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扫描电镜技术在颗粒物的物理特征和形态分布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分析龙岩市各尘源的形态特征和含有的主要元素,对比采样点样品的形态特征,判断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结果]与CMB8.2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源解析结果相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龙岩师专、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学院、龙岩市环境监测站四个大气常规监测点为例,对PM10贡献较大的分别是土壤风沙尘、燃煤尘、二次扬尘;土壤风沙尘、二次扬尘、机动车尾气尘;二次扬尘、土壤风沙尘;二次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尘。[结论]研究结果对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大气环境治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16种树木吸附大气颗粒物的差异及颗粒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选择吸附颗粒物能力强的绿化树种修复大气颗粒物污染,以北京市西直门交通枢纽的16种常见绿化树种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和颗粒物的形态,并用ImageJ软件对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进行统计。研究发现,16种树叶表面形貌差异较大,阔叶树种叶片上表面形态比较复杂,有沟槽、褶皱、绒毛和蜡质等,下表面主要有气孔、腺毛、绒毛等,形态相对较单一。针叶树种叶表面形态相对简单,有少量褶皱,但是叶表面分泌大量油脂。叶片表面附着的大部分颗粒物表面粗糙且形态不规则,粒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在3种粒径中占比最大。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颗粒物的元素进行分析发现,组成颗粒物的元素主要有C、N、O、Si、Ca、Fe,及少量的Na、Mg、Pb、Ni、Cd和Pd等元素。从颗粒物来源分析,主要含有C、N、O、Na、Mg、Si和Ca等元素的颗粒物,可能主要来自自然界,而Pb、Fe、Ni、Cd和Pd等元素含量较高的颗粒物可能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产物。叶表面颗粒物附着密度结果表明,圆柏和油松较其他树种叶片颗粒附着密度大,其余较大的树种依次是栾树、国槐和榆叶梅等。研究结果为揭示树木吸收大气颗粒物的机制及合理选择园林绿化树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中毛白杨和油松叶片表面颗粒污染物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观察北京地区不同环境中毛白杨和油松叶片表面颗粒污染物状况。选择毛白杨和油松分别代表阔叶乔木和针叶常绿树种。在2014年6、10月分别采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2个采样点2种树种叶表滞留的颗粒物进行了粒径与数量统计及来源解析。结果表明:PM2.5是毛白杨和油松叶表总颗粒物的主要成分,颗粒物主要滞留在毛白杨叶片的上表面和油松针叶的平面;在单位叶面积上,油松叶表面的颗粒物较毛白杨多;西直门样地叶表的PM2.5数量多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0月份叶表滞留的颗粒物数量多于6月份。西直门样品除硅铝酸盐颗粒外还包括烟尘集合体和飞灰颗粒,且含有较多的S元素;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相比,PM2.5污染较重的西直门地区样品气孔较小、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新郑大枣矿质元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新郑大枣大田生产、深加工、营养食用药用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指导。[方法]测定新郑大枣产区的土壤及大枣矿质元素含量,探讨大枣矿质元素的含量特征、对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及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结果]新郑大枣K、Ca、P、Mg、Al、B、Si、Fe、Zn等元素含量较高,而Mn、Cu、Se等含量较低;对P、B、Zn、K、Cu等元素的富集吸收能力较强;元素之间关系较复杂,但基本呈现生物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之间相关系数较大的规律特征。[结论]新郑大枣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珲春市苹果梨基地土壤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方法]从吉林珲春市苹果梨果品基地采集32个表层土样,分析了样品中7种常量元素和10种微量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土壤常量元素MgO(K=0.470)、CaO(K=0.300)含量平均值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Fe2O3(K=1.000)、K2O(K=1.040)、Al2O3(K=1.060)、SiO2(K=1.070)含量平均值与全国平均值基本相当,Na2O(K=1.140)含量平均值高于全国平均值。土壤微量元素Cr(K=0.894)和Co(K=0.904)与全国土壤平均值基本相当;As(K=0.341)、Hg(K=0.550)、Cu(K=0.659)、Ni(K=0.677)、Se(K=0.702)、Cd(K=0.774)和Zn(K=0.812)含量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只有Pb(K=1.029)的平均含量高于全国土壤平均值。[结论]该研究为延边地区主要苹果梨种植区合理施肥,提高苹果梨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可行性。[方法]对常规卷烟配方物质、卷烟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化学常规成分含量、物质表面形态差异及近红外光谱差异进行分析。以60个含有不同量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卷烟样品为建模样品集,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近红外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样品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实际值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96 1、0.994 9,校正误差均方根(RMSEC)分别为0.477和0.668。[结论]用近红外光谱可以同时快速准确地测定卷烟配方中膨胀烟梗颗粒和再造烟叶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海南岛东西部砖红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在海南岛东、西部各取6个土壤剖面,共35个土壤样本,对砖红壤土壤剖面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砖红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东、西部表层土壤各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特征;除镍元素外,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在各层中的均值高于中国南方砖红壤平均值,有一部分重金属元素在淀积层积累;另外,人类活动对海南岛砖红壤剖面中的重金属元素可产生一定影响;海南东、西部表层土壤各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铅和铜,铬和镍,铬和锌之间显著相关,这些重金属来自同源的概率更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海南岛砖红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土壤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喀斯特高原峡谷区植被恢复及土壤养分综合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喀斯特高原山地区52份土壤样品的C:N、C:P、N:P、Ca:Mg、Fe:Mn、Cu:Zn、B:Mo、P:S、Ca:S和Al:Si共计10个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范围、相互作用效应及其对土壤质量的贡献。[结果]B:Mo、Al:Si的变异系数50%,C:N、C:P、N:P、Ca:Mg、Fe:Mn和Cu:Zn的变异系数的变幅为50%~100%,P:S和Ca:S的变异系数130%。C:N与Fe:Mn、Cu:Zn间呈显著正相关,与Al:Si呈出极显著负相关;C:P、N:P与B:Mo、P:S,Cu:Zn与Al:Si呈极显著负相关。前4个主成分反映出原始数据信息总量的82.479%,依次受C:P、N:P,Cu:Zn、Al:Si,Ca:Mg、Ca:S和Fe:Mn等的支配。[结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计量指标间呈较强的互作效应,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亦对土壤质量起到明显的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敏  高宗军  庞旭贵  代杰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0-20054
[目的]了解章丘大葱产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及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方法]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章丘大葱产地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数据,系统研究境内表层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组合特征及剖面特征。[结果]分析土壤中2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大部分元素受深层土壤控制明显,具较强的承继性。但是,S、Se、Hg、N、P等元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结论]研究区土壤中大多数元素基本保持成土母质母岩的原始状况,物质主要来源于深层土壤母质,但一定程度上受表层各种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TSP和PM10来源解析表明,土壤风沙尘是颗粒物的重要尘源,为此收集了源解析土壤风沙尘17种元素的质量浓度谱(成分谱),应用地质累积指数(以土壤元素背景值为背景浓度)来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颗粒物源解析土壤风沙尘的污染,为选择标识元素和治理风沙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⑴粗颗粒土壤风沙尘中Al、K、Ti基本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Ca、Ni、Cu、Zn、Pb已为中到强污染水平;⑵细颗粒土壤风沙尘中Na、Mg、Al、K、Ti、V、Fe、Ba、Mn未达到一般污染水平,Cr、Ni、Cu、Zn、Br元素达到较重的污染水平;⑶粗细颗粒元素地质累积指数城市间差别较大,细颗粒的地质累积指数相对高于粗颗粒元素的地质累积指数。  相似文献   

11.
崔琳  韩瑛  徐兰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00-12302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黑土土壤有机碳及贮量的影响。[方法]以黑土区草地、耕地、樟子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碳储量的分布和积累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以〉2mm团聚体为主。土壤不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分配并不相同。相较于林地土壤,草地和耕地均降低有机碳在小粒级团聚体中的含量,而增大大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贮量变化规律与团聚体组成比例相吻合。[结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贮量的变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团聚体组成比例。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黑土有机碳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分布和贮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树种叶片滞尘特性,为滞尘型绿地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浸法和图像法,测定吉林市6种常见街道绿化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叶片固着颗粒物粒径组成,分析微结构与叶片滞尘的关系。[结果]1能够较长时间稳定地固着于叶片表面的粉尘以小粒径颗粒物为主,6种树木叶片固着PM_(10)的数量比例均超过97.76%;叶片累计固着PM_(2.5)的数量比例均超过65.33%。2在各树种滞尘量比较中,大粒径颗粒物发挥了重要作用。6种树木叶片固着PM_(10)的体积比例为47.87%~78.22%,体积最大的是金焰绣线菊(Spiraea×bumalda cv.Cold flame),最小的是杏(Prunus armeniaca L.);叶片固着PM_(2.5)的体积比例为4.41%~14.66%,比例最大的是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最小的是杏。36种街道绿化树种叶片滞留颗粒物、PM_(2.5)、PM_(10)总量差异显著,树种滞尘存在特异性,表现在滞尘量及粒径组成两方面。4叶片微结构对较小颗粒物(粒径20μm)滞留具有重要影响。通常,叶片的皱褶、凹凸程度越大,固着颗粒物量越多。[结论]能够较长时间稳定地固着于树种叶片表面的粉尘以小颗粒物为主,固着量和粒径组成与叶片表面微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地理标志产品抚顺哈什蚂特征元素及其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抚顺哈什蚂油中的10种元素与来自其他地域的蛙油(林蛙油、牛蛙油、蟾蜍油)进行比对,确定表征抚顺哈什蚂的特征元素,并系统研究了特征元素与其生长的土壤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蛙油中的大多元素如磷、铁、铜、锰、钾、镁等的含量趋势与土壤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哈什蚂的保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城市草本植物在降低大气颗粒物(PM)的作用,选取福州市白马路常见的15种草本植物,采用滤膜分级过滤的方法,对其单位叶面积滞留总颗粒物量、粒径<10μm和粒径<2.5μm的颗粒物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叶面结构分析其滞留颗粒物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草本植物春季滞留颗粒物量的差异较大,相差3倍以上,其中麦冬的单位叶面积总颗粒物滞留量最大,为3.083 8 g·m~(-2),芭蕉最少,仅为0.740 5 g·m~(-2);草本植物叶表面颗粒物主要是细颗粒物;叶表面结构直接影响植物滞留颗粒物的量。  相似文献   

15.
土壤颗粒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就土壤颗粒功能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对养分保持和供给及土壤性质的影响,土壤颗粒对微生物与酶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土壤粘粒胶膜的肥力特性研究,土壤团聚体对肥力的影响研究,土壤颗粒的复合作用与团聚体形成,土壤纳米微粒在土壤肥力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研究意义,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彭方  刘宽  胡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66-11667,11672
[目的]分析孝感市城区颗粒物污染的现状及来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TSP及Pb、Cd、Zn的含量。[结果]孝感城区车流量和人流量密集的部分功能区大气质量存在一定的污染,大气颗粒物的日浓度最高值出现在7:00~8:00的时间段,在城站路和学院南门分别为0.5833和0.7500mg/m3,大气已受不同程度铅、镉、锌污染。其中重金属含量为Pb〉Zn〉Cd,3种重金属含量的日最大值均出现在11:00~13:00的时间段,城站路的Pb、Zn、Cd含量分别为21328.13、1113.58和2093.75mg/kg,学院南门的Pb、Zn、Cd含量分别为15484.38、618.29和2763.68mg/kg。表明孝感城区大气中TSP存在污染,最高值出现在黎明前后,且TSP中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Pb、Cd和Zn,其中Pb和Zn为主要污染物,日最高浓度均出现在11:00~13:00时间段。[结论]该研究为改善孝感城区大气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宋卫锋  罗丽丽  林梓河  严明  邓琪  莫于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97-3399,3418
[目的]通过外加砷源驯化肇庆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细菌,研究砷氧化菌的生理生化及转化砷特性。[方法]采用富集、稀释平板、硝酸盐漫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结果]从中分离、鉴定出具有氧化砷功能的产碱杆菌和土壤杆菌2种菌株。[结论]这2种菌株最适氧化砷温度为30℃,最适氧化砷pH为9。培养基中乳酸钠浓度对菌株氧化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877-2880,2884
[目的]为确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东北温带地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采用土壤轻组有机碳分离方法,研究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农田对土壤团聚体轻组有机碳(LFOC)的影响。[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LFOC含量天然次生林高于农田,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0~20 cm)各粒级土壤团聚体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差异显著。天然次生林转变为农田下降幅度为2.48~4.17 g/kg。土壤团聚体LFOC含量、土壤团聚体LFOC分配比例均表现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粒径2.00~1.00 mm最高,0.25~0.50 mm为最低。天然次生林转变为农田土壤团聚体LFOC主要损失在大团聚体0.25mm中。2.00 mm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对土壤LFOC具有强富集和物理保护作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转变为农田时,大团聚体土壤LFOC的下降最明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平均重量直径(MWD)均高于农田,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低。[结论]土壤轻组有机碳可作为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农田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的野外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北方城市空气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不同地表类型,观测起尘差异,分析表土微团粒粒度,计算起动摩阻风速。[结果]沙化农田的光滑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s)为0.0012cm,小麦地为0.0021cm,果树苗地的为0.0025cm。有植被覆盖的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明显高于裸露地表,且随着植被高度增加而增大。延安果树苗地地表起动摩阻风速达到了139:15cm/s。裸露小麦地和果树苗地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大于裸露沙化农田(7.39cm/s)。小麦返青期、成熟期、收割后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分别为46.85、98.93、29.05cm/s,裸露地表和幼苗期果树苗地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分别为26.01和139.15cm/s。[结论]植被高度和土壤结构性质是影响地表粉尘起动摩阻风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