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林产品产量,按照国家林业局现行统计规定范围,包括水果、干果、林产饮料、林产调料、森林食品、木本药材、木本油料和林产工业原料8个部分。经济林产品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繁荣市场以及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经济林产品的生产水平怎样,其产量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经济林产品产量包括水果、干果、林产饮料、林产调料、森林食品、木本药材、木本油料和林产工业原料产量。它在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中有着重要作用。那么,目前我国经济林产品产量有多少呢?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11年我国经济林产品产量达到1.34亿吨(总计为13.380.09万吨),比2010年的1.26亿吨(总计为12,616.72万吨)增长6.05%,比2005年的9,228.74万吨增长44.98%,平均每年增长6.4%。其中,干果产量2011年为927.30万吨,比201O年的742,94万吨增长24.81%,比2005年的349.56万吨增长1.65倍,平均每年增长17.7%。  相似文献   

3.
2010年尽管全国遇到特大干旱和严重洪涝等异常天气,使经济林产品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据国家林业局统计,全国经济林产品产量仍达到1.26亿吨(总计为12,616.72万吨),比2009年的12,739.22万吨略有减少(只下降0.4%),比2005年的9,228.74万吨增长36.71%。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经济林产品产量中的干果与森林食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干果与森林食品产量有多少呢?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12年全国干果产量达到987.32万吨,森林食品产量达到308.03万吨,  相似文献   

5.
2007年全国各类经济林产品总产量已突破1亿吨(达到10,943.97万吨),对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核桃、板栗和竹笋干功不可没。现将该3种产品生产情况分析如下:一、核桃: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07年全国核桃产量突破60万吨.达到629,986吨,比2006年的475,455吨增长32.50%.比2005年的499,074吨增长26.23%。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林业局现行统计规定,干果包括核桃、板栗、枣、柿子、仁用杏、山杏仁、银杏(白果)、榛子、松子和其他干果。这些产品均是经济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核桃和板栗、枣、柿子在干果产量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11月9日-11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物流行业分会和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15个国家涉及营林造林、林产工业设备技术和木制品、林业3S技术应用、森林防火设备、林木生物质能源、野生动植物产品、经济林名特优产品、节水灌溉设备和保水剂等八大类别的数百家企业和上万种优质林产品及新技术齐聚北京。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10年全国松香类产品(包括松香和松香深加工产品)产量为133.28万吨(总计为1,332.798吨),比2009年的111.70万吨(总计为1,117,030吨)增长19.32%。其中,松香产量为120.60万吨(总计为1,205,991吨)增长20.41%。  相似文献   

9.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11年全国松香类产品产量(包括松香和松香深加工产品)为141.30万吨(总计为1,413,041吨),比2010年的133.28万吨(总计为1,332,798吨)增长6.02%,比2005年的67.16万吨(总计为671,571吨)增长1.10倍,平均每年增长13.2%。  相似文献   

11.
经济林作为重要森林资源,其种植面积及产品产量逐年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衍伸产品日趋增多,急需智能化检测、采收与分选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是实现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综合比较了深度学习技术中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及模型的优缺点,综述了其在经济林产品检测与分选中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以期为经济林产品检测与分选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济林研究》2010,28(1):F0003-F0003
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是由原林业部于1995年3月批准成立的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隶属于国家林业局,依托单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由国家林业局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是国家林业局唯一的经济林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茶科学中心生物技术实验室挂靠在本实验室。实验室下设经济林栽培、经济林育种、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和经济林产品开发利用5个分室。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2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15人。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的经济林栽培面积大 ,种类多 ,在林业生产中占很大比重 ,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 ,对全省林业建设、农民致富和整个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加入WTO ,给我省经济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林生产和产品贸易方面有较大变化。为此 ,我们搜集 1997~ 2 0 0 1年山东经济林生产和产品贸易资料 ,分析其发展变化规律 ,以期为经济林生产和产品贸易提供依据。1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1.1 经济林资源我省经济林栽培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 ,现有栽培和野生、半野生的经济林品种和类型共有 3 0 0 0多个 ,分属 2 3科 ,3 …  相似文献   

14.
<正>该中心是国家林业局授权的法定检测机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挂靠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林化产品专业检测机构。可对下列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产品质量检验:脂松香及再加工产品松节油及再加工产品栲胶原料、栲胶产品活性炭产品  相似文献   

15.
就发展绿色经济林产品的国际和国内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绿色意识”、建设绿色经济林生产基地、开拓经济林产品市场、建立绿色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林产品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林产品的质量 ,加快实施经济林名牌战略 ,扩大各地名特优产品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发展名特优经济林的积极性 ,近日 ,国家林业局首次命名了“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我省武都县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天水市秦城区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之乡”,秦安县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我省两县一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  相似文献   

17.
<正> 建国以来,我省经济林栽培面积和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省累计已营造各种经济林木3147. 76万亩,保存近1200万亩,相当于建国前经济林总面积的2倍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和农村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完善,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林生产的发展。经济材产品产量也有明显的增长,其中,乌桕、生漆、油桐、板粟、五倍子等产品产量已跃居全国前五名的行列。林业部《关于调整林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的通知》发布以后,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经济林生产已出现了好的势头。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经济林是开发山区资源,繁荣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林产品的质量 ,加快实施经济林名牌战略 ,扩大各地名特优产品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发展名特优经济林的积极性 ,经各地申报 ,专家评审 ,并与中国经济林协会共同研究 ,国家林业局决定将北京市平谷县等88个县(市、区)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我区临河市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梨之乡” ,宁城县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仁用杏之乡”国家林业局命名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张博文  相似文献   

19.
发展的现状武汉市现有林地面积1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12%。7个经济林主产区共有经济林面积3.15万公顷,经济林产品2000年总产量12.1万吨,产品年总产值2.64亿元。干果类1.16万公顷,水果类1.4万公顷,茶叶0.5万公顷,其他(油料等)0.13万公顷。在水果中,梨0.73万公顷,桃0.38万公顷,柑橘0.17万公顷,葡萄0.04万公顷,其他0.05万公顷。经过“八五”和“九五”时期的建设,我市经济林生产基地发展较快,综合分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面积增长较快;二是产量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20.
营养丰富的水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加工成罐头、酒类、饮料等产品供人们食用。目前,我国的水果产量有多少呢?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12年全国水果产量为1.22亿吨(总计为12,226.75万吨),比2011年的1.15亿吨(总计为11,471.06万吨)增加755.69万吨,增长6.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