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不同桑品种的饲料价值及与有关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用6个桑品种养蚕的经济性状.统计分析表明,饲料效率及其它性状桑品种间有显著的差异.食下量与茧质成绩的相关不显著,5龄经过与最大体重增加量、全茧量和茧层量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叶丝转化率与食下量显著负相关,与茧层量显著正相关,与桑叶干物率和茧层率之间高度正相关,与消化率相关不显著,与茧重转换率没有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消化率、茧重转换率和桑叶干物率对叶丝转化率的直接作用较大,茧层率对叶丝转化率的直接作用较小.认为,要提高桑的叶丝转化率,应重点提高桑叶干物率和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以柞蚕新品种582为研究对象,对柞蚕饲料转化效率及相关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全茧量与雌性个体的茧重转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茧层率和消化率与雌性个体的茧重转化率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茧层量和茧层率与雄性个体的茧重转化率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全茧量是影响雌性个体茧重转化率的第一要素,蛹体重是影响雄性个体茧重转化率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3.
家蚕量性状及效率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按窝式设计,用同胞分析法估算家蚕5龄起蚕体重、蛹体重、茧重、茧层重和食下量、消化量等6个量性状及消化率、茧重转换率、茧层率和茧层生产效率等4个效率性状相互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量性状间存在正的表型与遗传相关;食下量、消化量与茧重转换率、茧层生产效率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为显著负相关,与消化率为显著正相关;消化率与茧重转换率的表型及遗传相关为高度负相关,与茧层生产效率的表型相关也为负相关;雌蚕的茧重、蛹重与茧层率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为显著负相关;茧重转换率与茧层生产效率为正相关.本文还讨论了茧层生产效率及茧层量的育种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桑叶饲料价值的品种间差异,用本地品种和引进品种,于春蚕期和晚秋蚕期进行饲育试验。在探明茧层生产率的同时,就桑叶含N量和氨基酸含量与茧层生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地品种中,春蚕期供试彦次郎,茧层率和消化率都高,茧层生产率也高,晚秋蚕期供试岛之内,茧层生产率高。相对地,在引进品种中,春蚕期供试Kashmir 7,11、Pakistan 4,14和Turkey 3的茧层生产率高;晚秋蚕期供试的Kashmir 7,11和Pakistan 4的茧层生产率高。由此可以认定桑叶的饲料价值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同时发现茧层生产率与桑叶的含N量有很大的相关性,从而推定与氨基酸含量也有很大的相关性,特别是与限制氨基酸中的蛋氨酸、组氨酸和绢丝蛋白合成所必需的苏氨酸等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戚俐  孟宪民  刘凤云  徐亮  宿桂梅  焦阳 《北方蚕业》2011,32(2):16-17,20
以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9906和多丝量品种H043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获得P1、P2、F1、F2、B1、B26个世代材料,利用干量折合法获得6世代的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按照Mather和Cavalli,L.L.等的方法进行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性状均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比较简单,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的基因加性效应作用方向不同,茧重转化率表现为正值,茧层生产率表现为负值,而显性效应的作用方向相同,均为正值,即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刘佩锋  杨宝山 《蚕业科学》2004,30(3):255-259
以提高柞蚕饲料转化效率 ,选择培育高饲料转化效率品种为目标 ,选择不同饲料效率的 4个柞蚕品种 ,调查茧重转化率与茧层生产率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结果显示饲料转化效率有很好的继代稳定性。春、秋养无论茧重转化率还是茧层生产率 ,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 ;4个品种除 882 1选择继代的表现值逐年有所增加外 ,其余 3个品种年份间的相对开差春、秋期都在 1%左右 ,且 4年春、秋养 4个品种的差异性表现趋势完全一致 ,即 882 1>海青 >青 6号 >抗病 2号 ;证实了春养品种与年份交互作用显著 ,秋养不显著 ,882 1继代选择效果春养是秋养的 3倍 ,说明饲料转化效率选择有效 ,即有微效基因作用 ,提示饲料转化效率秋期表现更稳定 ,符合二化地区养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桑叶成本占蚕茧生产成本的50%以上,因此提高单位重量桑叶的蚕丝产量,即提高叶丝转化率,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和日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很少研究这一问题.在过去的60多年时间里,由于蚕业界的努力,蚕品种改良获得了显著的成绩,茧层量从0.2克大幅度地提高到0.6克,增长了3倍.但这主要靠增加食下量获得的,叶丝转化率(饲料于物转化率)一直徘徊于10%左右,很少进展.近年来,我国和日本的蚕业界都对饲料效率问题逐渐重视起来.江苏蚕研所养蚕研究组研究了提高担桑产茧量的五龄期定量给桑法,吉武、黑田、住冈、研究了选育高饲料效率蚕品种的育种方法,吴载德、徐俊良等研究了叶质、蚕品种等几种因素对叶丝转化率的影响.食下饲料的茧丝生产效率,实质上是由消化率、全茧转化率、茧层率三个因子构成的.即食下干物的茧层率=消化率×全茧转化率×茧层率.本试验调查了五龄期不同饲育温度下,蚕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情况,试图查明饲育温度对饲料效率(即叶丝转化率)各构成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5龄干量折合法,对生产上推广的11个柞蚕二化性品种的饲料转化效率进行测定分析,筛选出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品种作为柞蚕新品种选育的素材。春期试验中,柞蚕品种582基于全茧量和蛹体质量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分别为16.46%±0.46%、15.08%±0.66%;柞蚕品种早418基于茧层量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为1.51%±0.13%。秋期试验中,柞蚕品种8821基于蛹体质量、全茧量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分别为16.77%±1.32%、18.59%±1.39%;柞蚕品种多丝4号基于茧层量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为1.87%±0.27%。试验结果显示,柞蚕品种间基于全茧量、蛹体质量的饲料转化效率差异显著,基于茧层量的饲料转化效率差异极显著,且基于全茧量、茧层量、蛹体质量3个性状间的饲料转化效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生物学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倍数性桑品种的茧质与饲料效率进行了探讨,为推广叶质优良的桑树新品种提供实验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多倍体桑的茧质和饲料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而桑叶消化率却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供试多倍体桑品种中,以三倍体桑“304”的叶质为最好,全茧量、茧层量、万头蚕产茧层量、50g桑产茧量及茧层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 14.7%~22.8%,春秋两季表现相同的倾向,表明“304”是一个叶质特别优良的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用育成的除K基因外的遗传背景,与中137号同样的中137-K系统(K/+),来研究在人工饲料育场合,K基因对于诸种数量形质的影响。比较中137-K×中137号的正反交配所分离的K/+和+/+及依中137-K的相互交配所分离的K/K,K/+,+/+的结果,发现K基因的影响,呈现蛹重>茧重>茧层率>消化量>食下量>消化率>茧层重>饲料利用效率的顺序。其中茧重,蛹重,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的K/K>K/+>+/+的关系显著。另一方面,茧层重K/K和K/+殆无差异,+/+稍轻。更在茧层率+/+>K/+>K/K的关系明  相似文献   

11.
不同蚕品种的饲料效率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调查分析了近二、三十年来,我国春用蚕品种和夏秋用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变迁情况。结果表明,目前推广的蚕品种与五十、六十年代推广的品种相比较,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量、茧丝长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茧层量、茧层率的增长更为突出.但5龄经过和食下量也相应地增加,蚕的消化率以及饲料效率几乎没有提高。从而认为,在今后蚕品种改良过程中,应重视提高饲料效率的研究,并通过桑品种改良、饲育技术等途径,提高饲料效率,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6个现行家蚕原种为材料,探讨了5龄期添食“蚕用营养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营养饲料对发育经过无影响,虫蛹生命率比对照区有所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略有降低,对造卵数、产卵数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日系品种优于中系品种,残留卵率均比对照区显著降低,对蚕种质量无影响,5龄食下量显著减少,叶卵转化率平均比空白对照提高16.9%,比清水对照提高9.0%,单位面积桑园的制种量可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Ⅰ.家蚕叶丝转化率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窕  徐卫华 《蚕业科学》1991,17(4):193-199
调查了不同世代五龄逐日食下量、消化量、体重和叶丝转化率,分析了影响家蚕叶丝转化率的有关生理因素,结果,家蚕叶丝转化率为食下鲜叶量的2%-2.4%,不同世代及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叶丝转化率的高低与五龄逐日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及体重增长有明显的关联。叶丝转化率与茧层率、五龄前3天净增体重和摄食系数、三龄眠蚕体重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的调查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日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倾向的相关。还调查了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  相似文献   

15.
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大三元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宪民  刘佩锋 《蚕业科学》2001,27(3):236-239
以柞蚕饲料效率测试方法、评价指标、性状相关及遗传分析等研究成果为基础 ,育成了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 882 1、882 2及杂交组合大三元 (882 1·882 2×选大 )。试验结果表明 :大三元的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 ,秋养分别比对照高 2 6 8和 0 6 2个百分点 ;产卵量春秋分别比对照高 2 4 92 %和 15 6 5 % ;解舒率增加 6 16 %、解舒丝长增加 2 8 88%、茧丝长增加 17 84% ;种茧育 882 1× 882 2 ,单蛾产茧数比对照增加 2 4 89% ;春季和秋季农村生产放养大三元 ,每把分别比对照增产 15 49%和 30 48%。  相似文献   

16.
用methoprene的250倍(5μg/ml)和500倍(2.5μg/ml)液对三、四、五龄,四、五龄及五龄的各龄初期雌蚕作体表涂布,并用硫堇作丝腺活体染色和摄食阻害剂皂角苷作添食试验证明,JHA对蚕体和丝腺的发育有延缓作用,但这种延缓作用只在五龄期有明显表现,处理区比对照区经过延长24—34小时,食下量、消化量和体重等在处理后暂时低于同时期的对照区,旋即回升并超过对照,最大体重是五龄500倍区重(4.98g/头),最后体重以五龄250倍区最大(4.513g/头)。JHA的生理效应,不像皂角苷只是起因于食下量减少,而是通过影响蚕体内分泌平衡所引起。JHA的处理能使茧重增加23—46%,茧层增加13—35%,但茧层率下降4—18%,从五龄积算食下量,消化量看处理区显著增加,而饲料效率对茧层低,对蛹体高,JHA浓度过高还出现畸形蛹和永久幼虫。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4个三元杂交种、2个二元杂交种和2个原种为实验材料,4龄起蚕开始饲养,以茧层转换率、近似消化率、丝长、丝量、干茧出丝率等为指标,分别对原种、二元杂交种、三元杂交种间的饲料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对食下量、食下率近似消化量、近似消化率、茧层转换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二元杂交种的食下率、近似消化率高于三元杂交种,而三元杂交种又高于原种;②对于茧层转换率,三元杂交种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与原种之间差异不显著;③对于丝长、丝量,三元杂交种略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高于原种.因此,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