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农民的"锅下愁"问题,多年来会泽县林业局能源站技术人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致力于节能改灶的研究,于1993年成功研制了适合会泽县山区、坝区、半山区农村使用的优秀灶型会泽县农村能源Ⅱ型省柴节煤灶。阐述了该灶型的性能特点是:(1)点火容易起火快;(2)持续加热效能高并温度可调;(3)安全、卫生、保温性能好;(4)热效率高。该灶型技术的推广使用,可使老百姓花钱少,见效快,达到节能、环保、利国、利民,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作用,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敌百虫精(有效成份90%,青岛农药厂产)、柴油(0号柴油,大庆油田产)、黄油(3号黄油,山东石油公司产),按1∶1∶1熬制成“三合一”涂干剂,根据柳毒蛾幼虫白天下树隐伏、傍晚上树取食的习性进行涂干防治。方法是:将柴油、黄油倒入锅或铁桶内(切忌用残存沥青的锅或桶)加热至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电热式理条机存在的能耗高、温度响应速度不快和加热不均匀等问题,对现有加热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磁加热技术的新型茶叶理条机,改变传统气、电加热形式。介绍了电磁热理条机的操作与保养,给出了电磁热理条机改进试验进展及成果。结果表明:电磁热方式加热,装机整洁,升温快,电磁热方式装机功率小,能源利用率高,并且温度到后,不会有余温加热,温度稳定。且电磁热理条机使用寿命长,线圈不加热,相比电热管,不容易损坏,相对于电热管加热,锅槽的均匀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烘箱加热法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烘箱加热法测定东北地区地带性土壤暗棕色森林土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测定最佳加热时间为30 min,最适宜加热温度为150℃,最适宜重铬酸钾浓度为1.2 mol·L~(-1)。烘箱加热法适宜测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为楝科印楝属常绿植物,原产印度、缅甸等国家,耐旱性极强,是干热地区造林的良好树种.种仁含印楝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可用于制备生物农药.印楝生物农药对温血动物无毒,使用安全,防治对象不易产生抗性,它是已知生产无公害农药的最佳植物种类.据专家预测:可望在不远的将来代替或部分代替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最近几年分离纯化印楝素的新技术如逆流色谱、快速色谱和真空色谱技术,分析印楝素的特异性免疫技术、常规技术和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以及人工首次全合成印楝素取得重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印楝素植物性杀虫剂制剂专利号 :0 0 1 1 4 2 2 7 5 公告号 :CN1 2 761 61A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 )摘 要 :以印楝素和印楝油为主要杀虫活性成分 ,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多种配料配制成印楝素乳油 ,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三种剂型。是一类高效、低毒、无残毒 ,对人畜安全的印楝素植物性杀虫剂制剂。对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菜青虫等多种害虫具有优异的防效 ,使用该农药尤其适于防治已产生抗性的各类害虫。☆一种银杏茶专利号 :0 0 1 1 4 364 6 公告号 :CN1 2 761 64A专利权人 :石延中 (河南省鲁山县 )摘 要 :由银杏叶提取物干…  相似文献   

8.
从土钉支护技术的优势、构造及材料、施工工艺及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土钉支护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橡椀单宁铁离子能形成深兰色的络盐,经氧化以后,外观以黑色呈现出来,能吸附在纤维上。利用此特性,可应用于麻袋包装印商标。我地区印刷厂原来印商标是用快色素,据介绍是进口的,每公斤价格为70元,后来因快色素在市场上奇缺,有关单位希望我厂能协助解决,于是我们同印刷厂一起搞试验,以橡椀栲胶为原料试制黑色素代替进口快色素??974年8月起麻袋印商标一直是使用橡椀栲胶黑色素,其方法如下: 1公斤橡椀栲胶用5公斤蒸馏水加热溶解,再加20克亚硫酸钠,在90℃磺化1个小  相似文献   

10.
梨果脆嫩多汁、甜香可口 ,是很受欢迎的果品之一。梨除生食外 ,还可加工成梨酱、梨膏、梨醋、梨脯、梨干、梨罐头、梨汁等产品 ,现将几种加工技术简述如下 :1 梨调味酱的加工方法1 .1 原料梨 1 .5 kg,葡萄酒 30 0 ml、柠檬汁 1 85 ml、红糖 30 0 g、无核葡萄干 2 5 0 g、核桃 2 5 0 g、盐两茶匙、醋 2 0~ 30 g。1 .2 加工方法(1 )将梨果冲洗干净用手工或机械去皮、去核 ,切成小块备用。(2 )将梨和其它所有成份放入一大的带柄锅中加热。(3)加热至沸后 ,再用文火煮制 1 h左右 ,待混合物呈浓稠状即可。(4)将煮好的梨酱注入热杀菌的大口瓶中…  相似文献   

11.
组织培养技术是印楝快速繁殖并保持品种纯正优良的一种有效途径,而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则是决定组培快繁生产种苗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印楝组培苗移植的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移植季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移植季节对印楝树组培苗移植的成活率及生长指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基质配比最佳是红心土:火烧土=6:4,在此基质配比下,移植45天后,印楝树组培苗平均移植成活率达97.50%、平均苗高3.80cm、平均地径3.60mm、平均根系条数2.40条;移植最佳季节是春季,在春季,印楝树组培苗平均移植成活率达89.30%、平均苗高3.60cm、平均地径为3.40mm、平均根系条数2.2条。  相似文献   

12.
<正> 华北落叶松历来采用种子繁殖,用扦插方法生根十分困难。近三年来,我们用华北落叶松(兼有长白、日本落叶松)2—42年生的母树当年生枝条作了扦插试验,初获成功。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一、试验方法和内容1、试验材料:插条有硬枝、嫩枝;枝龄为2,3,6,10,13,15,22,23,42年生母树上的当年生枝和部分一年生枝。2插壤:采用森林腐殖质土、腐殖土掺牛马粪、松林地菌根土、粗骨土、粗砂、粗砂掺10%菌根土、粗砂掺10%羊粪。  相似文献   

13.
中间试验规模为小试规模的667倍(0.5吨/锅)。采用常压与减压相结合、回收丁醇直接循环使用的一步法合成工艺,验证了工艺条件的稳定性;考核了选用的生产装置的适用性和生产规模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工艺完善,设备合理,产品技术性能稳定,可代替40—50%的紫胶。改性紫胶价格仅为普通紫胶价格的60%,技术经济效益良好,可按中试规模或进一步扩大规模实施生产。  相似文献   

14.
白石山林业局自1980年以来使用自制的小型蒸汽预热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预热器主要由加温器和散热器两大部分组成。加温器主要由集水管、上升管、下降管、循环管、锅筒等部件焊接而成。锅筒截面为椭圆形(长轴400mm,短轴200mm),壁厚为2 mm,材料为A,钢板,两端封闭,两侧采用双排管(上升管和下降管)。散热器是由集材—50拖拉机的发动机机油散热器改制而成。上、下两集汽室分别焊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育苗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圃地的育苗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育苗基质对南方红豆杉小苗木(6月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草炭 蛭石(1?1)作育苗基质的南方红豆杉苗木的苗高、须根数、地上部分鲜重3个指标的生长表现较好;草炭 锯末 土 牛粪(2?2?2?1)混合基质较适合南方红豆杉苗木的地径、全株鲜重、地下部分鲜重3个指标的生长。这两种育苗基质配方可在南方红豆杉育苗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鲁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黑松、侧柏和刺槐为试材,开展了轻基质无纺布育苗技术研究,筛选出了针叶树种轻基质无纺布育苗基质配比是:草炭土:珍珠岩:蛭石=60:20:20;阔叶树种轻基质无纺布育苗基质配比是:草炭土:珍珠岩:蛭石=70:15:15。通过开展基质缓释肥用量试验,表明基质中基肥的用量应按树种、培育周期、容器大小及基质肥沃程度等确定。对于针叶树种来说,对肥料的需求相对较小,1%的添加量即可满足一个生长周期(1a)的需要;而对于阔叶树种来说,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1.25%可满足一个生长周期(1a)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林用除草剂使用方法。茎叶处理:将除草剂药液直接喷洒(喷雾)或涂抹到杂草叶上的方法,称之为茎叶处理法。土壤处理:将除草剂采用喷雾泼浇,撒毒土等方法施到土壤上,形成一定厚度的药层,接触杂草种子,幼芽、幼苗或被杂草各部分吸收而起到杀草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工具:冷藏箱、口径80cm电热手工锅、口径80cm炉灶手工锅、细砂纸、饭帚、炒茶专用油、温度计、擦布等。 (二)工艺流程为:原料采收、低温处理、选叶清洗、杀青、揉捻、搓团、摊晾、干燥、包装贮存等工序。 (三)操作步骤及要点: (1)原料采收,选用银杏采叶圃的叶子,采叶时间为7~8  相似文献   

19.
化学除草剂应用范围与用,应用范围苗圃、花圃除草除草剂品种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23.5%、解%果尔乳油ro.8%高效盖草能乳油23.5%果尔乳油+ro.8%高效用量/肠7扩使用技术2(X)一2印g50~即功130~印d209+刃而插后苗前或生育期使用盖草能乳油果园、幼林、65%草甘麟可溶性粉剂30%草甘麟可溶性粉剂100一1犯g从习一粼刃g杂草生长旺盛 使用森林防火道、清理造林地、铁路、油粮库等非耕地65%草甘麟可溶性粉剂30%草甘麟可溶性粉剂10%草灌净水悬剂 150一2(X)g粼X】一叹挑)g7(X)~2仪拭】d 杂草生长旺盛使用植物长生发育任何时内使用 技术资料 《林业苗圃化…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印楝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实生株系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系统聚类和重复力估计,定性、定量分析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品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云南引种栽培印楝实生株系的种子品质存在广泛变异,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和印楝素A与印楝素B含量比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28% 0.85%、0.04% 0.39%、0.37% 1.15%和1.698.25;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分为3个类型:高含量型(azA ≥ 0.69%、azB ≥ 0.25%、azAB ≥ 0.92%)、低含量型(azA ≤ 0.44%、azB ≤ 0.10%、azAB ≤ 0.51%)和中等含量型(azA=0.68% 0.45%、azB=0.24% 0.11%、azAB=0.91% 0.52%);按此标准将高印楝素AB含量型分为"印楝素AB优异型(azAB ≥ 1.15%)"、"印楝素A优、B劣型"(azA ≥ 0.85%、azB ≤ 0.21%)、"印楝素A劣、B优型"(azA ≤ 0.67%、azB ≥ 0.39%)和"印楝素AB含量高型"(azAB=1.05% 0.92%);反映在重复力上,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印楝素A、AB的重复力分别为0.2063、0.3252,都属于"中"重复力性状。"印楝素AB优异型"即具有优异种子品质性状的植株是印楝药用原料林培育的繁殖材料;"印楝素A优、B劣型"和"印楝素A劣、B优型"即种子品质性状优缺点互补的植株是药用印楝品质育种的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