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农村养鸡,往往育雏很多,可是到成鸡时所剩无几。因此,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农村养鸡户的一大难题。1农家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1.1育雏期温度不合理农村养鸡户育雏很难把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1.2饲养密度不合适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再加之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一般农家饲养鸡只较为合适的密度是每平方米鸡舍面积的养鸡…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广大的农村中,养鸡专业户和重点户正在蓬勃兴起。为了提高专业户养鸡的经济效益,对农村饲养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现提出当前农村饲养雏鸡应注意的问题供参考。一、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农家饲养雏鸡,绝大多数由于没有条件建造育雏室,一般采用硬纸箱、塑料脚盆、  相似文献   

3.
正1散养土鸡存在的主要问题1.1环境卫生差育雏栏舍大多用废旧物品改制而成,后期多饲养在房屋后阴暗的院沟等地,鸡只长期与粪便等接触,易造成雏鸡发生疫病。1.2育雏温度低川北地区在清明前后,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而雏鸡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  相似文献   

4.
石绍庆 《水禽世界》2003,(12):42-42
农户鸡舍大多是非密闭式的,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一些由旧房改为养鸡舍的,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了鸡舍内再搭建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适应性本法主要适宜于农村养鸡户,从雏鸡直到淘汰或出栏不转舍的一阶段制鸡舍的育雏保温期。由于实行一阶段制饲养方式,势必出现雏鸡阶段时舍内空间过剩,而此时育雏升温,就只有将整个舍内温度都升高,才能达到雏鸡所需温度,这就造成热能大大浪费,生产成本加大。加上有时由于房舍密闭结构上的问题,而使舍内很难达到所需…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养鸡专业户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知识,饲养管理不善,造成雏鸡的死亡率高,使一部分农民的养鸡热情受到打击。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必须掌握以下技术环节。 1.温度:育雏第一周要求在30~32℃,以后每周下降2℃,降至18~21℃为止。温度是否适宜可以根据雏鸡的动态情况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鸡呈漫天星状均匀分布,无怪叫声,活泼  相似文献   

6.
乌骨鸡是我国有名的药用珍禽。多年来,据有关报刊杂志报道,乌骨鸡尚有治疗劳累体虚和妇科病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乌骨鸡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少的饲养者由于对乌骨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不当,往往造成饲养失败。本文简要叙述乌骨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管理1.温度:由于乌骨鸡体型小,加之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乌骨鸡育雏期的死亡率高主要是由于温度不适宜。因此在雏鸡未进育雏室前,无论采用哪种加温方法,都应调节好育雏室的温度。初雏鸡舍最适宜的温度为32C左右。随口龄的增加,每周逐渐降低ZC左右,至6周龄…  相似文献   

7.
目前,养鸡专业户的队伍日益壮大,散养户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育雏效果不理想,雏鸡的死亡率高。为了提高农村养鸡户的养殖效益,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农家养鸡育雏的特点,现针对农家饲养雏鸡死亡原因略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养鸡专业户不断增加,但雏鸡死亡率较高,育雏效果不佳,使一部分农民的养鸡热情受到打击,为了提高农村养鸡户的经济效益,现针对农家饲养雏鸡死亡原因略作分析如下:一、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农家育雏一般采用纸箱,柳条或芦苇秸编制的箩筐等作为育雏保温设备,条件好些的在育雏舍内采用火炕保温,不能自动调温,因此很难掌握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  相似文献   

9.
庆增胺治疗雏鸡冷应激综合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化养鸡中,用标准化育雏舍、标准化温度来育雏时,雏鸡不受冷应激,可以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但在个体养鸡中,由于育雏温度不稳定,造成雏鸡冷应激综合症经常发生,即雏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腹泻等综合症状。为了解决常规药物对此病疗效差治愈率低的现状,在1...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农村适度规模养鸡的农户大多数不是自己孵化雏鸡,因此购进和饲养雏鸡显的尤为重要,他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从这几年农村养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看,要想最大限度的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本文就目前农村养鸡生产过程中雏鸡阶段应注意的技术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供参考。1育雏前的准备1.1确定合适的育雏季节鸡一年四季均可育  相似文献   

11.
农村近几年来,家庭小规模养鸡得到了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地面平养雏鸡是将垫料铺撒在地面上育雏,这种育雏方式简单易行,不需较大投资,深受农户和中小型鸡场的欢迎。但是,由于雏鸡经常接触粪便而易感染疾病,不易管理,而且由于一些养鸡专业户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和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从而造成雏鸡成活率低。这样,不仅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农户养鸡的积极性。本文结合本场地面平养雏鸡的实践,特介绍家庭平养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便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农户养鸡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高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王岩王会昌(辽宁省黑山县畜牧兽医站121400)培育好雏鸡是关系到养鸡成败的关键。但在饲养过程中往往有人由于缺乏科学育雏知识或管理不善而造成雏鸡死亡。以下谈谈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一、适宜的育雏温度。温度是育雏...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地区广大农村的养鸡专业户不断增加,但雏鸡死亡率较高,育雏效果差,影响了部分农民的养鸡积极性。为了提高农村养鸡户的经济效益,现针对农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育雏是养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性能。因此,加强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的清扫与消毒  相似文献   

15.
正一、做好雏鸡饲养准备1.育雏舍建造。育雏舍应建在通风良好、地势高燥、不易积水、工作便利的位置,育雏舍保温性能要好且应具备增温和通风设施、设备,饲养器具和测温、照明等器具的摆放和安置应符合要求。2.数量和品种。育雏前应根据资金、空间、技术、劳动力等确定育雏品种和数量,以防因劳动力、管理、技术等原因造成生长缓慢或死亡率高。3.雏鸡的预订。在育雏3周前,从规模大、信誉好、种鸡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1育雏舍育雏舍要饲养同一大小、品种的雏鸡,公母雏应分栏饲养,有条件的可分舍饲养。要求育雏舍密封性能好,以利于鸡舍保温。育雏舍可铺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于鸡舍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舍前鞋要消毒后才可进入。  相似文献   

17.
育雏是指雏鸡从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0~6周龄)的饲养管理。育雏期是关系着养鸡成败的关键时期,因雏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成鸡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等。特别是在冬季,内外温差大,怎样做好育雏工作,这在管理上要求更高。要想取得理想的育雏效果,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一、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前应对育雏舍和设备、用具进行全面检修、清扫和彻底消毒。雏鸡舍要求保温性能良好,避免贼风侵入,要求无间隙风、不漏水、不潮湿、无鼠害,并利于清扫、消毒和防疫。新建的育雏舍最好自然干燥一个月左右,以避…  相似文献   

18.
雏鸡适应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不强,而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成败,所以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而且认真细致,才能提高育雏成活率,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搞好工作。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首先把育雏舍的墙壁和地面清扫干净,清水冲洗后,  相似文献   

19.
雏鸡饲养管理是养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雏鸡的成活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样才能尽可能高的增加养鸡的经济效益。1育雏前的准备1.1育雏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农村商品蛋鸡养殖户的队伍日益壮大。但由于其饲养技术和理念的落后以及粗犷式的饲养管理,养殖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雏鸡的死亡率仍很高,这是普遍遇到的一道难题,致使部分养殖户的养鸡热情受到挫伤。为了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农村养鸡户的养殖效益,现根据现场的实践经验和育雏的特点,就育雏易出现的问题、雏鸡死亡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