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祖寿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112-116
阐述了福建漳平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概况、景观资源特征,评价了开发建设条件,并提出了公园开发的措施,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其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鞠鑫  于婷  张武 《农业与技术》2024,(4):165-168
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发挥佳木斯市的资源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推动佳木斯市旅游品牌建设,本研究从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发展状况、开发利用条件等主要方面出发,分析了佳木斯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且运用SWOT分析法,归纳分析佳木斯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等方面进行组合匹配,尝试提出符合本市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索区域高质量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福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旨在为福建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推动福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詹原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26-7228
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农村生态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开发规划不合理以及大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仍然走着较为传统的粗放型路线。选取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生态旅游业发展较早的福建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福建农村生态旅游业现存发展模式的不足,最后结合福建省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台湾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包括台湾地区生态旅游活动的类型、相关规定、当局和民间组织的合作以及生态伦理的传播。同时,研究了福建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两岸的生态旅游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合作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石芬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705-1708
茶资源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最重要、最宝贵的生态、经济和文化资源,在加快旅游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将发挥着巨大作用。采用SWOT分析方法,凭借大量数据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茶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鄂西茶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即依托生态旅游,带动茶资源开发;整合资源,培植优势茶品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公园是指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系统的内涵: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环境;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人才培训、公园的功能分区、旅游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园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湿地生态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汉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水土涵养地,发展生态旅游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乃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助推作用。通过梳理汉江陕西段生态旅游资源多样、交通优势明显和市场前景广阔等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条件,分析其多元化发展路径和空间布局,提出整合资源构建生态旅游通道、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形象、大力开展多角度品牌营销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汉江陕西段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以及生态旅游开发"一廊、两核、多心、五河段"的总体布局理念。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已初具规模,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显露出不容忽视的生态及社会问题.从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面影响,以及维护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内蒙古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作者对内蒙古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及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内蒙古生态旅游的对策是: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特色;加大宣传力度: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创新型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定性评价.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丰度大,品位高,民风民俗优势突出,生态旅游资源组合度好.在已查明的419个生态旅游资源单体中,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囊括了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3大类、8类的27小类,具有多样性、垄断性、宗教性、民族性、原始性特征.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蕴藏着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藏东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农业产业为支撑,乡村环境为旅游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突出生态效应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崇义县乡村资源和绿色资源开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县的资源环境条件、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等总结出: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立农村社区利益保障机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县域交通建设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业中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初步调查分析,作者通过对黄河三峡旅游风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政策、民众意识、客源市场等方面开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优势分析,针对影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在三峡旅游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董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28-929,932
在分析秦岭北麓生态旅游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对秦岭北麓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做好调研,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确立保护性开发原则,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有机统一,实现秦岭北麓生态经济旅游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在湟中县的发展以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利用自然生态,结合人文景观,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笑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72-175
分析了淮北市采煤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研究塌陷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出了淮北市采煤塌陷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框架构想,设计了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水利利用、生态旅游利用等三大重点利用取向,将塌陷土地资源的水利、生态农业、生态湿地等各种利用方式纳入统一系统,统筹规划,以期促进采煤塌陷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临安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刍议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浙江临安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及锦城镇在临安生态旅游形象中的地位的分析,提出锦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形象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锦城镇的生态旅游形象应是:MI——山水城市,吴越源流;BI——友善文明,高效优质;VI——绿色雅致,整洁和谐。表2参6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评价长白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契合了乡村振兴的内涵,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二者有着天然的耦合性,但在有效衔接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规划不完善、地方财政运营资金不足、旅游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旅游专业人才较稀缺等方面。为此,要科学规划生态旅游项目、制定支持生态旅游政策、加大生态旅游基础建设、提高生态旅游人才素质,以此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山湖湿地景观保护与开发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表明,青山湖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了河流,水库,沼泽和以池杉林为主的水上森林,具有功能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景观特异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征,当前青山湖湿地景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资源保护和旅游规划,规划和建设青山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如招引水鸟区,水上森林区和湿地植物专类园等。可以较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景观多样性和特殊性,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