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学江 《蜜蜂杂志》2002,(12):28-28
每个养蜂者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蜂群在春季开繁后经过最短时间的繁殖而完成新老交替,然后顺利进入群势迅速增长期。然而有的蜂场事与愿违,在蜂群繁殖了一段时间后,虽有新蜂不断出房,但群势却日渐下降,难于恢复到开繁时的蜂量,出现“春衰”。导致蜂群“春衰”的因素繁多,……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期长达6个月之久,越冬后期蜂群普遍发生下痢病,严重危害蜂群,很多养蜂者深受其害,越冬前很好的越冬群,因越冬期的下痢病,到早春全成了一些弱小群,无法繁殖,只好花钱再购买强群来补助蜂群进行春繁。即使是老养蜂员,在东北蜂群越冬管理上抓不住要害,稍有不慎,越冬后期便会发生下痢病,轻者蜂群群势削弱,重者所剩无几,到早春时无法春繁。 为使以后在高寒地区的养蜂者免受其害,根据我多年的实践经验,造成蜂群越冬后期下痢的原因,除《蜜蜂杂志》2001年第10期刊登的《高寒地区越冬期蜂群下痢病多发原因及其预防》一文中介绍的越冬饲料中含甘露蜜和越冬蜜没有全部酿造成熟封盖外,还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5,(4):34-35
<正>黑龙江地区因地理因素与南方蜂群管理上区别很大,其特点是冬季严寒,越冬期长。特殊的气候环境对蜂群安全越冬非常不利,越冬蜂群死亡率高,蜂群出窖春繁时普遍存在群势弱的现象,全年主要蜜源期到来与繁蜂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春繁时间里,如果春繁群势确定不合理,强弱不均,对春繁影响很大,出现强群过早产生分蜂热,弱群通过后期补充也没有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进入大流蜜期总是出现强弱有别,平均单产上不去,直接影响总产量。笔者总结经验,找出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永华 《蜜蜂杂志》2001,(10):12-13
我地处于长江下游平原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 ,最低气温在 0℃以下的天气不多 ;昼夜温差小 :温差大时 ,1日之间相差 8℃左右 ,温差小时 ,相差约 3℃ ;春繁期多低温阴雨天气 ;春繁期短 ,有效增殖期只有 2 0天 ,甚至还不足。冬季有为数不多的枇杷花吐粉流蜜 ,越冬蜂伤亡大 ,损失率高达 35 %~ 4 0 %。根据上述情况 ,历经多年探索 ,我采用了以下方法对蜂群进行越冬管理。1 蜂群群势适当蜂群越冬群势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越冬和来年春繁 ,根据我地早春增殖期奇短的特点 ,我认为早春用双王群繁殖为好。所以在越冬前定群时 ,一是要求全部组成…  相似文献   

5.
<正>蜂群经过漫长的越冬期,进入春繁,只有健壮的蜂存活下来。早春天气变化无常,气温也不稳定,在蜂群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蜂群负增长,像见子不见蜂,各种疾病趁虚而入。蜂群迟迟繁殖不起来,是造成春衰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春衰我采用以下举措:一、适时开繁早春开繁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要视天气和蜜源情况而定。天气冷,蜜源植物生长缓慢,这时开繁得不偿失;如果天气晴好,气温升高,蜜源植物生长快,甚至提早显现花蕾,遇到这种情况可提早春繁。例如,  相似文献   

6.
蜂群在自然繁殖中受不同条件影响,形成了强弱不等的群势。人工饲养的蜂群在人为管理环境中可以按需要任意改变其群势,但不管群势怎样改变,其消长规律依然随着气候和蜜源的变化而变化,早春是蜂群群势最弱阶段,通过春繁在流蜜期达到最强盛阶段,越冬前蜂群又降到较弱阶段,人为管理循着蜂群的消长规律,采取措施加速繁殖蜂群,增强群势,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蜂群繁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20,(3):22-23
<正>张老师您好:我养蜂也已经有几年了,有时候蜂群越冬时群势还不错,刚开始春繁的时候也都有3~4脾足蜂,可是繁殖一段时间以后,蜂群群势不升反降。我咨询了一些蜂友,有的说蜂子有病,有的说饲料不好,众说不一。我想咨询一下张老师,什么原因可以引起蜂群"春衰",如何才能避免春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读者:王春来  相似文献   

8.
蜂群安全越冬,对群势大小有直接关系,因为越冬期是按蜂群大小来定温度。我县地区,越冬期长气温低。几年来掌握了蜂群越冬的生活习性,六框以上的蜂群适于越冬。所以我们养蜂同志对越冬的蜂群,在繁殖期就抓紧。多繁殖越冬蜂,达到壮群入  相似文献   

9.
<正>一、春繁期保温越严越好,奖饲蜜粉越勤越好早春外界变化无常,温差大,天气多变,外界无蜜粉源,人为过早奖饲蜂群会对蜂群造成误导,使有限越冬蜂过早加剧劳作,严重缩短其寿命,容易出现春衰,对春繁极为不利。应根据物候和群势适当保温,让蜂群逐渐适应外界气候,随外界气温回升,天气逐渐变暖顺其自然繁殖,保存实力。当外界有零星蜜粉出现,开始  相似文献   

10.
<正>1蜂群春繁我国长江流域从事商品蜜生产的蜂群占全国蜂群总量的2/3,早春蜂群繁殖好坏直接关系油菜蜜收成。2014年冬季,由于"厄尔尼诺"影响,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暖冬,盗蜂四起,造成越冬蜂群群势衰弱。2015年早春,蜂群春繁群势不强,再加上在3~4月,出现"倒春寒",直接影响蜂群的壮大。所以2015年春繁,蜂群普遍不壮。2蜂蜜收成2.1油菜蜜油菜蜜由于颜色较浅是我国出口蜂蜜大宗品种。  相似文献   

11.
-华北早春气温较低,气候变化很大,蜂群强弱直接影响它的发展和繁殖。蜂群越冬后,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蜂群衰弱,在早春就不易繁殖。弱群的蜜蜂,既要孵育蜂卵,又要采水、采粉,同时还要保持巢内繁殖所需要的温度(35℃)。劳动量增加,提前衰死。群势难以迅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蜂群早春排泄后应适当控飞黑龙江地区蜂群在三月上、中旬便有机会排泄,而后却时有气温骤降、大雪纷飞的天气。外界气温低、无蜜粉,无效的空飞势必消耗工蜂的体力,缩短寿命,造成蜂群春衰。几年来我采用此法进行春繁,使蜂群顺利度过新老蜂交替期,群势增长快。一...  相似文献   

13.
<正>一、越冬宁冷勿热,早春宁热勿冷沿江江南地区的春季气温由低逐渐升高,开繁的同时需要对蜂群进行内外包装,而越冬期间蜂箱是裸露的。实际上,春繁和越冬是蜂群两个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一个是繁殖模式,另一个则是休眠状态。处于繁殖期的蜂群需要“动”,越冬过来的蜜蜂担负着巢内哺育任务,此时外界温度起伏不定,要是不保温,群势又不强,巢房里的小幼虫会被冻死。一边开繁一边包装,其目的就是加强保温,确保巢温正常,  相似文献   

14.
正越冬前喂足越冬饲料通过蜂群越冬情况的观察发现,凡越冬前(11月份)喂足越冬饲料的蜂群,越冬后群势削弱20%~30%,蜂群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1框蜂。而越冬饲料不足的蜂群,群势削弱率达到50%~70%。浙江有个蜂友说今年早春蜂群群势5框左右,较往年要多1~2框蜂,分析原因,因为年底有事最后一次枇杷蜜没摇,蜂群内饲料充足的缘故。贵州开阳县画马崖中蜂场周蜂友也深有体会,他观察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浙江养蜂员大都采取蜂群越冬后只留下一张脾(无论有多强,不足一框要合并)开始春繁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加快春繁的速度。然而,现在大多数养蜂员,尤其是北方的养蜂员,在早春繁殖时,总舍不得多抽脾。他们以为蜂数太多,而仅留一张脾会限制蜂王产卵,从而降低春繁速度。对此,我们做了初步的对比实验。越冬后,选群势约为1.5足框的蜂群20群,然后分为甲乙两组。在3月5日(山东早春繁殖期),把两组蜂群内所有的脾抽掉,甲组每群内换有一张半粉蜜脾,乙组每群内换有两张半粉蜜脾,以后两组的管理方法相同。实验的结果是:甲组,3月9日蜂王产卵约为0.5个脾,3月14日出现寒流,没有发现工蜂拖子现象。3月25日又加入第二张半粉蜜脾,4月4日第二张半粉蜜脾基本上产满子,4月10日已发展到3.5足框的群  相似文献   

16.
<正>春繁是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蜂群基础好,加上得当的管理措施,蜂群就会快速发展,从而投入到蜜源采集中去。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常出现春繁后蜂群发展缓慢或群势不升反降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春衰”。蜂群一旦发生“春衰”,待大蜜源开花流蜜时,只能望花兴叹,直接影响养蜂效益。本文就蜂群发生“春衰”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止“春衰”的建议,供广大养蜂人参考,以期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春繁是一年中养蜂工作的开始。蜂群越冬之后,工蜂老化,哺育和生产能力减退,部分老蜂逐渐死去,群势减退,需要通过春繁来实现新老蜂交替,恢复元气,发展群势,顺利进入春蜜生产期。但春繁前中期气温尚低,寒潮阴雨频繁,气温变化剧烈,若春繁时机选择不对,措施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新老蜂交替不顺,蜂群发生春衰,或致蜂群发病(中囊病);或因饲料不足饿死蜂群。许多初学养蜂者都在问,什么时候开始春繁最合适,怎样正确春繁?下面就这些问题,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牛庆生 《中国蜂业》2005,56(3):13-14
在一般情况下,长白山区部分蜂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春衰",即春季成年蜂大量死亡,新羽化蜜蜂数远少于死亡蜜蜂数,群势迅速下降,延长了蜂群的恢复期和繁殖期,蜂群群势弱,当年生产力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早春蜂群的繁殖,是先繁殖强群?还是先繁殖弱群?何时开始繁殖为宜?对于这个问题,养蜂者说法不一。然而,无论采取什么祥的繁殖方法,都是为了在大流蜜前把蜂群培育成强大的采蜜群。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证在春繁以后不拖子。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在繁殖期间有一代子不能健康地哺育成功,就会造成春衰。所以,春季繁殖的整个过程,必须是正常繁殖不间断地一气呵成。早春气候极不稳定。弱小蜂群没有能力调节好巢内的温湿度,即便做好内、外包装,  相似文献   

20.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5,56(1):20-21
近年来,黑龙江牡丹江地区一些蜂场,蜂群出室(或拆除包装)连续出现春衰现象(每群只有2框蜂左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由于群势削弱,又不忍心丢弃蜂王合并蜂群,春繁发展相对迟缓,养蜂者为夺取当年蜂产品高产丰收,不惜重金四处买蜂给蜂群补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有关蜂场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越冬蜂群出现春衰有以下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