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在业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政府层面到养猪场层面,均希望严密筑牢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的屏障,保障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着重从规模猪场规划布局、设施配套以及管理层面对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并总结,希望能对畜牧工作者或规模养猪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细菌和病毒是永远活跃在养猪生产中的,因此搞好猪场生物安全是每一个饲养者的责任。生物安全是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猪只感染细菌和病毒,并控制病菌病毒在猪场内的蔓延。因此,生物安全计划的目的是使猪场免受感染,或将已经暴发的疾病影响降低到最小。作为一位资深的猪场管理者,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必须是零容忍的,生物安全防控必须贯彻到猪场的每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平面型生物安全防控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从立体层面打造生物安全体系,即从外围到内部建立起一整套立体的综合防控系统,并从通风、消毒、保温、防暑和各阶段的精细化饲养管理完善猪场的细节管理,可彻底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确保猪群快速生长、免受疫病的困扰。1生物安全纵深体系的打造现代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就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美化养殖环境、排除疫病威胁,确保猪群健康生长、猪场正常生产。当前,国内养殖硬件设施设备较为落后,养殖技术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也较低,加上国内大多数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主要依靠地形、地势,即猪场外围和内部生物安全防控模式为平面型。一旦一条生产线或一个分场出现问题,往往容易造成整个猪场"火烧连营"的局面,因而  相似文献   

4.
胡旭  孙旭燕 《猪业科学》2020,37(9):127-128
文章旨在重新认识生物安全对于猪场的重要性,从猪场实际出发,用生物安全理念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提供合理建议。将生物安全的手段真正转换成生产力,服务猪场。  相似文献   

5.
实现猪场生物安全要在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保证猪健康正常生长,生产安全放心的猪肉及其产品,这些措施中猪场建没是基础,猪场生产是关键,猪场兽医卫生制度是保障。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与动物的生存与健康,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养殖业生物安全是全球生物安全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养殖业由散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改变,养殖场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到猪场生物安全涵盖了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目的是切断猪病发生流行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猪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生产出安全、合格和无公害的猪肉及其产品,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下面结合养猪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猪场生物安全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总的来讲,猪场的生物安全主要从猪场外围、猪场内部、猪场门口这3个方面着手。笔者就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影响下的猪场生物安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的养猪场单场母猪规模从早先的几十头一直到目前的上万头,并且存栏母猪规模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形势极其严峻的背景下,猪场生物安全显得迫切而重要。在猪场规划设计之初,必须制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规划好猪场的各个流向,给猪场的后期运营提供强有力的生物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生物安全带来的潜在价值却被很多人忽略,所以很多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只是形式主义。当养猪人切实享受到做好生物安全带来的经济效益后,才会得生物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猪场的生物安全就像买保险一样,在制定生物安全措施的时候,一定是针对猪场中已经有的疾病。如果猪场里没有这种疾病,那就不需要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了。生物安全一旦出现漏洞,核心场、扩繁场或  相似文献   

9.
1明确目标猪场的外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维持猪群良好的健康水平,避免新的病原侵入猪群。内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控制猪场已有疾病的扩散,尽可能降低猪场疾病的发生几率。要想实现生物安全目标,首先需要仔细区分"净"和"脏"的概念。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0.
对宁远县中小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宁远县多数中小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条件较差,从业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风险性较高。从落实分区和硬件配置、加强人员和车辆管理、加强猪只管理、做好基础免疫、加强环境消毒、加强虫?等有害生物控制、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小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抵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伤害,避免猪群遭受病害影响,防止出现大面积染病,需要猪场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从而解决猪场困扰,维护猪场效益。因此,本文从消毒、人员、车辆、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存在的不良现象,并提出了五条针对性的改进方法,主要包括做好猪场进出场管理、做好猪场饲料管理、做好猪场消毒管理、做好猪场防疫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希望以此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防护作用,维护猪群安全,从猪场的整个大局彻底提升养猪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2.
生物安全管理作为综合性控制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越来越受到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的重视,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对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生物安全是理念,更需要实践。猪场需要在实践中将生物安全理念贯彻到每个人的心中。所谓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就是根据防止传染病发生的"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三基本原则,对猪场面临的疫病风险作出正确评估,并据此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管控措施。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推广,猪场生物安全防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的构建与成效,包括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意义、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的构建要求、防控设施的分类及应用情况、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设施的成效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非洲猪瘟进入中国以来,猪场对于生物安全的重视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猪场生物管制是生物安全的重要部分之一,需要了解详细、执行到位,以全面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1生物管制集团规模化猪场的生物管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得在场内饲养猫、狗、鸡、鸭、羊、牛等动物。  相似文献   

16.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是生猪健康养殖的最重要环节。为掌握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现状及主要风险因子,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玉林市83家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风险调查与评估。结果显示: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高、中、低风险占比分别为12%、42%、46%,主要风险因子为“围墙外未建立绿化隔离带”“隔离区在生产区上风向”“与其他畜禽养殖场、主干道或居民区的距离在500 m以下”“猪场未实行自繁自养”“猪场无围墙或防疫沟”“场内运输车辆未执行专用且不出场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学PCR检测阳性”。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应重点从猪场选址、场内布局、设施设备、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免疫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规模猪场防止猪病发生,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把好生物安全这道关,是规模猪场的首要工作。介绍了生物安全措施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并阐述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是猪场疫病防控的基础,是切断病原传播的途径,是确保规模猪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从新建规模猪场的选址和布局两方面阐述了生物安全风险管控的主要措施,供规模猪场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规模猪场防止猪病发生,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把好生物安全这道关,是规模猪场的首要工作。介绍了生物安全措施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和生物安全体系的核心内容,并阐述了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猪场系统各环节的紧密衔接与配合,同时,建立生物安全体系自我监督与第三方兽医监督相结合的反馈机制是促进生物安全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的重要保证;人员是猪场的主体,通过持续的培训,强化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是规模化猪场能够长期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的根本保证。笔者借鉴国外育种公司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实践结合规模化猪场健康管理经验,系统介绍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