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杏是北方寒地乔木类果树中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自上世纪80年代,李、杏新品种在生产中应用最多,推广范围最大,在北方寒冷地区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从李、杏抗寒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制及新品种的培育方面,阐述了黑龙江省李、杏抗寒育种研究的3个历史阶段,现阶段李、杏育种目标、育种方法和生物辅助育种技术,重点介绍了李、杏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和抗寒育种研究成果。但砧木育种进展缓慢,仁用杏育种和抗病育种鲜有研究等问题……建议开展组织培养、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提高寒地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简介了山东省的杏种质资源,概述了杏的育种目标、育种手段和育种成果,对今后杏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熟甘美的杏果在早春、初夏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繁多杏加工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杏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性好;管理容易、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寿命长;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生态效益明显等优点,中国杏育种研究起步较晚,但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简要介绍了我国杏育种方法、育种目标和育种成果。针对目前我国李、杏育种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我国杏育种目标、育种手段和育种成果;针对目前我国杏育种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由安东尼、安东尼奥、盖奥利欧组成的意大利农林考察组一行3人,于10月15日首次来我所进行为期4天的果树考察。肖韵琴副所长和育种室、栽培室等有关同志,向意大利专家介绍了我省和我所果树生产和科研以及果树种质资源方面的情况,并放映了幻灯。意大利专家参观了果树育种、栽培研究室的试验区;生化研究室的组织培养实验室;苹果砧木和苹果、梨、山楂、李、杏、枣等种质资源圃;树木标本园;熊岳公社望儿山苹果园及营口市  相似文献   

6.
特早熟杏试管育种技术创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论述了特早熟杏育种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首批物质早熟,性状优异的试管杏新优系及特早熟杏试管育种的技术关键,分析研究了4个杂交组合后代的果实性性遗传变异特点,并对杏试管育种的发展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杏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介绍了杏的起源、分布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情况,着重对杏种质资源的细胞学、孢粉学、授粉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和抗寒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揭示了国内外杏的最新研究动态、杏起源、演化、分类及抗寒、抗旱机理等,同时论述了国内外杏的育种目标、遗传规律及先进的育种技术,并提出了我国杏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重庆杏育种方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重庆杏育种工作尚停留在引种筛选和地方品种选优的阶段上 ,为了能使重庆地区早日选育出适于当地商业化栽培的优良杏品种 ,促进杏产业的形成 ,现就重庆杏育种方向谈点看法 ,意在抛砖引玉。1 地方品种资源的整理利用  地方果树品种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基础 ,既可从中发掘直接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 ,又可从中寻找改良其他品种不良性状的亲本品种。因此 ,有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组织人力 ,积极开展此项工作 ,尽早摸清家底 ,为杏育种工作打下基础。  杏在重庆地区有一定分布 ,据调查其品种资源在 1 0个以上 ,在此介绍 2个分布较广的品种 …  相似文献   

9.
杏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育种一直以传统方法为主,一般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可利用资源有限、种间杂交后代成活率低等问题。植物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再生与转化系统是实现杏基因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杏的再生与转化技术还不成熟,目前只限于少数几个品种或种子材料,其再生与转化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综述了杏...  相似文献   

10.
丰园红是西安市杏果研究所采用实生育种的方法,从金太阳杏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熟杏新品种。2008年6月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