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的特征,它已在医学、畜牧学、食品科学以及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牛肉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血红素铁丰富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目前对我国而言,牛肉仍需要大量进口,因此对于如何提高牛肉品质一直是我国畜牧和食品行业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研究的一大课题。随着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发展,从蛋白质水平研究牛肌肉及其形成机制,对提高牛肉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肌肉主要是由水、蛋白质等成分构成,其性状及品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来表达的。因此,研究蛋白质组学在牛肌肉中的认知对于调控牛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其在牛肌肉中的研究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研究领域。中国牛肉目前仍需要大量进口,提高牛肉肉品质一直是我国畜牧和食品行业科研工作者尽心研究的一大课题。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从蛋白质水平研究肉品质及形成机理,对提高肉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肌肉主要由水及蛋白质等成分组成,且肌肉的性状以及品质主要就是由蛋白质来表达的。因此,研究牛肉蛋白质组学对认知以及调控牛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其在牛肉品质研究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畜禽肉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的肉质特性已经成为动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影响肉质特性的蛋白质和脂肪构成,蛋白质组学和基因表达谱等高通量研究方法在肉质研究上的最新成果,以及通过研究影响肌肉生长发育和脂肪沉积的结构基因和microRNA以阐明肉质特性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信息学将在肉质形成机理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在肉牛养殖中,追求肉质的品质,给人们提供健康的牛肉,越来越符合现代养殖观念,为了得到具有大理石花纹的肌肉,且皮下脂肪薄,肌肉颜色以及和紧凑度都得到改善的牛肉,从饲喂一种发酵饲料入手可以达到目的。1发酵饲料在改善家畜肉质上的利用发酵饲料作为家畜饲料,目前是将杂草、秸秆、蔬  相似文献   

5.
四种畜禽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肌肉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不同对羊肉、牛肉、猪肉、鸡肉进行了聚类分析,羊肉与牛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为接近,而猪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其它3者差别最大,说明聚类分析对于肉质评价是一种较好的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牛肉风味是评价牛肉的一项重要的品质和感官参数,它主要依赖于牛肉品的感官特性。牛肉风味是影响消费者对牛肉消费的重要因素。许多因素可以对牛肉的风味造成影响,例如:品种、年龄、性别、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影响肌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脂肪含量等决定肉的味道和风味的前体物质。近年来,对肉质风味的研究得到关注。对于测定风味的研究也越发成熟,风味组学与代谢组学结合更加科学准确解析风味的形成。本文对影响牛肉风味因素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牛肉风味改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色和牛(WAYGU)原产于日本,其特点是肌间脂肪丰富、肌肉大理石评定值高(+0.2以上)、肉质风味好。过去在追求低脂肪、低胆固醇含量的时代,黑色和牛未得到美国为主的牛肉输出国的重视,但在日本得到发展,黑色和牛肉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近年来,随着片面追求低脂肪、低胆固醇含量造成牛肉适口性下降,特别是人们对肉质的要求已不再单纯追求低脂肪,而是追求肉质风味好。牛肉需求趋势的变化,使黑色和牛受到世界主要牛肉输出国的重视,并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形成发展之势。1.日本黑色和牛黑色和牛是日本主要…  相似文献   

8.
钙蛋白酶系统在动物屠宰后肌肉蛋白质水解和肌肉嫩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肪酸结合蛋白参与脂肪酸的转运代谢,影响肌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与背膘厚、大理石花纹、嫩度和系水力等肉用性状有较高关联度;生肌调节因子在肌肉分化过程中可控制启动成肌细胞的融合和肌纤维的形成;肌肉生成抑制素是控制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影响畜禽瘦肉率、改善肉质性状的重要营养基因。作者综述了钙蛋白酶系统家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生肌调节因子和肌肉生长抑制素等影响肉牛肉品质性状的基因,以期在肉牛育种选择中找到使产肉量和肉质得到同步提高的途径,进一步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来改善肉牛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9.
肉色、pH值、水分是肌肉肉质非常重要的指标,本试验对延边黄牛肉与和延F1牛肉贮藏过程中肉色、pH值、滴水损失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延边黄牛肉与和延F1牛肉CIE L*值和CIE b*差异均不显著(P>0.05),CIE a*值在第3天、第5天差异显著(P<0.05)。pH值在第5天、第7天差异显著(P<0.05)。和延F1牛肉的滴水损失大于延边黄牛肉,在第1天、第5天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生物饲料对不同品种肉牛肉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肉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含磷脂多、胆固醇少,肌肉纤维细嫩、柔软,风味独特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牛肉消费量也持续增加,为牛肉生产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试验研究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生物饲料对不同品种肉牛肉中屠宰性能和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证明安格斯公牛在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和胴体产肉率相比西杂牛更高(P<0.05);而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P<0.05)。这能够为提高肉牛的肉质提供科学的依据,在肉牛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部位取样进行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8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日增重、屠宰率、产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生产性能较传统秦川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经过标准化育肥,24月龄时已具备良好的肉用生产性能,达到国际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胴体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差别较大,通过对其10个部位牛肉品质评定,西冷、上脑、里脊、眼肉为高档肉,肋条肉、臀肉、黄瓜条为中档肉,牛腩、胸肉、牛前为低档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试验拟通过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试验,对屠宰性状、胴体品质评价及品尝评分,为肉牛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以木薯渣为基础日粮(Ⅰ组)和以氨化甘蔗梢为基础日粮(Ⅱ组)2个组,分别补给3.0 kg精料,每组7头未去势西杂公牛,育肥110 d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①Ⅰ组期末平均活重434.27 kg,平均...  相似文献   

13.
Beef marbling is an important trait of meat quality and beef marbling influences the tenderness and flavor of beef, which contributes directly to the value of beef especially in the Japanese market. The lipid content of beef depends on the strain, sex, diet and fattening period of the animal. Japanese Black cattle (Wagyu) are well‐known for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marbling beef and this is a popular strain in Japan.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marbling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dipocytes, that is,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keletal muscle. This review article describes our experiment and related reports on micronutrients, especially vitamins and minerals, affecting adipogenesis in beef cattle. We pursue the possibility that manipulating the level of dietary micronutrients may become a new technique to promote beef marbling.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肉牛福利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福利是影响动物产品品质与安全的重要因素。肉牛作为重要肉品来源,为人们生活提供营养丰富的牛肉产品,并且因产业链长,面临的福利问题多很受人们关注。文章根据国内外肉牛福利研究的一些资料,主要阐述肉牛在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福利问题及肉牛福利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为中国肉牛福利标准的制定以及肉牛养殖业饲养管理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肉用西门塔尔牛与和牛杂交群体的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进行肉质性状比较,以期为肉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剖析及优质肉牛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收集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肉质性状表型数据,包括眼肌面积、剪切力、系水力、pH、肉色、脂肪颜色和大理石花纹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从而综合评价两群体的肉品质。结果显示,两群体的脂肪颜色、系水力及剪切力呈现两两正相关;肉色与脂肪颜色、pH呈正相关,且肉色与pH呈显著相关(P < 0.05),而系水力与pH、肉色和大理石花纹呈负相关。在两试验群体间,和牛杂交群体的大理石花纹、眼肌面积、pH性状表现为极显著优于肉用西门塔尔牛(P < 0.01)。从性别比较来看,肉用西门塔尔牛母牛在大理石花纹、pH、剪切力等性状上极显著或显著优于公牛(P < 0.01;P < 0.05);而和牛杂交群体母牛的肉色和剪切力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牛(P < 0.05;P < 0.01)。总体而言,和牛杂交群体的肉质性能优于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内比较表明,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母牛肉质性能优于公牛,而和牛杂交群体母牛肉质性能低于公牛。  相似文献   

16.
肉牛具有生长周期短、产肉效率高、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大的特征。近年,随消费者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牛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直接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肉牛养殖场养殖效益的好坏,受到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早期断奶管理、疾病防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做好犊牛养殖管理,能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避免由于传染性疾病危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牛肉制品。  相似文献   

17.
The mutagenic activity in extracts of fried meat from 16 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was studied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A98. In each experiment, 1 meat sample together with a standard beef sample was fried, and the mutagenicity was expressed relative to the beef sample. All meat samples showed less mutagenic activity than beef. The contents of creatine, creatinine, water, protein, carbohydrate and fat in the meat samples were analyzed, but mutagenicity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any of these constituents. Beef meat treated with creatinase to remove creatine produced reduced mutagenic activity. Possibly a threshold concentration of creatine is necessary to give a high mutagenic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