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豇1号是利用宁波绿豇豆品种宁波绿带中的优良变异株,经过5年系统选育、2年品比试验、2年生产试验、4年应用推广而来。1995年在宁波绿带原始群体中,以商品果荚绿色、荚长约50~60cm,品质脆嫩,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比宁波绿带增产6%~10%为选择性状,以当地主栽绿豇豆品种宁波  相似文献   

2.
用宁波地方品种作亲本,经过5年系统选育而成优质高产绿豇豆新品种绿豇1号。表现为熟性早,从播种至嫩荚采收春季约61d(天)、夏季约48d;豆荚绿色,平均荚长58.1cm、宽0.72cm,单荚质量18.6g;商品性佳、品质优;产量高,一般667m^2产量2000kg左右,比对照本地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3.
用引进品种和宁波地方品种作亲本杂交,经过5年6代选育,育成优质高产绿豇豆新品种“绿豇2号”。表现为熟性早,从播种至嫩荚采收春季约60d、夏季约48d;豆荚绿色,平均荚长60.9cm、宽0.7cm,单荚质量18.6g;商品性佳、品质优;产量高,一般667m^2产量2000kg左右,比对照本地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2013年引进5个绿豇豆品种,以本地品种新豇2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早熟、商品性好、符合市场需求的豇豆新品种,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共6个,夏宝豇豆、青豇901、眉青绿冠军、天马三尺绿、青豇909春秋王、新豇2号,其中新豇2号为对照。2.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产上缺乏优质高产绿豇豆品种,开展了绿豇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在地方品种“宁波绿带”中选择优良变异株,经8年系统选育,育成了优质高产新品种“绿豇1号”.该品种表现为蔓性生长,果荚绿色、长圆棍形、上下粗细均匀、色泽一致,平均荚长58.1厘米,荚径0.72厘米,单荚重18.6克,商品性佳,炒后色泽翠绿,质地脆嫩,风味好:从播种至嫩荚采收春季约61天,夏季约48天;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量2000公斤左右,比对照“宁波绿带”增产10%左右.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熟性早、品质佳、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春夏秋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绿豇豆新品种“绿豇1号”的最适栽培株距和最佳的搭架方式,我们于2002年进行了绿豇豆不同株距和不同搭架方式的筛选试验,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盐紫豇2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紫色豇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豇201205.该品种具有中熟、丰产、抗病、品质优、营养价值高等多种优点,适合江苏省及邻近省份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供广大蔬菜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镇豇 1号”是镇江市蔬菜研究所利用“之豇”变异株系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江苏省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 0 0 3年 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1 特征特性镇豇 1号为早熟豇豆品种 ,4~ 5月份  相似文献   

9.
极早熟豇豆新品种早豇一号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豇一号是平顶山市农科所从银秋豇豆的天然杂交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 ,经在我省焦作、濮阳、洛阳、周口、漯河、信阳、南阳、平顶山等地市和湖北省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 ,结果表明 :早豇一号豇豆早熟性极强 ,前期产量高 ,较对照之豇 2 8— 2提早上市 5~ 7d ,前期产量增产 2 5 %以上 ;连续结夹能力强 ,丰产性好 ,每公顷总产可达 30 0 0 0kg以上。1 早豇一号的特征特性1.1 植物学特征早豇一号属蔓生型 ,主蔓长 3m左右 ,以主蔓结荚为主 ,侧蔓较少。生长势中等 ,叶片较小 ,顶生小叶菱状卵形 ,长 7cm左右 ,宽约 5cm ,顶端急尖 ;侧…  相似文献   

10.
中豇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从尼日利亚引进的豇豆品种中选育的矮生早熟抗病品种,1999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豇豆新品种辽地豇2号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简单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育出适合广西地区栽培及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豇豆新品种,促进广西地区豇豆产业的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常规系谱选择法选育出豇豆新品种,暂定名为"桂豇一号"豆角,将其与广西区内主栽豇豆品种进行田间经济性状、产量及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桂豇一号"的商品荚率、荚长、荚厚、单荚重均表现最好,早、晚造产量分别为35 713.5和34 185.0 kg/hm2,其产量最高,且与农家自留种早、晚造产量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同时其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性。[结论]"桂豇一号"具有高产、优质、双荚率高、抗病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广西区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月见草新品种“绿禾10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见草新品种"绿禾101号"是从二年生野生月见草资源混合群体中选育出的一年生月见草品种。该品种经过2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287.6,2300.6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公选1号"增产7.2%和6.8%。"绿禾101号"品种丰产性好,含油率高,抗倒伏性强。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14.
方波  李毳  海瑞明  李龙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Z1):104-106
新豇2号是在绿豇90品种中变异单株采用系统选育而成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叶片中等大小,叶肉厚,深绿色。以主蔓结荚为主,有侧蔓1~2个,一般第4~5节着生第一花序,以后各节均有花序。成荚率高,每花序结荚2~4荚,第4~10花序可同时开花,前期产量较高。嫩荚绿黄色,荚面平整,荚条长而直,荚长60~80cm,条荚匀称,单荚重30~40克。嫩荚肉质脆嫩,品质优,耐老化,商品性极佳。春播从播种到商品采摘期为56天。单产1 800 kg/667m2以上,前期产量较高。该品种适宜西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豇豆为豆科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豇豆较耐热,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夏秋淡季上市的重要蔬菜之-。绿豇豆具有较强的地区消费习惯,是宁波等地主栽蔬菜,具有栽培历史长、面积大、范围广、品质优、消费量大的特点,由于不重视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致使其种性退化严重、产量不高不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适宜于贵州绥阳栽培的中熟豇豆新品种,以绥阳县目前当家品种之一“绿领8号”作为对照,共选取8个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重复三次,实施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8个品种产量水平大致可分为三个档次,产量稍高的为太空金龙4号、超级金豇、荚天下、泰豇1号、白玉蛟龙,分别比对照增产13.6%、12.8%、12.1%、11.97%、11.0%,增产率均在11%以上,增产显著,而且这5个品种荚条商品质量均较好,可在来年开展生产试验,继续观察,视情况确定是否推广;产量中等的为荚天下3号,产量稍低的为鄂豇1号、绿领8号,3个品种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荚天下3号和鄂豇1号田间长势、荚条商品质量等表现较好,可在来年进一步试验观测。  相似文献   

17.
启事     
新豇1号品种是之豇28-2品种的变异单株,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前期产量较高。荚面平整,荚条长而直,肉质脆嫩,较耐老化,商品性佳。春播从播种到商品采摘期为53天。产量2000公斤/666.7米^2以上,适应西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及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B型烟粉虱对豇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及适生性,可为豇豆抗虫性品种的选育应用和该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9±1)℃、湿度为80%±5%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B型烟粉虱对不同豇豆品种的选择性以及这些品种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存活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B型烟粉虱对12个豇豆品种的选择性有明显差异,其中对宁豇3号和扬豇40有很强的选择性,而对帮达1号的选择性最弱;此外,B型烟粉虱在不同豇豆品种上的适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宁豇3号和扬豇40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高,即抗虫性最弱,而在之豇特早30和帮达1号上的生存和繁殖适合性最低,即抗虫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江蛟 《农家致富》2005,(10):22-22
早豇2号 是豇2号是最新育成的中晚熟豇豆新品种.嫩荚绿白色.荚面平滑匀称.肉质密,耐老、耐贮运.主侧蔓均可结荚.开花期和采收期均比之豇28-2早.产量比之豇28高。春秋两季均可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不迟于8月上旬。  相似文献   

20.
《今日农村》2005,(12):19-1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豇豆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区域相对集中,生产上迫切需要高产、优质、抗性强、高纯度的新品种。浙江之豇种业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原有的之豇28—2、之豇特早30、之豇特长80、之豇特长90等品种的基础上,研发出绿冠1号、翠冠101、翠冠102等豇豆新品,为全国各菜区豇豆种植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