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西瓜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 ,在西瓜病毒病发病初期每隔 7d连续喷施 2 .0 %氨基寡糖素 3次 ,对西瓜病毒病的抑制作用明显 ,防治效果达到 85 .4%~ 67.4% ,最佳使用浓度为 5 0 0倍液。  相似文献   

2.
克萎星防治西瓜枯萎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克萎星对西瓜安全 ,防治西瓜枯萎病效果为 78%~ 89% ,最佳使用方法为叶面喷施 ,最佳使用浓度为 60 0~ 1 2 0 0倍液 ,施药间隔期 7~ 1 0d。  相似文献   

3.
2.0%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表明,在烟草苗期或病毒病发病初期每隔7d连续喷施2 .0 %氨基寡糖素3~4次,对烟草病毒病的抑制作用明显,防治效果达到72 .4%~77.9% ,最佳使用浓度为3 0 0~40 0倍液。  相似文献   

4.
"寡糖·吗胍"可溶粉剂,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抗性诱导的作用机制,研制的发明专利新农药,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番茄病毒病、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结果表明,寡糖·吗胍可溶粉剂防治作物病毒病的最佳叶面喷施浓度为600~1 200倍液,最佳施药间隔期为5~7 d,最佳施药时期为病害显症初期,安全临界喷施浓度为200倍液。  相似文献   

5.
氨基寡糖素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2.0%氨基寡糖素防治番茄病毒病、晚疫病和灰霉病,结果表明,对番茄病毒病和晚疫病的控制作用明显,防治效果分别为69.3%~81.6%和66.20%~81.76%,最佳使用浓度为300~500倍液;是番茄病毒病和晚疫病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不佳,防效仅为32%。  相似文献   

6.
温室蝴蝶兰栽培过程中常受到一些真菌、细菌性病害的侵袭,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色变形,产生病斑,观赏性降低,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针对软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疫病及灰霉病等5种主要病害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5种药剂进行处理,通过实验证明,蝴蝶兰植株患炭疽病及疫病初期,分别喷施75%的百菌清800倍液、1%的波尔多液600倍液,每周喷施药剂1次,连续喷施3次,效果最佳;而在灰霉病发病初期宜喷洒50%的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每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可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在软腐病发病初期宜喷施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每周喷洒药剂1次,连续喷施3次,效果最佳;在褐斑病患病初期喷施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d喷施1次,共喷施3次,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病毒康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病毒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 ,施药 5~ 7d后可见大部分初发病茎蘖长出正常新叶 ,施药间隔期以 7~ 1 0d为宜。病毒康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最佳浓度为 60 0~ 90 0倍液 ,防效 79.5 %~ 82 .2 %;1 2 0 0倍液 ,防效为 74.0 %。  相似文献   

8.
5种杀菌剂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山药炭疽病发生前、发生初期和中期施药,测定爱苗、施保功、世佳、炭息、代森锰锌5种杀菌剂对山药炭蛆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爱苗是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最好药剂,其5 000倍液在发病前、初期、中期施用的防效分别为98.72%、95.27%、90.61%,且持效期较长。50%施保功1 500倍液在山药发病前、初、中期喷施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84.32%~95.20%,但持效期较爱苗短。10%世佳1 500倍液和40%炭息500倍液在发病前、初期喷施有一定的防效,但在中期喷施防治效果较差,仅为78.27%和61.42%。70%代森锰锌500倍液作为保护性杀菌剂,在发病前使用对山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宜在发病期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前言:根据预防为主原则,结合栽培管理技术及物理防治,以选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综合技术进行防治,严格控制施药量及浓度,以绿色食品标准生产无公害蔬菜。1病毒病生长期发病用500倍液A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5天一次连喷3次。2疫病及时打掉病叶,摘除病果,严重时清除病株粉烧。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系列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1000  相似文献   

10.
吴小玲 《农技服务》2008,25(12):65-65
进行了不同药剂和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发生时,提倡用葫芦瓜作砧嫁接西瓜进行农艺预防,发病时用20%噻菌酮600倍液浇根和喷雾同时进行,防治效果达81.13%,用16%病无灾(乙蒜酮)600倍液浇根和喷施,防治效果达78.92%、59.32%,两者都对西瓜生长安全并有促长作用,推荐使用20%噻菌酮600倍液、16%病无灾600倍液轮换浇根,以降低西瓜因枯萎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光合细菌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光合细菌应用于辣椒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生防资源.[方法]以3个光合细菌菌株PSBCS、PSB06和PSB 13-2-2为试材,以化学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为阳性对照,等量清水为阴性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光合细菌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PSBCS、PSB06和PSB 13-2-2对辣椒疫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PSB06用量为7500 mL/ha时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达45.80%; PSB 13-2-2用量为3750 mL/ha时次之,相对防效为44.67%;两处理的相对防效均略低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处理(防效为54.83%),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光合细菌具有防控辣椒疫病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设置40.2%咪唑菌酮·霜霉威盐酸盐(Consent 0450)SC 3个浓度处理,以咪唑菌酮500 SC、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722 g/L AS、氟菌·霜霉威(银法利)687.5 g/L SC、23.4%双炔酰菌胺(瑞凡)SC为对照药剂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大棚栽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2%咪唑菌酮·霜霉威盐酸盐SC药剂用量1 500~1 995 g/hm~2对辣椒疫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与对照药剂23.4%瑞凡(双炔酰菌胺)SC防效相当,且对试验作物安全,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13.
茄子枯萎病的发生与地下害虫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其防治应以地下害虫防治为首,以切断病原菌入侵途径,控制病害的发生;其次是选择恰当的防治时间,春茄的防治应在4月下旬开始,从而发挥对口农药的最大效果;在众多防治枯萎病的药剂中,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是目前较理想的农药,而施药浓度和施药次数以50%多菌灵500倍液3次浇根综合效果最佳;同时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全面提高植株健身控害栽培技术水平,及时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为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和对辣椒的增产作用,旨在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辣椒疫病并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或有益的防控药剂,为辣椒疫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以辣椒疫霉菌Ph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15种药剂进行初筛;以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为候选药剂,辣椒疫病高发田块为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灌根法为主要施药方式,统计施药后不同时段辣椒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收获期测定不同药剂处理辣椒生长及产量指标,计算增产率;采集辣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菌落数量,计算细菌/真菌比,探索不同药剂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对辣椒疫霉菌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有6种,分别为33.5%喹啉铜SC、80%烯酰吗啉WG、72%霜脲·锰锌WP、687.5 g/L氟菌·霜霉威SC、23.4%双炔酰菌胺SC和64%噁霜·锰锌WP;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第3次药后33 d防效最好的是氟菌·霜霉威(93.86%),其次为噁霜·锰锌(71.78%);各药剂处理对辣椒生长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鲜椒推测产量最高的是噁霜·锰锌处理(22.74 t/ha),氟菌·霜霉威处理次之(21.29 t/ha),较CK分别增产29.52%和21.22%;各药剂处理下的细菌/真菌比表现为霜脲·锰锌>氟菌·霜霉威>噁霜·锰锌>喹啉铜>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以霜脲·锰锌处理最高,为13.85,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P<0.01)。【结论】氟菌·霜霉威和噁霜·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对土壤细菌生物量影响较小,可作为辣椒疫病的防治药剂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4种药剂3种方法防治芝麻枯萎病和茎点枯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在盛蕾期和盛花期2次喷施,对枯萎病防效分别达38.5%和69.2%,对茎点枯病防效达36.8%和63.16%。对营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能增加蒴果粒数和千粒重,增产6.32%,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3.95%病毒必克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白肋烟KY26为供试品种,以清水为对照,分别用3.95%的病毒必克500倍液和700倍液,3.95%病毒必克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烟草花叶病毒病,研究3.95%病毒必克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95%病毒必克500倍和700倍液对烟草花叶病毒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效,病情指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中3.95%病毒必克500倍液的效果最显著,病情指数由对照的26.1降至7.2,发病率由50.2%下降到23.3%,防治效果为72.4%;用3.95%病毒必克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后,其防治效果高于3.95%病毒必克500倍液,为76.6%。[结论]该研究为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对辣椒疫病具有实际防效的生防放线菌菌株,在盆栽条件下检验了108株辣椒疫霉拮抗放线菌对辣椒疫病的防病和促生作用,并对拮抗菌接种后土壤和辣椒根系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无菌土纸钵初筛和未灭菌自然土盆栽复筛试验,从108株辣椒疫霉拮抗放线菌中筛选出2株防效最佳的拮抗放线菌0108和0110。在盆栽条件下,接种0108和0110拮抗放线菌14 d后相对防效分别达到75%和81%,21 d后相对防效分别达到65%和56%,且2株拮抗放线菌都能通过影响辣椒根系微生物数量控制辣椒疫霉菌的生长繁殖,降低辣椒疫霉对根系的侵染,并对辣椒根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育出适合在中国华南地区种植的抗病强、产量高的辣椒新品种,为华南及其他地区辣椒生产发展的升级优化提供优良品种。以自主创新的优质自交系362为母本、自交系577为父本配制杂交一代组合,测定其组合力,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福康8号’总产量31.91 t/hm2,比对照种‘茂青5号’增产11.0%,增产未达显著标准;秋季‘福康8号’产量53.81 t/hm2,比对照种‘茂青5号’增产17.8%,增产达极显著标准;人工接种试验显示‘福康8号’中抗青枯病、抗疫病;田间表现耐寒性和耐旱性强,耐涝性和耐热性中等。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的‘福康8号’中抗青枯病、抗疫病、产量高、适应性广,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银法利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1 125 g/hm2对水675~1 800 kg/hm2喷雾,对辣椒植株安全,防治辣椒疫病效果可达72.15%~85.19%.生产上经济用量为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1 125 g/hm2对水1 125 g/hm2.  相似文献   

20.
夏绿3号丝瓜是以HYX1为母本、980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适宜夏秋植,中早熟,生势中等,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长棍棒形,头尾匀称,瓜条直,皮色深绿,风味脆甜,瓜长55~60 cm、横径4.5~5 cm,单瓜重400~500 g.耐热,耐贮运,高抗疫病,抗枯萎病、霜霉病,产量高,一般每667 m2产量为2 000~2 50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