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小花生覆膜栽培播期与密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春播覆膜小花生鲁花12号的播期和密度产量效应显著,密度效应大于播期。因此,小花生要高产必须合理密植;当花生4月28日播种,密度为17.28万穴/hm^2时,英果产量最高,达4760.0kg/hm^2;在4月28日以前,花生播期每提前5d,英果产量平均减少203.9kg/hm^2,在4月28日以后,播期每推迟5d,英果产量平均减少260kg/hm^2;播期与密度表现为正向交互效应,在4月10日-5月20日范围内,花生播期每推迟5d,其最适密度应增加5540穴/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泛豆21和泛豆13两个品系分期播种和罩网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6月24日播期生育期只有97 d,开花期遇连续高温会使大豆开花、结荚推迟;7个处理中,正常生长的大豆株高、结荚高度随播期推迟有增高趋势,株粒数、株粒重随播期推迟有减少趋势,2个品系5月19日、5月25日播期均表现株高、底荚高较低而株粒重较高,6月24日播期株粒重较低。但6月18日播期本试验中株高、底荚高虽较高,株粒重也较高。症青率随着播期推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个品系差异不大,5月19日处理最高,分别达49.1%和50.6%(主要是矮缩型症青),6月12日处理最低,6月24日播期又有所升高。播种早、晚,离玉米近及药剂防治晚的处理大豆易出现症青现象。实际产量(含症青)5月31日、6月18日播期较高,6月24日播期最低;产量受土壤肥力和品种抗旱性影响很大,泛豆21明显较泛豆13抗旱,产量较泛豆13提高34.0%。虫食率均是6月24日播期较高,达3%~4%。因此在预防好症青的情况下,早播增产,黄淮地区由于受小麦腾茬的影响,宜采用6月18日播期。观察发现矮缩型症青能够蔓延,判断与病毒感染有关,蚜虫等为害可致大豆症青,出苗后罩网能有效防止大豆症青,但罩网能使大豆株高、底荚高增高,分枝数减少,株荚数、株粒数降低;点蜂缘蝽为害会使嫩荚产生坏斑,籽粒皱缩、坏死,百粒重降低20%~40%,引起植株贪青晚熟;蓟马、白粉虱、飞虱为害可致大豆叶片皱缩、结荚减少,百粒重、产量降低,是否是传毒昆虫,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播期和密度2因子对淮豆12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A3B4(播期6月21日、密度25×10~4株/hm~2)是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播期对百粒重的影响大于密度对百粒重的影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呈先升后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早熟棉新品种(系)辽3345的综合生产潜力。[方法]2021年进行大田播期试验,设5月15日、5月21日、5月27日、6月2日、6月8日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特早熟棉辽3345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特早熟棉辽3345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出苗时间缩短,生育进程先加快后减慢,全生育期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茎杆直径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小;马克隆值及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比强度及伸长率均随播期延迟而升高;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特早熟棉辽3345的最适播期是5月15日左右。[结论]为早熟棉在辽宁省内的种植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期对短季棉品种德072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的综合生产潜力,于 2014-2015年进行了大田播期试验。试验设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0日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德0720的生育进程先加快后减慢,生育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整个生育期株高和茎粗均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随着播期的延迟而下降,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强度随播期推迟而升高。产量及构成因素均随播种期的推后呈下降趋势。考虑到与前茬(大蒜、油菜、黑麦草等)衔接,德0720的最适播期是5月27日左右。  相似文献   

6.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子粒机收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5个密度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玉米子粒机收主要性状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条件下,京农科728产量6 723.0~7 972.5 kg/hm~2,6月10日、6月15日、6月20日3个播期产量达7 500 kg/hm~2以上,子粒机收主要质量指标(子粒含水率、杂质率)达到国家玉米机收子粒标准。不同密度条件下,以75 000株/hm~2密度处理子粒产量最高,达到国家玉米机收子粒标准。京农科728在5个播期处理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随播期推迟呈缩短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其生育期呈延长趋势。株高和穗位高随播期推迟及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倒伏率随播期推迟呈降低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播期和密度与玉米子粒机收性状密切相关,京农科728在北京夏播以6月10~20日为最佳播期,75 000株/hm~2为最佳密度,可实现子粒直接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7.
赣豆5号是国审优质大豆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的最优高产栽培措施,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追施量对赣豆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播期、密度和氮肥互作效应对赣豆5号产量影响极显著,在施入等量的钙镁磷肥(375kg hm-2)和钾肥(150 kg hm-2)前提下,赣豆5号在6月29日播种,密度取12万株hm-2,氮肥追施量为300 kg hm-2,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冠层性状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6个播期配合6个收获期对郑单958和伟科702生长发育、株型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通过播期、收获期调控实现高产。结果表明,冀中地区6月12日前播种,玉米抽雄和吐丝持续时间更为集中,播期每推迟3 d,抽雄和吐丝日期后推1 d;继续推迟播期,抽雄和吐丝日期后推4~5 d。2014年6月12日播种处理吐丝期冠层温度最高,不利于玉米授粉;6月15日后播种穗位叶SPAD值降低,尤其是生育后期伟科702叶片SPAD值降低幅度较大。播期对株高、穗位高和基部茎粗影响较大,播期与收获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影响均显著,穗粒数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千粒重随生育期延长而提高。经回归分析得出,夏玉米每提早播种1 d,产量平均增加98.4 kg/hm2;每推迟收获1 d,平均增产103.3 kg/hm2。郑单958获得较高产量的播期、收获期最佳组合为6月6日至6月12日播种,10月4日至10日收获。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对直播稻株型及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淮稻5号、武育粳3号、武运粳21号等3个品种不同播期对直播水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以期塑造直播水稻理想株型。结果表明,在海丰种植条件下,直播水稻最佳播期为6月上旬。随着播期推迟,株高下降,下部节间增长,上部节间变短;同一品种在播期推迟情况下,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及每穗粒数均呈减少趋势,不同品种减少幅度存在差异;在推迟播期情况下,武运粳21号、淮稻5号的株高与穗型受到的影响比武育粳3号小,产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张翯  王蓉  金成兵 《杂交水稻》2022,(2):132-134
为研究籼粳杂交稻嘉丰优2号在金华地区种植的适宜播期,设置7个播期处理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嘉丰优2号随着播种期推迟,播齐天数减少,产量先升高后降低,作单季晚稻种植时,以5月15-25日播种为宜;作连作晚稻种植时,适宜播期为6月24-3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