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域旅游视角下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提出广东河源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构想,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内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实地与二手资料调查和分析,指出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存在问题及发展机会。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IFE(内环境)和EFE(外环境)矩阵分析法对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内部环境评价得分2. 6,外部环境评价得分2. 9,内外部评价得分都高于2. 5,表明环万绿湖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大于弊。说明环万绿湖地区非常适合开展乡村旅游,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资源优势,融入全域旅游理念,突破门票经济,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区位、旅游区位和交通区位条件的基础上,从动植物种类多样、稀有,动植物物种典型且原始,自然景观与环境价值高,生态产业品牌潜力巨大等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乡村旅游资源、养生休闲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其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对周边区域旅游竞合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为保护区开展科学有效的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五佛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国内外森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资料的基础上,配合实地调查五佛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从风景质量和旅游开发两方面对公园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构建该森林公园评价模型,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公园的综合评价值为8.4070,说明五佛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价值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据此,针对公园的旅游开发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森林公园宏观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派阳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以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为项目层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计算模型,划分等级标准,分析派阳山森林公园开发生态康养旅游的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派阳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中,项目层评价得分与权重值得分高低顺序保持一致,风景资源综合评价总分值为78.28分,处于康养旅游开发的4级水平,具有较高的风景资源价值。同时也存在着资源未完全开发利用、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劣势指标,可通过康养科普、山地运动等项目建设,来完善内部设施,实现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风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资源要素价值、生态环境质量和开发建设条件3个综合指标及19个项目指标,构建了圣堂山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层次和各个项目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评分计算。通过评分计算,圣堂山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分为9.13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得分6.74,生态环境质量得分1.65,开发建设条件得分0.74。表明圣堂山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优良,开发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区位优势不足、交通条件较差等不利条件。提出将瑶族村屯为主的乡村旅游与景区观光、休闲旅游相结合,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开发主导要素,改善交通条件、注重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等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与进展的研究,结合勐蚌村自然、人文概况,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勐蚌村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完成评价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计算,结合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人口学变量、信效度、差异性、满意度均值等进行分析,综合指标权重值与满意度对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乡村历史文化等5项指标权重高于平均值,山水风光等7项指标游客满意度高于平均值,及不同学历、年龄、职业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对资源、权重、满意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民风民俗等3项优势资源,传统民居等4项过渡资源,卫生条件等4项机会资源,客源市场等2项弱势资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腾冲勐蚌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地区蕴含的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对该地区进行开发潜力评价,可以为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本研究从旅游资源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和旅游资源价值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20个评价指标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从而确定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先开发的先后次序。依据综合计算值,将大兴安岭地区的7个市县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小分为了三个等级,其中漠河市和塔河县开发潜力最大为一级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呼中区、呼玛县、加格达奇区开发潜力适中为二级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松岭区和新林区的开发潜力最小为三级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评价结果大体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用多层次灰色方法对该地区进行的潜力开发评价可以为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开发规划要遵循突出乡土性的原则、适应市场与创造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尊重现状与产品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社区整体发展与各方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兼顾综合效益的原则,其开发规划的方向是:旅游资源乡土化开发、营造乡村意象、旅游产品休闲化开发、旅游市场品牌化开发、合理设计经营机制、清洁化生产。以杭州富阳白鹤村为例,对白鹤村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并从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规划、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乡村意象营造、经营机制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白鹤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9.
运用定性评价法对塞罕坝森林旅游资源自身和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可见其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功能全,开发条件良好,极具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在当代中国的聚落有机更新环节中,可以看到各类建筑师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国范围内的乡土建筑改造设计,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大量的乡村聚落正以旅游开发为发展导向,竭尽所能的利用乡村资源,试图通过旅游开发进行产能置换,带动乡村经济,获得除传统乡村产业以外的红利。有大量的乡村聚落成功的实现了转换,发达的旅游业促进了村落迸发新的活力,形成人员回流,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也能看到很多乡村聚落在此过程中因为没能准确地定位自我优势以及是否具有旅游开发的条件,导致其在进行开发的不同环节受到影响,最终处于旅游资源不足、旅游人群稀少等尴尬境地。结合国内现有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及相关理论,以笔者实际调研过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这类乡村聚落中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开发露营旅游的资源潜力,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规模及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露营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为项目层的评价指标体系,AHP 法和特尔菲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建立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综合计算模型,划分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等级标准,对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项目层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指标权重值最高(0.4567),社会环境条件指标权重值最低(0.2237);经过综合评分,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总得分为76.7224分,处于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四级,说明该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的适宜度处于较高水平;评价因子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得分较高,分别为36.6137和26.9104分,社会环境条件得分较低,为13.1983分;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在权重和评分值上均是优势指标,交通条件的指标较好,社会环境条件指标较差。【结论】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朗乡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水环境条件优越,保护区的露营旅游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经济落后、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管理经费不足等劣势;保护区露营旅游项目的开展应遵循“量力而为,适度开发”的原则,加大引资力度,为维护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条件定性与定量评估,这种生态旅游用地条件前期评估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荆门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简述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资源要素、开发条件、管理条件3个方面的15个指标 ,对荆门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荆门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角度,梳理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的方法,阐述了粤北客家地域文化及乡村旅游景观的特征。通过对深塘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提炼,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选取深塘村三大核心景观资源——百臻生态农业园、古子坑八仙村和观音庙,作为乡村景观重塑的突破点。以优化核心景观吸引物、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控制两大策略为抓手对村庄旅游景观进行提升。最后提出以地域化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改善促进乡村综合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旅游资源、区域条件和区位特性,综合开展公园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为:森林公园总评分值74.95分,其中旅游资源47.45分、得分比例为63.3%,区域条件12.91分、得分比例为17.2%,区位特性14.59分、得分比例为19.5%;针对公园现有37个景点开展旅游景点等级评价,有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7个,三级景点26个。评价结果表明,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较高,区域条件好,区位优势显著,具备旅游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龙江穆棱六峰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利用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对六峰山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六峰山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为37.64,综合质量为国家二级,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对湖北省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AHP方法对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洪湖湿地的风景旅游资源质量较高,自然环境很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也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提出了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尽量以保护为主,尽量避免破坏其特有的优质湖泊湿地资源环境,合理规划,制定出中长期的开发规划,提高总体风景资源价值,形成各具特色的景点、景观。为景区定位、开发建设规模及顺序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社区居民参与的含义及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居民可通过资源产品化、产业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等途径参与旅游开发,对旅游社区的发展分担责任、共享成果。以大理州漾濞县金牛村的乡村旅游规划为研究案例,从村级集体产业规划、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服务专业化以及乡村旅游规划效益等方面进一步阐明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参与的途径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44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5.53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8.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7.0分,综合得分为40.53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是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也是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通过对梅子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评价、森林风景资源调查分析表明,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资源评价总分为38分,等级为良;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得分为32.78分,符合二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其风景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分析了森林公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海南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毅青 《热带林业》2007,35(3):45-48
通过对海南省森林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结合全省森林旅游资源实际,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开发价值,为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