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将经历了越冬、越夏或其他较长生存条件恶劣期的蜜蜂称之为“度劣蜂”。 在度劣期结束后蜜源紧随的环境条件下生活的中蜂,育儿数量大增,这会使流蜜期的中蜂群在年龄结构上普遍“年轻化”。根据蜂群生物学规律:幼蜂、青年蜂为主体的蜂群容易滋生“分蜂情绪”,有分蜂热的蜂群蜂蜜产量不高。 分析蜜蜂生产蜂蜜的过程。无论是参与其中的蜜蜂年龄结构与内外勤分工,还是各种行为配合都……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唯一的主要秋季蜜源,然而转地到该地采集的蜂群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蜜粉源花期推迟、蜂蜜价格偏低、蜜蜂中毒、缺乏水源、盗蜂严重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养蜂者弃蜂改行、弃花躲蜜的因素。尤其盗蜂导致蜂群秋衰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了盗蜂自然会吸引养蜂者前来放蜂采蜜,蜂群数量增加,促进蜜蜂为向日葵授粉,提高向日葵产量,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正>影响蜂蜜高产的原因很多,有外部因素,有蜂群内部的因素,也有养蜂员管理技术方面的因素。一、蜜源和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蜜源是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缺乏蜜源,不要说蜂蜜高产,连蜂群的正常生存都成问题。蜜源植物种类越多,数量越丰富,流蜜期越长,流蜜量越大,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每群蜂平均占有蜜源的数量越多,蜂蜜的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蜜蜂饲养量一直稳定在110万群左右,其中85%的蜂群是意蜂,大部分采取转地放蜂的生产形式,15%的蜂群是中蜂,利用当地山区、半山区的零星蜜源,分散养殖。近年来,全省年生产蜂蜜7万~8万吨,蜂王浆2000多吨,蜂花粉3000多吨,还有蜂胶、蜂蜡等产品,养蜂产值近11亿元。蜂产品加工增值后,全省蜂业产值20多亿元。连续10多年来,该省蜜蜂饲养量、蜂产品产量和外贸出口数量、蜂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在我国养蜂业中占有十分  相似文献   

5.
养蜂生产的直接要求是不断提高峰群的单位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扩大管理蜂群数量,降低成本,增加产值。我国各地的主要蜜源植物品种多,面积大,泌蜜量高,辅助蜜源植物丰富,极待开发利用。目前我们的蜂群数量还相当少,旧法饲养的中华蜜蜂和新法饲养的欧洲蜜蜂平均产量都不高,但是也有许多高产事例,两者相比蜂蜜产量相差5—10倍。同时在  相似文献   

6.
油茶花蜜源是秋末冬初重要的蜜源资源,对提高蜂蜜产量和保障越冬蜂有积极的作用;因该蜜源存在对蜜蜂有毒性的物质,可造成成蜂和幼蜂中毒,影响产蜜和蜂群发展。本文针对蜜蜂油茶花蜜中毒的原因、症状、预防与救治方法提供个人经验与见解,供养蜂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洪琪  黄红卫  王升  谢鹤  杨冲 《中国蜂业》2006,57(11):21-22
利用蜜蜂品种间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育种原理,采用蜂蜜高产型喀意杂交蜂种与王浆高产型浙农大1号浆蜂种进行三元杂交,定向组配培育成适合西北地区蜜源及气候条件的兼具蜂蜜王浆高产性能的优良蜜蜂品种。三交种蜂群越冬死亡率分别比其他两组降低3.8%与4.1%,比父母本组蜂群分别少消耗饲料0.9%与1.4%;春季繁殖力比意喀杂交种蜂量增殖10.6%;比意喀杂交种子脾增加20%,;蜂王浆产量比喀意杂交种群产量增产20%;蜂蜜产量群均增产21%,单群年增加产值131元。  相似文献   

8.
影响蜂蜜高产的因素很多,首先,蜜源植物数量要有足够多;其次,花期的前、中、后期天气要适宜,再次,良好的地理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最后就是选择饲养的蜂种.蜂群强弱与蜂群兴奋度对采集能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天气属自然因素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蜂种则可由蜂友根据用途进行选择,而蜂群强弱与养蜂技术有关,本文将着重从蜂种的选择,针对山东地区刺槐流蜜期,提高蜂群兴奋度来增加蜂蜜产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绿化美化程度的提高,我国从南向北都市养蜂人数和养蜂数量迅速增加,天津市郊蜜源植物种类多,花期长,比较适合蜜蜂养殖。通过近几年的蜜蜂管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管理办法,蜂群数量不断扩大,不仅能为临近果树蔬菜等植物提供授粉服务,还能收获蜂蜜等蜂产品,获得经济收入,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休闲及观光场所。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蜂群增殖的主要时期。繁殖蜂群应包括蜂群中蜜蜂个体数量的增加和蜂群数的增加。蜂群群势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乃是蜜蜂数量不断增加的结果。蜂群数的增加,只有通过分蜂(分群)才能实现。前一过程进展的快慢,不但影响着对早期大蜜源的利用,而且影响着分蜂的时机和数量,从而影响全年的生产成绩。因而,在早春如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20,(5):20-22
<正>生产群是指具有较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蜂产品生产能力的蜂群。要实现蜂产品的优质高效生产(如实现成熟蜂蜜高产),除了良好的蜜粉源条件外,生产群至少应拥有以下特征:适龄工作蜂个体数量达到高峰,各日龄工蜂比例合理,子脾、空脾、蜜粉脾排列结构和比例合理,工蜂健康状态良好。对于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而言,要求西方蜜蜂群势至少达到16足框4万只蜜蜂(条件允许,最好能达到20足框以上),中蜂达到8足框(2万只蜜蜂)以上。但在我国,受蜂种、蜜源条件、气候环境和药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自然蜂群的群势达不到以上要求,这就必须改变传统养蜂模式,在主要蜜源大流蜜期前,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把生产蜂群扶壮,使群势达到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彭正富 《蜜蜂杂志》2021,41(4):48-48,I0012
养蜂界有句民谚:蜜蜂蜜蜂,有蜜有蜂;蜂蜜蜂蜜,有蜂有蜜。前半句的意思是说蜜蜂,有蜜源的地方,才能养活蜜蜂,蜜蜂才能生存,才会有蜜蜂;后半句的意思是说蜂蜜,在有蜜源的情况下,要有大量的蜜蜂,才能够采集更多的蜂蜜,蜂蜜才能高产。蜜源、气候、技术、销售4大环节是蜜蜂养殖产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环环相连,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蜂种是养蜂的基础,在相同的蜜源、气候、饲养管理条件下,一个生产蜂场的蜂群群势发展快慢、蜂产品产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该场蜂种的好坏。一个好的蜂种,蜂群繁殖快,产量高,直接关系到养蜂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养蜂大国,全国约有蜜蜂7千万群,每年的育王数量与蜂群数量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20,(1):48-49
<正>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是养蜂生产统计常用指标,它们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蜂规模和养蜂生产情况。在编制养蜂业发展规划时,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经常被作为主要指标来陈述发展目标。通过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计算的年群均产蜜量是反映养蜂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蜂和意蜂是广西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在放蜂方式、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益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非活框饲养中蜂与意蜂比差别更大。在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的统计上,由于国家统计和农业部门统计均没有按蜜蜂品  相似文献   

15.
<正>韭菜花期是天气由热转凉的时间,几乎是最后一个蜜源植物,也是培养越冬蜂最好的蜜源植物之一。强大的蜂群在有大面积种植韭菜的地区,每群蜂会采集到大量的蜂蜜。韭菜花分泌大量的蜜汁,蜜蜂非常爱去采集。在韭菜花期,中午下午蜂群忙个不停。在韭菜花期,养蜂员看到一框框蜂蜜,都十分高兴。有的养蜂人取蜜,有的养蜂人增加巢框,忙个不停。韭菜花是养蜂中最后一个蜜源,此时,把整框的蜂蜜提  相似文献   

16.
2021年,辽宁省西方蜜蜂的蜂群数量有所增加,蜂蜜除椴树蜜外,总体现状较好,但蜂产品价格仍维持在较低价位,蜂群的价格也大幅下降。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预计蜂产品销售难度会加大,价格依然在低价位徘徊。蜂蜜生产不确定性增大,蜂群销售仍有困难。建议广大蜂农广开渠道,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并加强蜜蜂授粉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盗蜂的发生,往往都是人为所造成的,如果对蜂群管理不适当很容易引起盗蜂。(编者注:盗蜂,实际上是蜂盗,指蜜蜂偷取和抢夺蜂蜜的行为。这种本能行为并非蜜蜂常有,只是在自然界蜜源缺乏,或人为造成蜂群缺蜜,或受到蜜或糖的引诱时,才会发生盗蜂。产生偷盗行为的蜂群...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武山县中蜂养殖技术,提高中蜂生产能力,转变养蜂模式,着力提升养蜂发展水平,在蜜源植物流蜜期,如果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其产蜜量可大幅度提高。现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武山县中蜂高产的管理措施,加快全县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蜂蜜产量和蜂蜜品质,供广大蜂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20.
2020年辽宁省西蜂生产总体形势较差,蜂群数量有一定程度下降,除椴树蜜外,总体歉收,价格也维持在较低价位,蜂群价格有了明显下降。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预计蜂产品销售难度会加大,价格也会有所下降。蜂蜜生产不确定性增大,蜂群销售有一定困难。建议广大蜂农广开渠道,开辟销售市场,并加强蜜蜂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