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金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保证当地马铃薯的高产优质,保障当地种植户的效益。选取了马铃薯新品种及部分推广品种在当地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比产量、商品薯率等性状对参试品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华颂香早、中薯早30、中薯3号、中薯5号的生育期低于73天,生育期相对较短,适宜金东地区种植。中薯5号产量最高,折合50955.6 kg/hm2,商品薯率87.1%,商品性良好,早熟性好;中薯早45产量第二,折合50021.3 kg/hm2,商品薯率80.8%,早熟性好;华颂香早产量49039.0 kg/hm2,商品薯率78.5%,早熟性好。中薯5号、中薯早45、华颂香早在金东区表现优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金塔县进行的10个春小麦品种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0品种中,酒春6号、441折合产量分别为10171.5kg/hm2、9838.5kg/hm2,较对照增产8.6%、5.1%,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抗逆性强,产量高,建议下年开展品种示范种植,以验证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个旧市水稻产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2019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野香优699、野香优676、两优699等8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对照品种为明两优527,综合评价各品种在个旧市种植的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等。结果表明,璜优699产量最高,为1 006.5 kg/亩,两优699产量为1 005.8 kg/亩,两品种株型紧凑、丰产性好、抗倒伏、抗病性强,适宜在个旧市水稻高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2007—2009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对连粳7号产量构成要素及丰产性、稳产性、广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粳7号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中每公顷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连粳7号稳产性好,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年度间变异小,对外界条件的缓冲协调能力强;连粳7号适应性广,增产点率73.7%,大部分试点的产量均在9000 kg/hm2以上,连续2年均是参试品种(系)中产量变异度最小的。连粳7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及山东省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2018—2019年度宝丰地区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在宝丰地域条件下稳产、高产、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特于2018年进行几个小麦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M128、WM169和XM51这3个品种的丰产性好、产量高,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对山楂伏早红进行了十一年的丰产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果个中等,成熟早、品质优、丰产、稳产、栽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第9年达到盛果期,平均每年每667m2产量达2294.0kg、纯经济收入为14743.0元,且产量稳定并略有上升,目前已成为当地的山楂定点丰产园,成为果农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油料产量的有效种植模式。通过复合种植,高低作物搭配,可实现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为了给此技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筛选出适宜的大豆品种特列此试验,通过研究适宜大豆复合种植中大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今年玉米全生育期降雨偏少,造成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影响整体产量,大豆未受到影响它的成熟度较好。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玉米各处理平均产量9252kg/hm2(8755.5 kg/hm210164.0kg/hm2),说明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从大豆产量结果来分析,佳禾2号折合产量2829kg/hm2,比对照增产34.5kg,增幅22.4%,居第一位;陇黄3号折合产量2640kg/hm2,比对照增产21.8kg,增幅14.2%,居第二位;冀豆17折合产量2590.5kg/hm2,比对照增产18.6kg,增幅12.1%,居第三位,中黄30(ck)折合产量2320.5kg/hm2,居第四位,东豆027折合产量1186.5kg/hm2,比对照减产75kg,减幅48.7%,居最后一位。综上所述佳禾2号及陇中系列的品种经济性状较好,倒伏程度低、抗旱性好、产量高,适宜我们区域生态环境下种植,东豆系列品种生育期长不能更好的完熟,建议明年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有应用前景的新杂交种,并在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方面做出综合评价.[方法]于2013~2015年以江苏省地区种植的7个品种组合在5个试验地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对初步证明有应用前景的新苗头组合进行区域内多年多点鉴定试验,以检验新杂交种在不同环境的产量稳定性和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结果]参试品种产量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参试地点看出明玉1301、苏试514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评价很好;苏玉41稳产性很好,丰产性较好,综合评价良好,相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适合江苏省春夏播区域种植;苏玉29、苏玉39各试点产量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推广应用时应选择合适的区域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漯麦163是漯河市农科院以漯麦6010为母本,弗罗里达301(Florida 30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抗逆、广适的中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采用产量对比、变异系数、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漯麦163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2015-2017年度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D组,2016-2018年度广适性小麦新品种试验黄淮冬麦区南片试验,2016-2018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小麦联合体区试和2016-2018年河南省丰优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域试验共9组试验汇总资料。结果表明,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漯麦163兼具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广适性及抗逆性,适宜在江淮地区、长江流域种植,本研究旨在为更好的推广该品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0个马铃薯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大理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大理高海拔山区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丽薯11号和云薯105产量高、品质好,可在大理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昆薯2号产量低,但具有早熟性,可在大理小春或冬作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油菜新品种种植试验,对8个油菜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进行初步鉴定,从而筛选出适宜麒麟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为促进麒麟区油菜品种更新换代、推动当地油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第一轮)2019—2020年度山西省苦荞品种自主联合区域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法、高稳系数法对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平均产量分别为 1920.1kg/hm21870.1kg/hm21850.1kg/hm21800.1kg/hm2,分别比对照‘晋荞麦(苦)6号’增产16.4%、13.3%、12.1%和9.6%,且差异显著,但这4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稳系数(HSC)分别为25.1%、27.8%、32.23%和26.7%,均小于对照‘晋荞麦(苦)6号’35.54%,均比对照高产稳产,且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由此得出,‘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均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苦荞新品种,且高产稳产性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在山西苦荞产业发展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有应用前景的新杂交种,并在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方面做出综合评价。[方法]于2013~2015年以江苏省地区种植的7个品种组合在5个试验地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对初步证明有应用前景的新苗头组合进行区域内多年多点鉴定试验,以检验新杂交种在不同环境的产量稳定性和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结果]参试品种产量的环境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参试地点看出明玉1301、苏试51417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评价很好;苏玉41稳产性很好,丰产性较好,综合评价良好,相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空间,适合江苏省春夏播区域种植;苏玉29、苏玉39各试点产量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推广应用时应选择合适的区域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与氮肥管理对稻田杂草群落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稻油轮作夏季稻田杂草群落分布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常规施肥NPK+秸秆不还田,N基追肥比例为6:2:2(F0NS,CK);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还田,N基追肥比例为6:2:2(F0S);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腐解剂,N基追肥比例为6:2:2(F0SA);常规施肥NPK+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腐解剂,N基追肥比例为7:2:1(F1SA);常规施肥PK,N减量15%+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腐解剂,N基追肥比例为6:2:2(F2SA)。记录杂草种类、数量、密度、生物量等指标,并于2016年9月底进行水稻实收测产。结果表明,与CK相比,F0S、F0SA、F1SA和F2SA处理的杂草总密度分别降低50.3%、29.2%、20.3%和6.8%,秸秆还田可以有效降低稻田杂草密度、生物量和杂草多样性;与F0S相比,F0SA、F1SA和F2SA处理的杂草发生数量和发生密度差异不显著,但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不同程度地减少,柳叶菜科和玄参科杂草显著增加,配施秸秆腐解剂对农田杂草种类影响显著。在秸秆腐解剂和不同施氮措施下,与F0SA相比,F1SA和F2SA处理杂草种类、生物量增加,杂草相对密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间优势杂草种类和种群数量减少,但F2SA处理下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F0SA和F1SA处理。与CK相比,F0S、F0SA、F1SA和F2SA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7.13%、16.55%、17.80%和10.67%,其中F1SA处理作物产量增幅最高。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能有效降低稻田杂草的发生密度、总生物量和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以生产中12个主推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从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经济性状等角度开展该区域玉米品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度间和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与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品种产量变异系数和产量可持续性指数不同,丰产稳产性品种年度间变异系数较小,产量可持续性指数较大,且为抗锈病、抗倒伏品种。综合评价表明,庐玉9105、登海605、蠡玉16和庐玉9104抗锈病、抗倒伏,具有较强的丰产稳产性,适宜在江淮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宁南地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玉米新品种进行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鉴定,初步筛选出适合旱地种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比对照登海1号增产16.48%,属中熟品种,丰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宜在彭阳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018年,对红荷包杏进行丰产栽培,结果表明,该品种结果早,产量高,丰产、稳产、果个大,品质优,成熟期极早,经济效益较高,栽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6年进入盛果期,667m2产量1942.5kg,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生食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在引进的12个青贮玉米新品种中,以北农青贮208、雅玉青贮26、大京九26、豫玉22号4个品种表现良好,长势健壮,没有发生倒伏,病虫害很轻。籽粒产量以北农青贮208处理为最高,是10722 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CK)处理高1328 kg/hm2,增产率14.1%,鲜草产量以雅玉青贮26处理的最高,是97489kg/hm2,较对照豫玉22号(CK)处理增产9798kg/hm2,增产11.2%。各品种的抗旱性、抗寒性,丰产性有待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早熟油菜新品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组合)在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对选用的 14 份供试材料,分别从产量、生育期、抗病抗寒性、抗倒伏性、经济性状、株型性状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表现好的品种(组合)有4个,分别为希望988(产量3554.96 kg/hm2)、18JD003(产量3395.97 kg/hm2)、云油杂30号(产量3234.47kg/hm2)、渝油55(产量3216.97kg/hm2),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高产、早熟、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特点,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合在南疆干旱区推广种植的山葡萄品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北冰红’‘北国红’‘左优红’‘雪兰红’‘双红’和‘双丰’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PAM-2500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不同山葡萄品种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测定供试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等12项适应性指标。 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对待测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适应性指标变异程度各异,其中干物质积累量、PnTrETR变异程度较高,超过30%,CiFv/Fmqn变异程度较小;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特征根>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1.737%,能够全面反映生长适应性效果优劣;‘北冰红’得分最高,干物质积累量、PnWUEFv/Fm均最高;‘左优红’次之,干物质积累量、PnWUEFv/Fm等指标仅次于‘北冰红’;‘双丰’得分最低。综合看来,‘北冰红’光合效率最高,田间长势强劲,是适合在南疆干旱区推广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