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展新型肥料及减化肥增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土壤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增施有机肥7 500 kg,化肥比常规施肥量减量30%的处理,均比对应施用单一化学肥料的处理增产,且单果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均有所增加,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普遍提高。化肥与有机肥协同作用条件下,每公顷全生育期施用芭田复合肥1 260 kg+微生物有机肥7 500 kg的处理其果实性状最优,产量最高,品质较好。单一化肥比较,施用大量元素水溶性肥的处理产量最高;施用中微量元素的处理畸病果率最低;控释肥明显提高果实品质,极大降低亚硝酸盐含量。针对试验后土壤酸化,养分配比不科学问题,建议采用配方施肥方法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减量施肥对陇东旱塬区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量施用配施有机肥模式可增加0~60 cm土层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化肥减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实施当年0~20 cm土层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但短期内造成土壤0~100 cm土层内有机质、速效磷及0~6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和速效钾含量下降。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秸秆还田的减肥措施均可有效提升冬小麦产量,折合产量分别为7 254.8、7 114.8 kg/hm~2,较不施肥模式分别增产8.13%、6.05%。  相似文献   

3.
赵跃  黄楠  刘继培 《农学学报》2022,12(9):37-41
为科学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环境,研究生物有机肥和硅钙钾镁肥对作物生长和改善土壤养分方面的作用,以‘L600’小果型西瓜为研究对象,设置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钙钾镁肥并减少底肥化肥用量等4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研究上述肥料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硅钙钾镁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提高8.05%,心糖含量提高13.08%,边糖含量提高5.77%,维生素C含量提高18.57% ,总酸含量降低31.25%、硝酸盐含量下降18.22%。两种肥料对改善土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对比常规施肥明显升高。在此条件下减少底肥化肥施用,能够保证西瓜产量和品质,是一种有效的减量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4.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进行了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667 m~2增施有机肥500 kg或1 000 kg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使土壤容重下降0.01 g/cm~3左右,有机质含量上升0.50~0.57 g/kg,有效磷含量上升0.20~0.31 mg/kg,速效钾含量上升2.8~3.9 mg/kg。在减少20%无机肥施用的基础上,每667 m~2增施有机肥500 kg,每667 m~2水稻产量增加8 kg;在减少40%无机肥施用的基础上,每667 m~3增施有机肥1 000 kg,每667 m~2水稻产量仅减少36 kg。  相似文献   

5.
化肥减量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优化氮磷钾化肥(1 545 kg/hm~2)施用及其减量20%条件下有机肥用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优化施肥减量20%处理番茄产量并未降低,在此基础上施用有机肥3~9 t/hm~2番茄产量平均提高6.48%,其中以6 t/hm~2有机肥用量的番茄产量最高,666.7m~2为7 252.6 kg,但化肥减量20%基础上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化肥偏生产力则明显提高。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番茄果实V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化肥减量20%基础上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生长中后期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减肥增效技术模式,开展了水稻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化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施用商品有机肥1 500 kg/hm~2,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可替代10%左右的化肥用量,可以较常规施肥平均增产5.1%,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3.3%。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苹果减肥增效技术,课题组在河南省柘城县张桥镇安排了苹果施用松土促根功能有机肥和松土促根配方肥配合减少化肥施用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与果农习惯施肥相比,在肥料用量减少20%~40%(折纯)的情况下,苹果施用松土促根功能有机肥和松土促根配方肥,可以改良土壤,土壤容质量降低0.04~0.09 g/cm~3,促进苹果根系的生长,苹果产量提高14 475~17 775 kg/hm~2,果农增加净收益97 329~125 940元/hm~2,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8.
为推行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明确有机肥在娃娃菜生产过程中的施用量,本试验通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配方施肥的方法,以春玉黄娃娃菜品种为试材,分别以5种不同的施肥方式,习惯施肥100%的化肥处理、商品有机肥(300 kg、500 kg、700 kg、900 kg)+水溶肥(8 kg),以完全不施肥为对照,探究有机肥不同替代比例对娃娃菜生物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的处理对生物性状、病虫害防治、采收期经济性状、商品性表现及生产成本等都有明显影响。有机肥处理上不同比例的施用量,作用效果不同。商品有机肥(700~900 kg)+水溶肥(8 kg)的施肥比例作物生长生产的表现最好,达到了节肥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化肥减施的同时实现苹果增产增收已成为威海市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条件下苹果产量和品质的主效应因素,于2020年1—11月,以“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化肥施用量减少25%条件下配合施用有机肥,并按照施肥时期和施肥量的不同设置8个处理,[(1)CF1,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2)CF2,100%化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3)T1,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4)T2,75%化肥+25%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5)T3,50%化肥+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6)T4,50%化肥和5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7)T5,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前期施用;(8)T6,100%有机肥,秋肥于膨果后期施用],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25%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明显提高土壤质量及果实品质。与CF2相比,T2处理总酸度显著降低11.8%,产量增加5.96%,单果重增加5.13%;土壤EC值、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VP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硝态氮、铵态...  相似文献   

10.
肥料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尤其是猪粪、玉米秸秆与化肥配施处理,产量高达5705.3 kg/hm2,比未施肥处理和习惯施肥分别增产20.35%和8.98%.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习惯施肥处理.其中,猪粪、玉米秸秆与化肥配施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为8.04 kg/kg,而习惯施肥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仅为3.30kg/kg.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化学性质、化肥料利用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了玉米生育期土壤中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缓解了由于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pH值下降。不同程度的补充了土壤有机质,补充了化肥减量施用造成的土壤氮缺失;在化肥减量施用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玉米穗长、穗直径及行粒数,因此降低了化肥减量施用引起的减产幅度;化肥减量施用提高了化肥的农学效率,其中化肥减量49%,并施用有机肥使化肥农学效率提高了17.7kg/kg,提高幅度高达95%。总之,在化肥减量施用35%和49%的条件下,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效的改善了土壤化学性状,创造了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降低了减施化肥引起的玉米减产幅度。本文结果可为研究化肥减量施用的幅度、减施化肥的元素种类及营养补偿措施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长达27 a的棕壤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后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较对照增加了0.74~2倍;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肥力指标(除全钾、速效钾外)呈显著相关性;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以作为预测作物产量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长期不同施肥对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达27 a的棕壤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后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较对照增加了0.74~2倍;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肥力指标(除全钾、速效钾外)呈显著相关性;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以作为预测作物产量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大梧桐’大葱及‘济麦22’小麦为试验材料,在多年大葱/小麦轮作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菌渣有机肥+不施氮肥(MN_0)、菌渣有机肥+氮肥减施50%(MN_(140))、菌渣有机肥+OPT(MN_(280))、菌渣有机肥+氮肥增施50%(MN_(420))、菌渣有机肥+控释氮肥(MN_c),研究了菌渣有机肥与化肥氮配施对大葱、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大葱株高4.45%~7.74%,提高大葱维生素C含量14.19%~22.06%;除高氮处理MN_(420)外,各处理可降低大葱硝酸盐含量17.48%~22.85%,显著增加大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6%~29.25%;在化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增施菌渣有机肥可提高大葱平均产量1455.55 kg/hm2,提高小麦平均产量164 kg/hm2,提高小麦平均产量164 kg/hm2;大葱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均以处理MN_(140)最大;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葱的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了91.19%。综上,菌渣有机肥与280 kg/hm2;大葱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均以处理MN_(140)最大;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葱的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了91.19%。综上,菌渣有机肥与280 kg/hm2化肥氮配施对大葱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施化肥、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施用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及粗蛋白含量。风化煤与化肥配施、腐殖酸有机肥施用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干质量、秸秆质量、行粒数、每穗粒数、籽粒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磷肥农学效率;腐殖酸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穗轴质量、穗行数,对玉米百粒质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设置不同试验处理探讨配施定量化肥时有机肥的合理用量,分析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白萝卜施用100 kg/667 m2的有机肥代替1/3化肥时产量最高,达6 098.0 kg/667 m2,大白菜施用220 kg/667 m2的有机肥代替1/3化肥时产量最高,达4 176.7 kg/667 m2。施用有机肥可促进白萝卜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改善作物品质,同时减缓了作物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氨基酸水溶肥、微生物菌剂单施及其配施对设施松花菜生长及其土壤生态特征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CK.对照(不施肥);M.施用菌剂;A.施用氨基酸水溶肥;AM.氨基酸水溶肥与菌剂配施;F.常规施肥),在松花菜成熟期测量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与土壤生态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处理AM的经济产量最高,比对照显著提高了46.07%,增产效果最好,同时,配施处理的松花菜经济系数、肥料农学效率均达到最高;2)菌剂处理M和配施处理AM对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效果较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A和配施处理AM可有效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3)处理AM大幅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的丰富度,而常规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大幅降低,同时,不同施肥处理之间土壤菌群结构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常规处理下以海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其余处理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群的分布特征。本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水溶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在设施松花菜上推广应用是可行的。这项施肥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松花菜的经济产量、肥料农学效率,还活化了土壤磷钾养分,替代了部分化肥的投入,提升了土壤生物指标,达到了设施蔬菜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农业科学》2019,(8):54-58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施肥模式(不施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茶树专用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控释肥)对中茶108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一次性施用茶树专用控释肥能够达到化肥1年4次施用的增产效果,而单独施用生物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在2017年有减产现象。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与普通化肥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茶叶产量分别增加12.9%、13.8%。在经济效益方面,与化肥分次施用相比,施用控释肥、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净收益分别显著提高5.6%、26.5%、36.3%。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能优化茶叶品质,提高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施肥方便性、茶叶品质和农民纯收入方面综合考虑,有机肥+控释肥处理是最优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9.
豫北平原粮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豫北平原粮食主产县代表性地块,对耕层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调查玉米产量、农业生产状况和农民施肥习惯,旨在查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指导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豫北平原土壤养分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54 g/kg、1.04 g/kg、63.80 mg/kg、20.72 mg/kg和101.93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了38.75%,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55.79%,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了40.63%。应重视施用有机肥和推广秸秆还田,注意减磷补钾平衡施用化肥,重视宣传推广作物专用复合肥和新型缓/控释肥的施用,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以‘大梧桐’大葱及‘济麦22’小麦为试验材料,在多年大葱/小麦轮作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菌渣有机肥+不施氮肥(MN_0)、菌渣有机肥+氮肥减施50%(MN_(140))、菌渣有机肥+OPT(MN_(280))、菌渣有机肥+氮肥增施50%(MN_(420))、菌渣有机肥+控释氮肥(MN_c),研究了菌渣有机肥与化肥氮配施对大葱、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大葱株高4.45%~7.74%,提高大葱维生素C含量14.19%~22.06%;除高氮处理MN_(420)外,各处理可降低大葱硝酸盐含量17.48%~22.85%,显著增加大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6%~29.25%;在化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增施菌渣有机肥可提高大葱平均产量1455.55 kg/hm~2,提高小麦平均产量164 kg/hm~2;大葱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均以处理MN_(140)最大;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葱的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了91.19%。综上,菌渣有机肥与280 kg/hm~2化肥氮配施对大葱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