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1984年春以来,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贵州及河南等地爆发了“兔病毒性出血症”,此病发病快,潜伏期短,死亡率高。为了探讨本病的发生和发病机理,我们对本病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剖检和系统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等啮齿类动物的绦虫蚴病,大量感染时能引起兔的肝炎、肠炎,兔出现被毛粗乱、粪便不正常、持续性消瘦等症状。兔场一旦爆发此病,感染率几乎100%,造成兔群整体抵抗力弱,凡遇气候突变,易出现成批死亡,仔幼兔更甚。兔豆状囊尾蚴病未能引起人们重视,文献报道也少。  相似文献   

3.
<正>兔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兔都极易感染,但仅2月龄以上的兔发病,乳兔和不满2月龄的小兔一般不发病。此病多在早春至初夏流行,呈爆发,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常在2~3天内波及全群,发病率很高,致死率几乎100%,故为毁灭性流行。兔瘟发生后,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磺胺药物都是无效的。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1兔场要建立防疫制度严禁兔商进入兔房,不到疫区购买种兔,新购兔要隔离观察至少半个月才能混群。  相似文献   

4.
<正>兔螨虫病又称为疥癣病,为痒螨虫、疥螨虫寄生感染而形成皮肤病,此病典型症状:皮肤剧痒,严重脱毛,发炎结痂,影响家兔的生产性能,严重感染甚至造成死亡,为危害家兔养殖业极为惨重的病害种类。此病临床有,兔痒螨病(常见兔外耳道)和兔疥螨病(常见嘴部、鼻孔、眼睛周围、脚部等处)之分。在家兔养殖生产中,此病为常见多发病。文章为科学养殖,提升养兔效益提供技术指导。1流行病学1.1传染源该病感染来源主要为病兔以及被病兔污染的环境、兔舍、  相似文献   

5.
兔瘟     
兔瘟(暂定名,或称兔病毒性败血症等)是由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引起的家兔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播快、病毒毒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自1984年春,江苏省无锡县爆发该病以来,现已流行蔓延到十几个省,给我国养兔业造成极严重危害。目前,此病国外尚未报道。瘸原学应用电镜负染色技术,观察肝组织混悬液经差速离心提纯的病毒样品,发现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30纳米左  相似文献   

6.
兔螨病是养兔业中常见、多发性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主要有兔疥螨、兔背肛螨、兔痒螨和兔足螨,感染而诱发。此病的流行,危害养兔业甚重。此病多数经直接接触感染,秋冬季节有利于螨虫的滋生蔓延繁殖,是此病高发的季。汇总发病病例,病变部位集中在兔头部、掌部无毛处或短毛处等部位。受此病影响,病兔代谢机能紊乱,兔体消瘦、贫血,甚至死亡。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理等,可初步诊断此病。确诊的话,需找到虫体。关于此病的防治,应注意加强兔舍通风,增加兔舍光照,保持兔舍卫生,定期清扫圈舍,饲用全价日粮,加强兔群护理,彻底严格消毒。治疗此病,先除痂皮用温肥皂水或来苏水液刷洗,然后涂抹治疗药物。通过三步治疗,能确保用药达到病灶,康复治疗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7.
田蕊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11):54-54
1感冒此病多因气温突然下降,兔舍阴冷所致。患兔打喷嚏、流鼻涕、喘粗气、体温高、不爱吃食。注意兔舍保暖,防止寒风侵袭,可以预防此病发生。发现此病后,可用煮茅根水喂饮,也可以灌服姜汤。2痢疾此病因感染痢疾杆菌所致,多发生在夏秋两季。病兔精神不振,粪便带脓状物,气味恶臭,兔耳冰凉,死亡率很高。不喂变质草料,多喂饮温开水,保持兔舍卫生,可以预防此病发生。发现此病后,可将大蒜捣烂,加开水调匀灌服,每次用蒜一瓣,每天灌服三次。3拉稀(腹泻)此病主要因吃露水草、腐败变质饲料或受凉所引起,小兔断奶过早、贪食过量也会发生此病。病兔粪便…  相似文献   

8.
兔疥癣病是由疥癣虫寄生在兔皮肤内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病症是患部皮肤有痂皮、痒,继而体消瘦,重则消瘦至死.此病易传染、易复发.得了此病,要彻底治疗,必须坚持做到“隔、干、勤”:①隔,就是对病兔隔离,即单独一笼、单独一地,以免传染其它兔;②干,就是要保持兔笼、兔舍干燥、干净;③勤,即勤治疗、勤消毒、勤检查.治疗药物如下:……  相似文献   

9.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自1984年在我国江苏南部地区首次暴发后,短期内迅速蔓延至全国20几个省(市),严重地威胁着养兔生产。为了有效地控制此病,不少院所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就我国对此病免疫诊断及防治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兔出血症的免疫诊断一、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试验HA 和 HI 是目前诊断兔出血症最基本方法。刘胜江等(1984)使用高速离心的病兔肝悬液为待检物,以1%人○型红血球在96孔 U 型微量反应板上进行了 HA 和 HI 试验,对江苏南部地区暴发的病兔进行检测,证实本病在我国首次流行。张再清等(1989)用戍二醛处理人红细胞代替新鲜人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三峡库区的肉兔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从法国引进伊拉兔配套系,饲养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正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成为农户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养兔规模的扩大,数量和密度的增加,农户对兔病的防控意识不足,兔的呼吸道疾病日趋严重。2008—2012年,笔者走访了三峡库区许多兔场,对病兔进行诊断发现,在大多数兔场均存在兔的呼吸道疾病,给三峡库区的养兔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控制此病,笔者开展了病原  相似文献   

11.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兔病毒性出血性肺炎、兔出血性肺炎、兔病毒性败血症等。1984年2月首次在我国江苏省无锡市兔群中爆发。之后,华东、华北、东北、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也相继报道了该病的流行和病原研究。据Loliger 报道,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有类似疾病流行,苏联、波兰、朝鲜、西班牙等国可能也有发生。因  相似文献   

12.
此病是由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病死率很高的仔兔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和性别都有易感性,但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兔。兔场一旦发生此病,常因场地和兔笼的污染而引起大流行,造成仔兔大批死亡,给养兔业带来很大损失,现将此病的诊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南昌讪郊外某养兔场,幼兔陆续爆发传染病,3个星期内死亡了300多只。幼兔死亡来势凶猛,有的未见任何前期征兆而突然死去,但成年兔却基本无事。该场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蒽诺沙星等进行防治,均未见明显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原因 主要是受凉所致,天气骤变,突然降温,早晚温差大;兔舍湿度大,冷风侵袭;运输途中被雨水淋湿;兔舍内氨气和灰尘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也可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15.
<正>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在肝胆上皮和肠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兔体内寄生虫病,此病严重危害养兔业。本病常发生于温暖多雨季节,主要以贫血、消瘦、腹泻为特征,常致幼兔大批死亡,耐过的兔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现就兔球虫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今年2—3月我院实验家兔爆发一种以消化道、实质器官出血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在流行期间共死亡实验家兔145只,死亡率达32.88%,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与鉴定,动物接种试验及传染源的跟踪追查证实,此疫情发生是由于防疫不严,外购已感此病的家兔传递而引起爆发所致。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随后采取紧急隔离封锁,预防接种疫苗等措施,成功地制止了疫情蔓延。结果表明;要培育合格的医学实验动物,保证供应,要坚持自繁、自养,而且要扩大繁殖群,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禁止从农村盲目购进实验动物的倾向,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畜禽防疫操作规程和实验动物管理规定,从而保证为科研、教学提供合格实验动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兔球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兔球虫病是家兔常见的一种流行性疾病,是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极容易继发其它传染病,该病与兔瘟、兔巴氏杆菌、兔疥癣病一同被称为四大兔病。最典型的是患此病幼兔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大批死亡。由于球虫的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可以分肠球虫病和肝球虫病。  相似文献   

18.
<正> 兔出血症又称“兔瘟”、“兔出血性肺炎”、“兔病毒性败血症”、“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常呈急性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临床表现高热、呼吸急促、消化道扰乱和可视粘膜紫绀等特点。它是目前家兔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生产。1988年12月份某兔场发生此病,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危害养兔业较大的传染病之一,又称作兔瘟。自1985年冯加明等报道了本病在桂北等地发生之后就常有本病发生的报告。最近,我厂乳兔基地的忻城县又反映了本病在古蓬、遂意、北更等乡爆发。我们受派参与本次疫情的防制工作,现将  相似文献   

20.
兔传染性口腔炎多发于春、秋两季,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此病传染发生,如饲喂霉变、坚硬、刺嘴的饲料,饲草不卫生,缺乏饮水和饲料突变等。仔幼兔易发此病。病毒可通过舌头、嘴唇和口腔黏膜而传染。笔者2005~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共治疗2068例,治愈1965例,治愈率为95%,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