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是 :前季稻分蘖期稻蓟马发生重 ,孕穗破口期纹枯病、2代三化螟发生重、损失大 ;再生稻病虫害轻。并提出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 ,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是前季稻分蘖期稻蓟马发生重,孕穗破口期纹枯病、2代三化螟发生重、损失大;再生稻病虫害轻。本文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浙江省余杭县长乐林场1966—1978年和缙云县1972—1974年马尾松毛虫一次发生全过程的调查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马尾松毛虫每隔3—4a大发生一次,大约相隔5—9个世代;大发生多在第一代,其次是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危害特点是“蚕食—嵌镶—联片发生。依据马尾松毛虫数量变动特点,把常灾区松林分为四种类型:渐进发生型、爆发发生型、扩散发生型和低密度稳定发生型。根据发生特点和发生类型,可相应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万荣县麦秆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麦秆蝇在万荣县的发生与危害情况。从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发生规律等方面观察分析了其发生危害特点;并针对发生规律,提出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麦蚜是宝鸡市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文章在介绍麦蚜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宝鸡市麦蚜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做到统防统治;选用抗蚜耐蚜小麦新品种;科学管理,减少蚜虫危害;保护利用好麦蚜天敌;加强药剂防治等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小麦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4~5月份,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全区小麦纹枯病病田率达80.6%,平均病株率22.6%,严重地块高达65.7%,发病程度为历年之最,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白穗,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损失。对此,笔者认真调查了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一、小麦纹枯病危害特点1.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一、大豆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方法(一)大豆田杂草发生种类大豆田杂草种类很多,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反枝苋、藜、苍耳、铁苋菜、马齿苋等;莎草科杂草主要有香附子;多年生杂草主要有刺儿菜、苣荬菜、青蒿等。(二)大豆田杂草的发生特点1.杂草种类多,发生时期长,出苗不整齐,从大豆播种开始到8月末均能不断发生,因而造成防除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正>1.水稻二化螟发生新特点。①暖冬气候特点,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暖冬降低了二化螟越冬死亡率,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增加了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根据多年实地生产调研,总结出新野县大葱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指导当地大葱生产。一、葱蝇(一)为害特点葱蝇又叫种蝇、葱蛆、韭蛆、根蛆,以幼虫为害葱蒜类蔬菜为主,孵化出的幼虫潜入叶鞘基部,食幼叶和生长点而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二)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或幼虫越冬。1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生,5月上旬成虫盛发;2代6月中旬发生;3代9—10月份发生。成虫中午最活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三年实地对巴马县的玉米黑毛虫发生为害特点和发生成因进行分析,并系统调查研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生特点1.数量增加,发生提前棉铃虫在安集海垦区1年发生3代,随着滴灌面积逐年增加和栽培模式不断改进,滴灌田苗期长势好于常规田,棉铃虫过早出现危害。  相似文献   

12.
茶毛虫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茶毛虫是茶区的重要害虫,除危害茶树外,还危害山茶、油茶等林木。发生特点茶毛虫在各地发生世代不一,多数茶区每年发生3代,以夏秋茶期危害严重。茶毛虫以卵块在茶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商洛市不同区域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及特点,提出提高监测预警水平;调整种植结构,切断初浸染源;推广药剂拌种,适时开展冬前防治;统防统治,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分区治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成学 《北京农业》2013,(15):113-114
文章介绍了景谷县烟草病毒病发生特点、症状表现和发生规律,阐述了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驱蚜避蚜;搞好消毒措施注意苗期和田间卫生;施用抗病毒剂。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大豆的种植面积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大面积耕地多年连续种植大豆同一种作物,导致以取食大豆根、茎、叶为主的害虫的虫口密度逐年加大;而且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害虫的越冬基数较大,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将虫口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大豆的正常发育。要及时地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止其大发生,就要掌握害虫的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以便及时用药。1蛴螬1.1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大豆的种植面积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大面积耕地多年连续种植大豆同一种作物,导致以取食大豆根、茎、叶为主的害虫的虫口密度逐年加大;而且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害虫的越冬基数较大,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将虫口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大豆的正常发育。要及时地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止其大发生,就要掌握害虫的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以便及时用药。1蛴螬1.1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历年病虫发生情况和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00万公顷次,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玉米病虫中等发生,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等。马铃薯病虫偏轻发生,其中马铃薯晚疫病中等发生。棉花病虫中等发生。蔬菜病  相似文献   

18.
<正>依据2016年房山区秋季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果、作物长势及近几年病虫发生特点结合去冬今春气候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房山区2017年粮食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总体趋势:中等发生,其中虫害中等发生,病害偏轻发生。小麦病虫:总体为中等程度发生,虫害以麦蚜、吸浆虫、麦叶蜂、地下害虫为主,预计发生面积约7.06万亩次;病害以白粉病为主,赤霉病和锈病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万亩次。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30%,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1发生特点1.1近几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赤霉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气候型病害,发病后籽粒皱缩,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颗粒无收。小麦赤霉病不仅造成严重减产,感病籽粒还可以产生多种毒素,人畜误食后会引起中毒。2018年,石家庄市鹿泉区小麦赤霉病较常年偏重发生,本文对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绿色防控技术。一、发生特点石家庄市鹿泉区2018年小麦种植面积1.2万公顷,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0.37公顷,发生面积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