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足房县耳菇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品质特征、品牌建设优势,分析房县耳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房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房耳,即房县黑木耳,产于湖北房县.房耳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又因其“形似燕,状如飞”,被称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称.2009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房县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相似文献   

3.
花菇是菌中之星。花菇的顶面呈现淡黑色,菇纹开暴花,白色,菇底呈淡黄色。花菇因顶面有花纹而得名。天气越冷,花菇的产量越高,质量也越好,肉厚、细嫩、鲜美,食之有爽口感。早在2008、2009年,房县香菇就相继通过国家农业部、工商总局地理标志保护,经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价值评估,2014年房县香菇品牌价值达2.92亿元,成为房县亮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是房县主要的土特产骨干品种之一,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房耳(燕耳)以朵大、肉厚、质好著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房县有“木耳之乡”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计酬责任制,耳农生产黑木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黑木耳总产量1984年由1981年的25万多公斤上  相似文献   

5.
全国黑木耳重点产区湖北房县,今年木耳又获丰收。截止七月底,全县收购四千二百八十三担,比去年同期二千九百九十六担,上升三十九点六,占全年计划七十一点四。房县黑木耳丰收是在大规模改革木耳生产形式的情况下取得的。房县二千零八十个产耳队普遍建立了木耳联产到户、到人的生产责任制。开春以来,各社队在供销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采用多种形式,对黑木耳生产重点户、专业户、兼管户进行技术培训。他  相似文献   

6.
漫话房耳     
位于鄂西北的千里房县,峰峦重迭,山场辽阔,树林茂密,雨水充沛,是驰名中外的“房耳”之乡。“房耳”即黑木耳,房县盛产的黑木耳个大、肉厚、色质最佳,年产量历居全国首位,故名;又以其形似燕,状如飞,外贸出口时亦名“燕耳”。《湖北通志》云:“黑木耳以郧属产者为最著名,世谓郧耳”,房县是郧阳地区木耳第一主产县,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名单出炉,"灵宝香菇"成为2016年河南省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品牌。这对进一步提升灵宝香菇产业发展水平、打造精品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自2014年起,国家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工作,旨在将示范样板打造成窗口工程,形成可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发挥示范样板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根据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总体部署,"灵宝香菇"通  相似文献   

8.
10月31日,辽宁省抚顺县农业经济发展局申请登记的“抚顺单片黑木耳”,正式收到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证书,“抚顺单片黑木耳”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房县黑木耳“793”号菌株选育技术,去年底通过了商业部部级鉴定。杨新美、杨曙湘、刘日新、罗信昌等8名著名食用菌专家在鉴定书上签字,一致认定“793”是一个优良的黑木耳菌株,可以作为一项重大科技成果。黑木耳“793”号菌株,是房县供销社于1979年自野外采集一朵直径为14厘米,38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房县通省公社塘埂大队,去年黑木耳获得了解放以来的第一个好收成,到目前止,共收黑木耳10014斤,突破了万斤大关,跃上了万斤大队。在全县占了鳌头,放了“卫星”。塘埂大队地处海拔600米以上的二高山,有八个生产队,285户、1330人,有耳林资源4000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黑木耳发展历史悠久、群众种耳有经验、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应"南菇北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概述了黑木耳产业形成"北耳南扩"趋势的原因,介绍了"北耳南扩"之喜忧,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康勇  韩立红  张宇  王揽月 《蔬菜》2018,(3):65-68
为了充分利用栽培空间,提高生产效益,分析了栗树蘑间作黑木耳的理论依据,从菌棒栽植要点、黑木耳出耳管理及栗树蘑出菇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温室栗树蘑间作黑木耳的管理技术。通过巧妙地利用栗树蘑与黑木耳出菇的时间差,能使农户多种植1茬黑木耳,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设施大棚的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5,(6)
<正>2015年10月8日-9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在黑龙江省东宁县对东宁黑木耳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试点项目进行了验收。对照《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创建验收打分表》,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查阅相关资料、质疑和讨论,对东宁黑木耳示  相似文献   

14.
湖北房县黑木耳30%的产区是海拔4米以上的高山,这里耳木资源丰富,群众也有生产经验。但由于受高湿低温的影响,比一般产区少收两茬。为了提高山区黑木耳产量,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海拔1200米的沙河公社芦家坪五队,购买耳杆3200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菌种的保藏,在我地区一般是采用斜面和木屑一级种在冰箱内保藏。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耳片组织分离菌种取得成功后,于81年7月进行种耳低温保藏期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于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种耳:①采自房县的野生黑木耳;②采自天门县棉籽壳室内栽培的黑木耳。前者于7月6日后者于7月15日置冰箱(-4℃)低温保藏。在保藏期间曾发生过停由,长者达10来天,短者1~2天。(二)分离和培养:冰箱保藏的二个种耳,于1986年3月8、15日和4月20日进行三次  相似文献   

16.
本厂的“猴头栽培及加工”是大兴安岭地区“星火计划”项目之一。八七年国际农展会上,猴头菌种、干、鲜猴菇及罐头,获优质产品证书。利用大兴安岭的丰富食用菌资源,选育出耐低温、抗杂菌、出菇,出耳整齐,生物率高的猴头、黑木耳等菌种。兴柞黑木耳1菌株朵大肉厚、色黑、开片好,六十天左右出耳,适应南北方段木、代料栽培。兴猴1菌株刺中长、菇形美,白色,适宜室内、外荫棚栽培。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21,(3)
顺昌县注重改进海鲜菇栽培技术、生产工艺,延长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促进顺昌海鲜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同时带动菇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顺昌县做法为各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所必需的一种特殊生产资料。1972年以来,房县开创了人工接种新技术,结束了天然接种的历史,使黑木耳和香菇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刺激了菌种的生产和经营,近两年来因管理失控等原因,市场上出现了质量低劣的菌种,严重损害了菇耳农的利益,影响了食用菌生产的健康发展。一、菌种生产现状(一)盲目扩大生产。一是无限制地增建菌种厂,据统计1980年全县有菌种厂12家(属供销社办),到19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又名木耳、木蛾、树鸡、木机、云耳等,系营养丰富的天然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我国人民采食利用黑木耳的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73年,戴圣者《礼记》就有"食所加庶,羞有芝栭"的记载,芝栭就是指菇、耳。公元6世纪30年代,后魏末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这部古农学专著中,也曾介绍有关黑木耳的烹调食用方法。唐朝苏恭所撰《唐本草注》就有"桑槐槠榆  相似文献   

20.
漫话房耳     
位于鄂西北的千里房县,峰峦重迭,山场辽阔,树林茂密,雨水充沛,是驰名中外的“房耳”之乡。“房耳”即黑木耳,以房县盛产的黑木耳个大、肉厚、色质最佳,产量丰富,年产量居全国首位,故名;又以其形似燕,状如飞,外贸出口时亦名“燕耳”。黑耳木的营养丰富,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还有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B_1、B_2和维生素C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