙江省蚕桑改良场技佐、技士,四川省蚕丝试验场副技师,川南蚕桑研究室主任。1941年应聘到浙江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蚕桑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吴载德教授毕生致力于蚕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在蚕体解剖生理学方面造诣尤深,1956年招副博士研究生,是我国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